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經目錄?作者:史正江(上),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茶經目錄?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茶經目錄
作者:史正江
(上)
2020年3月14日,我去職回到京城,利用一個多月時間,整理了自己尚未公開發表的黨建文稿,形成了《黨建實導》(續)和《精讀識義》兩部文集和專著,分别呈交廣東人民出版社和武漢大學出版社,從而使自己在職期間的黨建文稿(《黨建十論》《黨建實導》《筆耕拾零》《精讀識義》4部7本、210萬字)得以完整呈現。與此同時,我也在思考自己退休後的轉型問題。
夫人友枝愛茶,也很想對“茶聖”陸羽、《茶經》和茶道有所了解,年前就購買了關于《茶經》的書籍,開始了《茶經》的學習。我回京後,友枝希望我也能同步學習,甚至先學一步、學深一點,并就其中的疑點難點作些講解和交流。于是,我在整理黨建文稿的同時,花一些時間研讀《茶經》,偶爾也與友枝交流學習體會。學着學着、聊着聊着,我就萌生了系統學習研究陸羽、《茶經》和茶道的想法,友枝表示完全贊同。這也在無意間找到了我下半輩子學習研究的方向,就是茶道、茶文化,甚至還可以擴展到其他文化領域。
當然,形成這一想法,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陸羽是我的家鄉──湖北天門(唐複州竟陵)人。作為世界級名人,陸羽既是中國的驕傲,更是天門的驕傲。作為天門人,我強烈意識到,學習、研究、宣傳陸羽和《茶經》,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特别是在此期間,我有一個不小的發現,就是唐天寶十一至十三年(公元752—754年),陸羽曾結廬隐居于遠離竟陵縣城的東岡嶺,寫成了筆記體的《茶記》,于是陸羽自号“東岡子”,“東岡草堂”被學者譽為“孕育《茶經》的搖藍”,而大量證據表明,東岡嶺就是我的出生和成長地──天門市幹驿鎮史家嶺。這更是激起了我學習研究陸羽和《茶經》的濃厚興趣。從4月20日也就是全民飲茶日開始,我和友枝一道,以《陸羽十講──“茶聖”陸羽·<茶經>及茶道》為題,将學習研究的心得體會記錄下來,到6月底形成初稿,10多萬字。
《茶經》是陸羽的茶學專著,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以《茶經》為标志,陸羽開啟了一個茶的時代,為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唐《封氏聞見記·飲茶》說:“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說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籠貯之。遠遠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就是說,陸羽的《茶經》問世後,茶道就很快傳播開來。那麼,《茶經》所蘊含的茶道及核心理念是什麼呢?通過研讀《茶經》,我認為陸羽茶道的核心理念,主要是“儉”“精”“雅”“樂”四大理念。
一、關于“儉”
“儉”主要指節儉、勤儉、謙儉、恭儉、廉儉、簡儉、省儉、清儉、儉德、儉樸、儉用、儉靜、儉力等。《茶經》七千言,有一條主線,就是“儉”,或者儉德精神、儉德思想、儉德文化貫穿其中。這裡的“儉”,具有三重含義:一是“茶性儉”,指茶葉的自然屬性、物質屬性,這是茶葉的第一位屬性;二是“茶事性儉”,從種茶、采茶、制茶,到煮茶、飲茶的器具和流程,一切從簡,體現的是節儉精神;三是“茶人性儉”,指的是飲茶之人所具備的節儉美德。茶、茶事、茶人“儉”的統一,也就是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統一、物質屬性與文化屬性的統一。
