《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文學名著之一,其中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然而,就象著名的認知療法ABC中常常提到的,同樣的事物,從不同的角度來看,會有不同的心情。
對《西遊記》的閱讀也是如此,革命家從這本書看到了造反和革命;宗教家從這本書看到了儒道佛的交融;老人從這本書看到了人生,孩子從這本書看到了诙諧,電影人則從這本書中看到了愛情(見《大話西遊》)。“道士說,這部書是一部金丹妙訣;和尚說,這部書是禅心法門;秀才說,這部書是一部正心誠意的理學書。”
如果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采用一個心理學的視角,用一種精神分析的角度來讀這本書,我們就可以看到,這是一本關于一個人自我成長和人格完善的書,它展現了一個英雄人物——孫悟空成長的心路曆程。
(一)孫悟空人格特點與成長階段
孫悟空是《西遊記》中最重要也是最特别的一個角色,從其行為表現,我們基本可以對其個性心理特征做出如下的判斷:從認知層面上,孫悟空的聽覺一般,但視力卻有非凡表現,具有火眼金睛,可以看透妖魔鬼怪的畫皮。而且,他還具備很強的直覺能力,在西行的過程中常常他最先發現山谷中的妖氣,尋常中的不尋常。
孫悟空的智力水平是相當高的,其領悟能力、學習能力非一般人所能比拟。這從他在菩提祖師處學藝的經過處便可見一般,因悟空不想學一般的技藝,遭到菩提祖師的斥責,并在其頭上打了三戒尺。當周圍的弟子們紛紛抱怨其惹惱師父時,悟空卻微笑不語,原來他早已領悟師父的真正用意是在三更時分将對他秘密傳道。
從非智力層面上,孫悟空是個外向樂觀的人。面對西行路上的妖魔險阻,有時候連唐僧本人都面露難色,豬八戒更是想分行禮後回高老莊做他的女婿;而孫悟空,敵人的本領越強大,他的敢鬥敢闖的精力便越旺盛,面對困難他從不面露難色,處處沖鋒陷陣在前。
從人格的整體來看,孫悟空集“獸性、人性、神性”于一身。他是一隻猴子,具有猴子的活波好動、永不安生的特點,但他不是一隻普通的猴子;他還具有人所具有的愛憎分明、喜怒哀樂;但他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人,他還是一個能力非凡、降妖除魔的神仙。
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的基本結構可分為“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個部分,其中本我是人的動物性,是人所有精神活動能量的儲存庫;
自我是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現實的部分,它派生于本我,不能脫離本我而單獨存在,自我是本我的執行機構。但人在現實中也不能完全按其動物屬性來行事,所以自我也需要超我來調節;
超我是人格中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它是社會道德的化身,按照道德原則來行事。孫悟空身上所具有的“獸性、人性和神性”和弗洛伊德将人格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是暗合的。孫悟空身上的獸性,是他的自然本性,在這一部分,他所追求的是不受約束、任情随欲,誰束縛他,他便反抗誰,這相等于其人格的本我部分。
孫悟空身上的人性則相當于自我部分,他受本我的驅使,但又受到現實的約束。在成長的過程中,神通廣大的孫悟空也也常常對流露出自己的花果山美猴王生活的向往,這說明孫悟空現實生活中的言行,許多還不是随心所欲的,多半是本我與現實妥協的結果。
孫悟空的神性在表明他超凡的能力之外,也預示着其能力的發揮不在是率性而為,是有一定道德原則的要求,否則,就是“妖”而非“神”了。這便與超我相吻合。
在孫悟空的心中,雖然充滿了反抗精神,但他也希望自己的行為符合道德的要求,符合“神”而不是“妖”的要求。若不然,在初入師門,和唐僧鬧翻之後,僅僅東海龍王的幾句勸說“……你若不保唐僧,不盡勤勞,不受教誨,到底是個妖仙,休想得成正果”,悟空便沉默不語,翻然悔悟了。可見,孫悟空還是一個有理想,希望自己的言行符合神而非妖的要求,符合道德原則的指引。
從孫悟空的成長經曆來看,他的人格成長主要經曆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石猴出世始,到大鬧天空、被壓五行山下止。這個階段相當于孫悟空人格成長的童年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孫悟空的行為基本上是受本我的沖動控制為多,弗洛伊德認為本我的唯一目标是追求快樂,它向一個暴躁的嬰兒,非常貪婪而不開化,隻對自己的需要感興趣。