(一)“茶性儉”
《茶經》曰:
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
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
在這裡,陸羽說的是,茶葉性寒,适宜作為飲料。自古以來,各種中藥典籍在論述生藥時,首先标明其性味,即寒、熱、溫、涼,是因為生藥與所治疾病的性質是一一對應、相反相成的。《神農本草經》說:“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素間·至真要大論》說:“寒者熱之,熱者寒之。”這是基本的用藥之道。《茶經》同時說,飲茶可作為“降火”(去熱症)之用,如果感到發燒,口渴,胸悶,頭疼,眼澀,四肢無力,關節不暢等熱症,喝上四五口,其功效不亞于珍貴的飲品,如醍醐、甘露等。用廉價的茶治熱症,不僅符合中醫理論,更是一種儉德行為。一句話:茶飲之用,契合儉德。
據《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記載,諸葛亮北伐曹魏以漢中為營,在勉陽定軍山下屯兵八年。當地有流傳說,諸葛亮出山之後輔佐劉備光複漢室。當時群雄割據、邊關不安,丞相焦急萬分,事無巨細都要親自過問,不久便着急上火,積勞成疾。特别是屯兵定軍山時,病情加重。經夢中老人指點,取定軍山千年古茶樹之嫩葉焙制泡飲,數日之後疾病漸愈并耳聰目明,操勞國家大事精力充沛。于是,漢中王劉備給諸葛亮加号孔明。孔明感戴茶樹恩德不已,親往茶山設壇,拜祭茶樹除疾迪智之功。此後,當地村民亦将茶樹作為神樹頂禮膜拜,後輩們為感恩修廟,廟内塑有孔明、陸羽和藥王像,人稱“三聖廟”。可惜那棵老茶樹在上世紀60年代毀于“破四舊”,“三聖廟”亦不複存在。但有文章記載:漢中市茶葉專家程純,于1964 年在小河廟高坎子對僅存的一棵古茶樹作過詳細考察,認為古茶樹的樹齡至少在2700年以上。這個推測,正好與當地廣泛流傳的民間故事和傳說十分接近。
這個故事讓我聯想到了《茶經》的相關紀錄。《茶經》開宗明義: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
陸羽講的“南方”,指的是秦嶺以南;“巴山峽川”,指的是秦巴山區;“數十尺”“兩人合抱”“伐而掇之”,指的正是古茶樹。《茶經》曰:
山南:以峽州上,襄州、荊州次,衡州下,金州、梁州又下。
金州、梁州,指的正是今天陝西安康、漢中一帶。這與我前面講的故事有一種巧合,似乎三國之後一千年,陸羽在考察茶事時,在漢中定軍山見到過這棵産出茶葉、為諸葛亮治好疾病的古茶樹。穿越千年時空,我們仿佛看到陸羽在巴山“伐而掇之”的身影。他所見到的“南方之嘉木”,或許正是諸葛亮屯兵定軍山時期的古茶樹。
陸羽在《茶經》裡,直接點明了“茶性儉”這個茶的根本屬性:
茶性儉,不宜廣,廣則其味黯澹,且如一滿碗,啜半而味寡,況其廣乎!
意思是說,茶性儉,煮的時候水不宜多,水越多味道就越淡。如同一滿碗茶,喝了一半,味道就覺得差一些了一樣,何況水加多了呢?陸羽這裡講的“茶性儉”,核心是說,茶葉相比其他生藥和飲料,雖然功效明顯,“可以清心也”,但味道比較清淡,所謂“清茶一杯”,這是茶葉的物質屬性。
(二)“茶事性儉”
茶事,主要包括種茶、采茶、制茶、煮茶、飲茶的全過程以及與之有關的器具的制作和使用等。陸羽在《茶經》中始終強調,茶事要因地制宜、因陋就簡,體現儉德精神,反對講排場、比闊氣,奢侈浪費。
比如:在器具的制作上,《茶經》曰:
襜:一曰衣。以油絹或雨衫、單服敗者為之。
“襜”,就是圍裙。在圍裙的制作上,陸羽說,除“油絹”外,還可以用“雨衫、單服敗者為之”,“雨衫、單服敗者”就是穿壞了的雨衣、單衣。這體現的是儉德精神。
《茶經》又曰:
鍑:以生鐵為之,今人有業冶者,所謂急鐵,其鐵以耕刀之趄,煉而鑄之。
洪州以瓷為之,萊州以石為之,瓷與石皆雅器也,性非堅實,難可持久。用銀為之,至潔,但涉于侈麗。雅則雅矣,潔亦潔矣,若用之恒,而卒歸于鐵也。
“鍑”,同“釜”,也就是制茶用的鍋。陸羽講,這種鍋可以用生鐵做成。“生鐵”就是搞冶煉的人說的“急鐵”,是以用壞了的農具煉鑄的。洪州人用瓷器做鍋,萊州人用石器做鍋,瓷鍋和石鍋都是雅緻好看的器皿,但不堅固,不耐用。用銀做鍋,非常清潔,但不免過于奢侈了。瓷鍋、石鍋和銀鍋,雅緻固然雅緻,清潔确實清潔,但從耐久實用看,還是以鐵制的為最好。這裡,陸羽提倡的是“以耕刀之趄,煉而鑄之”,也就是廢物利用,反對的是“涉于侈麗”,這同樣體現的是儉德精神。
又比如,在器具的使用和與之相應的工序上,《茶經》曰:
其造具,若方春禁火之時,于野寺山園,叢手而掇,乃蒸、乃舂、乃複以火幹之,則棨、樸、焙、貫、棚、穿、育等七事皆廢。
其煮器,若松間石上可坐,則具列廢,用槁薪、鼎枥之屬,則風爐、灰承、炭撾、火筴、交床等廢。若瞰泉臨澗,則水方、滌方、漉水囊廢。若五人以下,茶可末而精者,則羅廢。若援藟跻岩,引絙入洞,于山口炙而末之,或紙包、合貯,則碾、拂末等廢。既瓢、碗、筴、劄、熟盂、醝簋悉以一筥盛之,則都籃廢。
文中的“廢”,即省略、簡省之意。通篇講的是,如果正當春季寒食前後,大家在野外寺院或山林茶園一齊動手采摘茶葉,當即蒸熟、搗碎,用火烘烤幹燥,然後直接飲用,那麼就可以省略掉棨(錐刀)、撲(竹鞭)、焙(焙坑)、貫(細竹條)、棚(置焙坑上的棚架)、穿(細繩索)、育(貯藏工具)等七種工具了。
煮茶用具和工序也是可以省略掉一些的。如果在松間有石頭可以放茶具,那麼就可以不用具列(陳列床或陳列架)了。如果用幹柴鼎鍋之類燒水,那麼,風爐、灰承、炭撾、火筴、交床等都可以省略掉。如果是在用水方便的泉上溪邊,那麼就可以不用水方、滌方、漉水囊了。如果是五人以下出遊,茶又可碾得精細,這樣就不必用羅篩篩選了。倘若要攀藤附葛,登上險岩,或沿着粗大繩索進入山洞,就要先在山口把茶烤好搗細,用紙包或者用盒裝好,那麼,碾、拂末這些用具和及相應的工序都可以省略掉。要是瓢、碗、筴、劄、孰盂、鹽都用筥裝,都籃也可以省去。
這就說明,在某些環境中,無論是“其造具”,還是“其煮器”,以及相應的工序,都是可以部分、甚至全部省略、從簡的,這更是體現了儉德精神。
(三)“茶人性儉”
勤儉節約、艱苦樸素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諸葛亮在《誡子書》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說文》解釋,“儉,約也”。儉,意為節儉、節省。古代聖賢,包括孔子、老子、孟子、荀子等哲學家、教育家,管仲、商鞅、諸葛亮、王安石等政治家、思想家,都高度重視儉德品行的養成,并身體力行,為社會作出表率。《茶經》曰:
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
“茶性儉”“最宜精行儉德之人”,體現的是茶性和人性的統一。在《茶經》中,陸羽對具備“精行儉德”品德的飲茶人,給予了熱情讴歌和高度贊美。“七之事”中,陸羽講述了四則故事,充分體現出了他崇尚儉德的價值取向。
1.《晏子春秋》:“嬰相齊景公時,食脫粟之飯,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
這個故事說,晏嬰在作齊國宰相時,吃糙米飯,他的菜也隻不過是三五樣葷食以及茶和蔬菜。”
晏嬰(公元前578-前500年),字仲,谥平,也稱晏子。齊國大夫,曆經靈公、莊公、景公的“三朝元老”。他愛國憂民,在諸侯和百姓中享有極高的聲譽。他敢于犯顔直谏,糾正國君的錯誤,提倡節儉并且自己能身體力行。“茗菜而已”,足見其生活簡樸之一斑。
2.《晉中興書》:“陸納為吳興太守時,衛将軍謝安嘗欲詣納,納兄子俶怪納無所備,不敢問之,乃私蓄十數人馔。安既至,所設唯茶果而已。俶遂陳盛馔,珍羞必具。及安去,納杖俶四十,雲:‘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穢吾素業?’”