在這個期間,孫悟空憑借自己的天賦異秉,一出世便稱王,要過一種“不伏麒麟轄,不伏鳳凰管,又不伏人間王位所約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孫悟空的生本能使他大鬧地府,勾去生死簿中的姓名而獲得長生;他的死本能又讓他大鬧天空,破壞掉天庭的建築和秩序。但人如果僅僅按照自己原始的生命本能來行事的話,必然被現有的社會秩序所不容。
現實與本我的需求不可能完全一緻,本我的需求不可能在現實面前完全滿足,孫悟空在試圖滿足本我需要的道路上也遭到了挫折,在大鬧天空之後被壓五行山下。
自從拜唐僧為師,踏上漫漫取經之路起,孫悟空的人格發展進入了第二個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雖然也受本我欲望的驅使,但更多的時候他自我的的言行要受到超我的影響。他的神性而非妖性得到了增強,雖然他身上猴子的性情也不段湧現,但在大方向上,他的主要行為還是按照現實社會的要求而進行的。
在這個期間,他的死本能——破壞的沖動也在不斷調整和升華。剛剛拜師的時候,他可以無原則地棒殺幾個毛賊來獲取幾個盤纏,但是,随着取經路程的演進,在“保衛唐僧西行,最終修得正果”信念指引下,他的金箍棒,更多地打向那些要吃唐僧肉的妖魔鬼怪,他的破壞能量也更具有建設性。
他的神通廣大沒有變,他的本我沖動沒有變,但本我的力量已經升華為降妖除魔,而不是肆意妄為。雖然有時他也不免發出“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的感歎,這就如一個人常懷念童年,但卻不能回到童年一樣。
孫悟空放棄了自己的一些童年時代的美猴王之夢,而不畏艱難險阻随師父西行,他的自我也因此得以發展,人格得以完善,成為一個人人敬仰的英雄。
(二)金箍棒、緊箍咒的心理象征意義
金箍棒是孫悟空在龍宮裡得到的一件寶貝,是東海裡的定海神針,可随人意粗細長短,名為“如意金箍棒”。在得到這個寶物之後,孫悟空閑時就把他放在耳内,用時掏出成為自己的武器,不論是大鬧天空,還是取經路上降妖除魔,金箍棒須臾不離自己。
《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将孫悟空的這個寶貝命名為“如意金箍棒”,是無意也好,有意也吧,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觀點,金箍棒的心理象征意義是很明顯的,它是男根的象征,是孫悟空心理能量的源泉,也是齊天大聖裡比多(libido)的所在。
根據弗洛伊德的觀點,本我是人格中最難接近、但又是最有力的部分。說它難接近是因為它潛藏在無意識之中;說它最有力,因為它是人所有精神活動所需要能量的儲存庫。
而本我中所儲存的精神能量,即為裡比多,它是人心理行為背後的真正動因。而金箍棒,作為自然本性——情欲的象征,正是靠着它,孫悟空才得以大鬧龍宮地府,大敗天兵天将,後來又橫掃西天妖魔的。然而,人的裡比多随意發洩必然為社會所不容,正如孫悟空的金箍棒不能不分青紅皂白随意驅使,孫悟空也正是因此被壓五行山下,讓其進行五百年的自我悔過。
但是,如果人的裡比多得不到釋放的話,人便會産生焦慮和壓抑,而長期壓抑的結果會導緻心理的扭曲。作為孫悟空而言,無疑具有極端好動、用不安生的個性特點,他的心理能量也需要有個釋放的途徑,僅僅壓抑起來行不通的。
弗洛伊德認為人的心理能量所導緻的焦慮可以通過心理防禦機制來得到化解和疏導。人主要的心理防禦機制包括壓抑、投射、轉移、否認、升華等方式。在五百年的煉獄之後,孫悟空皈依了佛祖,成了取經和尚唐僧的徒弟。但是,這并不表明他的情欲的消亡,而是以一種升華的形式表現了出來,升華是指原來用以滿足本能的活動為更高的文化目的所取代,表現為一種對文明事業的追求。
在取經途中,孫悟空金箍棒的不在任意所為,而是直接指向了為禍人間、阻礙取經大業的破壞分子。他也因為自己的情欲的升華,最終修成了成果,獲得了鬥戰勝佛的稱号。
與金箍棒同時不離孫悟空左右的,是他頭上的金箍兒,它随時受唐僧緊箍咒的差遣,給孫悟空帶來的無窮的煩惱。
孫悟空的頭上的金箍兒,令人聯想到行為主義心理治療中的厭惡療法,典型的厭惡療法是患者手臂上套一個橡皮圈,如果患者的心理症狀出現時,如強迫自己數數,便拉動橡皮圈,使自己疼痛,進而分心和懲罰自己,以此來控制自己心理症狀的再生。孫悟空的金箍兒沒有這樣簡單,除了它是緊箍咒的載體,而且在心理意義上,則是社會道德規範的象征,是孫悟空人格上超我的代表。
如前所言,超我是社會道德的化身,按照“道德原則”行事,它總是與享樂主義的本我直接發生對立和沖突,使它得不到滿足。在《西遊記》中,常常出現的情節是,孫悟空拿出代表本我的金箍棒,準備痛痛快快大幹一場的時候,師父的緊箍咒想起,縮緊的金箍兒使得孫悟空痛苦不堪。