這個故事說,陸納任吳興太守時,衛将軍謝安曾經想來拜訪陸納。陸納的侄子陸俶擔心他沒有什麼準備,但是又不敢去問他,便私下準備了十多人吃的飯菜。謝安來到之後,陸納僅用茶和果品來招待謝安,于是陸俶就擺上豐盛的肴馔,各種美味都有。等到謝安離開之後,陸納打了陸俶四十闆子,說:“你既然不能給你叔父增添榮耀,為什麼還要來破壞我廉潔的名譽呢?”
陸納,字祖言。吳郡吳縣(今蘇州)人,東晉司空陸玩的兒子。少有清操,貞厲絕俗。累遷黃門侍郎、本州别駕、尚書吏部郎,出為吳興太守。“陸納杖俶” 的故事,體現了陸太守廉潔的家風。
3.《晉書》:“桓溫為揚州牧,性儉,每燕飲,唯下七奠,拌茶果而已。”
這個故事說,桓溫做揚州太守的時候,生性節儉,每次宴會所吃喝的東西,隻是七碟茶食、果馔而已。桓溫(公元312年─373年),永和元年(公元345年)任荊州刺史,封安西将軍,統管荊、梁等四州軍事。官至大司馬,都督中外諸軍事。桓溫将軍身居高位,卻以七碟茶果待客,既不失禮儀,又彰顯廉節。
4.南齊世祖武皇帝遺诏:“我靈座上,慎勿以牲為祭,但設餅果、茶飲、幹飯、酒脯而已。”
齊武帝蕭赜(公元440-493年),在位期間,恢複祿田俸佚,勸課農商,減免賦役,赈濟窮困,從寬執法,注重學校教育,修建孔廟,使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對于其後事,特意下诏說:“我識滅之後,身上著夏衣,畫天衣,純烏犀導,應諸器悉不得用寶物及織成等,唯裝複夾衣各一通。常所服身刀長短二口鐵環者,随我入梓宮。祭敬之典,......隻須在我的靈位上放餅果、茶飲、幹飯、酒和果脯即可。天下貴賤,鹹同此制。”身後薄葬,祭典從簡。如此君王,史不多見,堪稱天下之楷模也!
這四則故事,都把飲“茶”作為儉樸的重要标志,作為茶人的優良品德。
二、關于“精”
“精”作為陸羽茶道的核心理念之一,主要指精心、精工、精巧、精深、精到、精當、精妙、精湛、精美、精細、精緻、精準、精确、精良、精華、精品等。“精”的理念也貫穿陸羽《茶經》始終,具體表現為《茶經》通篇闡述了精茶、精水、精具、精器、精采、精造、精煮、精飲、精人、精事等,全面诠釋了這一核心價值理念。在這裡,我們舉例說明。
(一)精茶
中華茶藝有“四要”,即精茶、真水、活火、妙器,擺在第一位的是精茶,這是整個茶事、茶藝、茶道的基礎。什麼樣的茶才算精茶呢?《茶經》曰:
野者上,園者次;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牙者次;葉卷上,葉舒次。
這就是說,茶葉以山野自然生長的為好;在向陽面的山坡上或林蔭下生長的茶樹,芽葉呈紫色的為好;芽葉以節間長、外形細長如筍的為好;葉芽卷曲的為好。
從茶葉的産地看,《茶經》說,山南:以峽州上;淮南:以光州上;浙西:以湖州上;劍南:以彭州上;浙東:以越州上;福、建、韶、象等十一州未詳,往往得之,其味極佳。這些産地的茶,都是“精茶”。
《茶經》還用類比的方法說明茶的品質差異以及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茶為累也,亦猶人參。上者生上黨,中者生百濟、新羅,下者生高麗。有生澤州、易州、幽州、檀州者,為藥無效,況非此者!設服荠苨,使六疾不瘳。知人參為累,則茶累盡矣。
就是說,茶的品質差異是很大的,對人體健康的作用就像人參一樣。上黨出産的人參品質最好,百濟、新羅出産的人參品質居中,高麗出産的人參品質較差。而澤州、易州、幽州、檀州等地出産的人參,則完全沒有什麼藥用效果,更何況還有比它們更次的呢!如同服用了類似人參的荠苨,對疾病根本就沒有治愈的作用一樣,明白了劣質人參的危害,飲用劣質茶的危害也就不言而喻了。
從茶葉的形狀看,也可以分辨什麼是精茶:
茶有千萬狀,鹵莽而言,如胡人靴者,蹙縮然;犎牛臆者,廉襜然;浮雲出山者,輪囷然;輕飚拂水者,涵澹然。有如陶家之子,羅膏土以水澄泚之;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經。此皆茶之精腴。
這就是說,茶葉的形狀千姿百态,有的像胡人的皮靴,緊皺蜷縮;有的像野牛的胸骨,細長齊整有細微的褶痕;有的像在山頭缭繞的白雲,團團盤曲;有的像輕風拂水,微波漣漪;有的像陶匠篩出細土,再用水沉澱出的泥膏那麼光滑潤澤;有的又像新整的土地,被暴雨急流沖刷而高低不平,這六種形狀的茶葉,都是茶中精品,也就是“精茶”。
(二)精采、精造
精茶之所以成為精茶,除了産地、品質等因素外,采摘和制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茶經》曰:
采不時,造不精,雜以卉莽,飲之成疾。
“采不時”,說的是采摘的時機不精準;“造不精”,說的是制造的方法不精良。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茶葉采摘的時機不對,或者茶葉的制作不夠精良,裡面摻有野草敗葉等雜質,喝了就會生病。
那麼,到底什麼時候采茶才叫精準呢?《茶經》曰: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
茶之筍者,生爛石沃土,長四五寸,若薇蕨始抽,淩露采焉。茶之牙者,發于叢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選其中枝穎拔者采焉。
其日,有雨不采,晴有雲不采。晴,采之。
采茶的學問還是很大的。陸羽告訴我們,一是采茶一般都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進行,這是就大的時間概念而言的。二是肥厚壯實的芽葉如同嫩筍,生長在含有碎石的土壤中,長度大概有四至五寸,好像剛剛破土而出的嫩薇、蕨芽,清晨帶着露水去采摘最好;細小的芽葉,多生長在草木叢中,一個枝條上有三、四、五個分枝的,選擇其中葉片壯實茂盛的采摘,這是就芽葉的生長和形狀而言的。三是采摘要看天氣,雨天不能采,晴天有雲時也不能采,隻有天氣晴朗時才能采摘,這是就天氣而言的。
什麼方法制作才叫精良呢?《茶經》曰:
自采至于封,七經目。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幹矣。
就是說,茶從采摘到封裝,一共有七道工序。當天就将采摘的芽葉進行蒸、搗、拍、焙、穿、封,這樣茶葉既能保持幹燥,也便于保存。這是籠統而言的。事實上,《茶經》對每一道工序都作了詳細說明,指出什麼叫“精造”。
(三)精飲
《茶經》在“六之飲”中,專門講述了如何飲茶,如何做到“精飲”。比如:
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碗,乘熱連飲之。以重濁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如冷則精英随氣而竭,飲啜不消亦然矣。
就是說,通常煮一升水的茶,分為五碗,茶應該趁熱喝。這是因為雜質濁物沉澱在底下,而精華浮在上面,茶冷卻後,精華就會随着熱氣揮發掉,喝起來自然就不受用了。