從心理學的意義上說,這一場景生動地表現了孫悟空人格上的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之間的掙紮,這種沖突在前面節選的《西遊記》片斷——“三打白骨精”的情節中得到了集中的展現。
按本我的意願行事,抛棄超我的奴役,這是許多人的夢想,孫悟空也時時刻刻想把這個金箍兒拿走,他到西天後的第一個願望也是:“趁早兒念個松箍兒咒,脫下來。打的粉碎,切莫教那甚麼菩薩再去捉弄他人”,可見孫悟空對其是憎惡之深。然而,正如随着西行的腳步,唐僧運用緊箍咒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一樣,孫悟空的行為也越來越遵從當時的社會規範,他的原來受許多受外在的緊箍咒控制的行為也逐漸成為一種自覺了。
當西天取經事成,悟空要求師父去掉金箍兒之時,他頭上的金箍兒已經自然消失,而他卻渾然不覺。這也表明,社會道德規範對他的要求已經從他律到達了一種自律。孫悟空已經成熟為一個社會認可的英雄人物,不管他自己願意不願意。
(三)唐僧和觀音對孫悟空成長的影響
按照《西遊記》書中的交代,孫悟空是一個天生的石猴成精;唐僧是金蟬子轉世成為取經人;而觀音則是西天的靈山的菩薩。這三者在書中的關系很清楚,觀音是西天取經的發起者和召集人,唐僧是取經路線的忠實執行者,而孫悟空則是保護唐僧取經的大徒弟。然而,對孫悟空的人格成長而言,唐僧和觀音的影響卻不是這樣簡單。
就唐僧而言,孫悟空的人格特點和他是格格不入,按理,孫悟空也不會喜歡唐僧的個性。在書中,孫悟空對唐僧的不滿和反抗也是常常發生,他們似乎是天生的敵人,心理上鬥争和沖突不斷出現。在唐僧對他唠唠叨叨莫要殺生之際,他也常常嘲笑唐僧肉眼凡胎,不識别真假,這種沖突在三打白骨精中也得到具體的體現。
孫悟空對唐僧的教誨充滿了反抗,但在反抗中又常常不得不妥協,在這種矛盾的振蕩中,孫悟空的人格也在逐步走向成熟。從心理意義上講,孫悟空和唐僧的關系不僅僅是師徒,更象是父子。當剛剛成為唐僧的徒弟,師父哄騙着将金箍套在孫悟空的頭頂時,這具有一個極強的心理象征意義,那就是将是将孫悟空置于社會道德的規範之下。
雖然孫悟空明顯感到了這種規範對自身自由的束縛,就象一個孩子被父親告誡從今之後什麼是不能做的,什麼是社會所不允許的,他感覺到了不自在,但是,為了成長,他又不得不接受這一切。
在剛剛接受社會道德的規範的日子裡,個體是不愉快的,正如剛剛戴上了金箍的孫悟空。但是,當個體已經接受這種規範,并使這種成為自身行動的準則時,他又會感激給他帶來這種規範的人。就象孫悟空和唐僧的關系,是在沖突中開始,但當到了孫悟空成佛的那一刻時,彼此的關系已經是親密無間的了,這與我們和我們父親的關系是何其相似。
觀音菩薩也是孫悟空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人物,可以說她對孫悟空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超越了唐僧。是她,在孫悟空大鬧天空時推薦了二郎神将其抓獲;也是她,在看到孫悟空被壓五行山下時而不住歎息;又是她,在唐僧西天取經時,給了悟空一個贖罪和展示才能的機會;還是她,在取經路上幫助孫悟空度過了一個一個難關,最終使其位列仙班。
從《西遊記》一書中不難看出,對孫悟空的成長最關心的是觀世音,對孫悟空成長幫助最大的也是觀世音。在這裡,觀音菩薩不象一個清心寡欲的神仙,更象一個關心孩子成長的母親。孫悟空在取經路上對觀音的依賴感也不僅僅行動上的,更是心理上的。
例如,在《西遊記》第五十七回中,孫悟空取經路上又遭挫折,便去尋找觀音菩薩,“行者望見菩薩,倒身下拜,止不住淚如泉湧,放聲大哭。菩薩教木叉與善财扶起道:“悟空,有甚傷感之事,明明說來,莫哭,莫哭,我與你救苦消災也””。從如此的對話中,我們感受不到大鬧天空美猴王的風采,這更象是一個受了委屈的孩子在向母親哭訴的場景。曾聽人說觀音和悟空的關系象情人,其實不然,他們應該是更象母子。
最後說一句多餘的話,雖然從心理層面上講,唐僧和悟空的關系象父子,觀音和悟空的關系象母子,但是作者并不想說他們的關系象一家人。确實,把唐僧和觀音的關系比照為夫妻,那是有亂點鴛鴦譜之嫌的。
作者介紹
遲毓凱
遲毓凱
華東師範大學應用心理學博士後
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
人力資源管理與心理測評系系主任
碩士研究生導師
研究方向為:領導心理學、實驗社會心理學、學校心理學、心理健康與輔導。
遲老師已确認出席第十四屆中國心理學家大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