(四)精事、精人
《茶經》一針見血地指出當時的人們并不精于茶事以及各種表現:
天育萬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獵淺易。所庇者屋,屋精極;所着者衣,衣精極;所飽者飲食,食與酒皆精極。凡茶有九難: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飲。陰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膻鼎腥瓯,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飛湍壅潦,非水也;外熟内生,非炙也;碧粉缥塵,非末也;操艱攪遽,非煮也;夏興冬廢,非飲也。
就是說,上天孕育了萬物,每一種都有其最為精巧的地方,而人類所講求的,卻隻涉及那些淺顯容易的東西。人們住在提供庇護的房屋裡面,房屋的建構十分精緻;人們穿的衣服,也極為精細;用來飽腹的是飲食,食物和酒都十分精美。言下之意是,人們飲茶,卻不擅長、不“精極”,主要表現為九大困難:一是制作,二是鑒别,三是茶具,四是火力,五是水質,六是烤茶,七是碾末,八是煮茶,九是品飲。具體說,在陰天裡采集,在夜裡烘焙,這不是制茶的正确方法;用咀嚼的方法識别味道,以嗅聞的方法辨别香氣,這不是識别的正确方法;用沾有腥膻氣的風爐和碗來裝茶,這不是好的器具;用生油煙的柴和烤過肉的炭來燒制茶,這并不是理想的燃料;用流動很急或停滞不流的水來燒茶,這不是适當的水;把茶烤得外面熟裡面生,這不是合适的炙烤方法;把茶搗得大細,變成了綠色的粉末,這則是搗碎不當;動作不熟練或者攪動得太快,這是不會煮茶的表現;夏天可以喝茶而冬天不能喝,這是不懂得飲茶的表現。《茶經》還用較大的篇幅講述了如何克服這九大困難,最終達至“精極”。
同時,《茶經》強調:
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
前面已經講過了,這段話的意思是,茶的功效,因為茶性寒涼,可以降火,适宜作為飲料,也最适合品行端正有節儉美德的人飲用。“精行儉德之人”,強調的是茶人“精”和“儉”的品德和行為,這是至關重要的。
三、關于“雅”
“雅”作為陸羽茶道的核心理念之一,主要指雅緻、雅素、雅逸、典雅、幽雅、素雅、清雅、靜雅、新雅、閑雅、莊雅、純雅、精雅、簡雅等。“雅”的理念同樣貫穿陸羽《茶經》始終。《茶經》特别強調,茶事即雅事,茶器即雅器,茶人即雅人等理念。
(一)茶事即雅事
陸羽在《茶經》中,用他十分擅長的詩一般的語言,描述了茶事活動,使人感覺茶事是多麼素雅、清雅、靜雅、高雅。比如:
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湧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有頃,勢若奔濤濺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華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煮水時,如果水泡像魚眼,有輕微的聲響,此時被稱為“一沸”。鍋的邊緣有如湧泉般水泡連珠,被稱為“二沸”。水在鍋中翻騰如浪,被稱為“三沸”。一會,水沸如波濤翻滾,水沫飛濺,這時把剛才舀出的水倒入,使水不再沸騰,而育成茶的精華。魚目微聲、湧泉連珠、騰波鼓浪、奔濤濺沫,将煮水的過程描寫得是何等雅緻!
又比如:
沫饽,湯之華也。華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輕細者曰花,如棗花漂漂然于環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雲鱗然。其沫者,若綠錢浮于水湄;又如菊英堕于樽俎之中。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則重華累沫,皤皤然若積雪耳。《荈賦》所謂:“煥如積雪,烨若春敷”,有之。
這段話的意思是,“沫饽”是茶湯的精華,薄的叫“沫”,厚的叫“饽”,輕微細小的叫“花”。“花”就像棗花落在池塘上緩緩漂動,又像曲折的潭水和綠洲上新生的浮萍,又像晴朗的天空中浮雲飄過。“沫”好似水中青苔浮在岸邊,又如同菊花紛紛落入杯中。“饽”是茶渣煮出來的,水沸騰時,“沫饽”不斷生成積累,層層堆積如白雪一般。《荈賦》中說“明亮像積雪,燦爛如春花”,描繪的就是這番景象。陸羽的整個描述,如詩如畫,極為雅緻。
(二)茶器即雅器
陸羽在《茶經》中,對二十四器及其制作的描述,也很新雅、莊雅、簡雅,使不少茶器成為雅器。比如:
風爐,以銅、鐵鑄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緣闊九分,令六分虛中,緻其圬墁。凡三足,古文書二十一字,一足雲“坎上巽下離于中”,一足雲“體均五行去百疾”,一足雲“聖唐滅胡明年鑄”。其三足之間設三窗,底一窗以為通飚漏燼之所,上并古文書六字:一窗之上書“伊公”二字,一窗之上書“羹陸”二字,一窗之上書“氏茶”二字,所謂“伊公羹、陸氏茶”也。置墆㙞于其内,設三格:其一格有翟焉,翟者,火禽也,畫一卦曰離;其一格有彪焉,彪者,風獸也,畫一卦曰巽;其一格有魚焉,魚者,水蟲也,畫一卦曰坎。巽主風,離主火,坎主水。風能興火,火能熟水,故備其三卦焉。其飾,以連葩、垂蔓、曲水、方文之類。
就是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風爐,按照陸羽的做法,在三隻腳上鑄有二十一個古字,“坎上巽下離于中”“體均五行去百疾”“聖唐滅胡明年鑄”;在三個洞口上寫有六個古字,“伊公羹,陸氏茶”;在爐子的三格上,分别畫有野雞圖案(野雞是火禽,此為離卦)、彪的圖案(彪是風獸,此為巽卦)、魚的圖案(魚是水蟲,此為坎卦),“巽”表示風,“離”表示火,“坎”表示水,這三卦都與煮茶有關;爐身通常用花卉、樹木、流水、方形花紋等圖案來裝飾,這活脫脫成為含有豐富文化内涵的“雅器”。
又比如:
碗:越州上,鼎州、婺州次;嶽州上,壽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處越州上,殊為不然。若邢瓷類銀,則越瓷類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類雪,則越瓷類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越州瓷、嶽瓷皆青,青則益茶,茶作紅白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紅;壽州瓷黃,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這段話的意思是,碗,越州産的品質最好,鼎州、婺州的差些;又嶽州的好,壽州、洪州的差些。有人認為邢州産的比越州好,(我認為)完全不是這樣。如果說邢州瓷質地像銀,那麼越州瓷就像玉,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一點;如果說邢瓷像雪,那麼越瓷就像冰,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二點;邢瓷白而使茶湯呈紅色,越瓷青而使茶湯呈綠色,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三點。越州瓷、嶽州瓷都是青色,能增進茶的水色,使茶湯現出白紅色,邢州瓷白,茶湯是紅色;壽州瓷黃,茶湯呈紫色;洪州瓷褐,茶湯呈黑色,這些都不适合盛茶。在這裡,陸羽通過邢瓷與越瓷的比較,進一步凸顯了越瓷的高雅。
當然,陸羽也反對為了追求“雅”而陷于奢華。前面講過,陸羽說,用銀做鍋,非常清潔,但不免過于奢侈了。雅緻固然雅緻,清潔确實清潔,但從耐久實用看,還是以鐵制的為最好。但是,對于“城邑之中,王公之門”,則另當别論:
但城邑之中,王公之門,二十四器阙一,則茶廢矣!
陸羽講的是,煮茶用具和工序根據實際情況,是可以省略掉一些的,但在非常講究的貴族之家裡,如果這制茶的二十四個器物缺少一樣,就不能算是真正的飲茶了,也就少了飲茶的雅緻了。
陸羽還多次談到,要對茶器進行必要的裝飾,如“執細頭,系一小钅展,以飾撾(炭撾)也”,“其囊(漉水囊),紉翠钿以綴之”,“竹夾,銀裹兩頭”,“都藍,作方眼,使玲珑”,等等,就是為了使這些茶器精雅起來。陸羽也談到了茶器的一些禁忌。比如,他特别指出,不能用沾有腥膻氣的風爐和碗來煮茶和裝茶,否則就容易串味,影響茶的品質,破壞茶的清幽雅緻。
(三)茶人即雅人
陸羽在《茶經》裡提及的人物,大都是王公貴族、文人雅士,比如:
三皇:炎帝神農氏。
周:魯周公旦,齊相晏嬰。
漢:仙人丹丘子,黃山君,司馬文園令相如,楊執戟雄。
吳:歸命侯,韋太傅弘嗣。
晉:惠帝,劉司空琨,琨兄子兖州刺史演,張黃門孟陽,傅司隸鹹,江洗馬統,孫參軍楚,左記室太沖,陸吳興納,納兄子會稽内史俶,謝冠軍安石,郭弘農璞,桓揚州溫,杜舍人毓,武康小山寺釋法瑤,沛國夏侯恺,餘姚虞洪,北地傅巽,丹陽弘君舉,樂安任育長,宣城秦精,敦煌單道開,剡縣陳務妻,廣陵老姥,河内山謙之。
後魏:琅琊王肅。
宋:新安王子鸾,鸾弟豫章王子尚,鮑昭妹令晖,八公山沙門昙濟。
齊:世祖武帝。
梁:劉廷尉,陶先生弘景。
皇朝:徐英公勣。
陸羽特别指出:
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楊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滂時浸俗,盛于國朝,兩都并荊俞間,以為比屋之飲。
這就是說,茶作為一種可以飲用的東西,從神農氏開始,到周公旦記載下來,才得以流傳而為大家所知。春秋時齊國的晏嬰,漢代的揚雄、司馬相如,三國時吳國的韋曜,晉代的劉琨、張載、陸納、謝安、左思等人都喜歡飲茶。後來飲茶這一習慣廣泛傳開,滲入日常生活,逐漸成為一種習俗,并在我唐朝興盛起來。在長安、洛陽兩個都城以及荊州、渝州等地方,家家戶戶都飲茶。晏嬰、揚雄、司馬相如、韋曜、劉琨、張載、陸納、謝安、左思等既是茶人,亦為雅人。
事實上,作為一代“茶聖”,陸羽“工古調歌詩,興極閑雅”,本身就是一個超級雅人。陸羽融儒釋道為一體,在衆多領域都有很高的造詣。《文苑英華·陸文學自傳》寫道:
自祿山亂中原,為《四悲詩》,劉展窺江淮,作《天之未明賦》,皆見感激當時,行哭涕泗。著《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表四姓譜》八卷,《南北人物志》十卷,《吳興曆官記》三卷,《湖州刺史記》一卷,《茶經》三卷,《占夢》上、中、下三卷,并貯于褐布囊。
從陸羽一生的活動和著述可以看出,陸羽不但是一位茶學專家,同時還是著名的詩人、音韻和小學專家、書法家、演員、劇作家、史學家、傳記作家、旅遊和地理學家等。他一生鄙夷權貴,不重财富,酷愛自然,堅持正義,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文人雅士。
四、關于“樂”
“樂”作為陸羽茶道的核心理念之一,主要指樂觀、樂事、樂心、樂德、歡樂、雅樂、豐樂、康樂、欣樂、至樂、清樂等。“樂”的理念蘊含在陸羽《茶經》之中,最突出的是康樂、欣樂、雅樂等。
(一)除去身體疾病達至快樂
這是就茶的功能而言的。飲茶可以除去身體上的一些疾病,還可強身健體,最終達至快樂。《茶經》曰:
《茶經》還講述了幾則故事:
《宋錄》:“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詣昙濟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設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
講的是,《宋錄》記述:“新安王劉子鸾、豫章王劉子尚到八公山去拜訪昙濟道人。道人用茶招待他們。劉子尚嘗了嘗茶說:‘這分明是甘露啊,怎麼叫茶呢?’”
壺居士《食忌》:“苦茶久食,羽化。與韭同食,令人體重。”
講的是,壺居士《食忌》說:“長期飲茶,使人身體像羽毛一樣輕盈;若将茶與韭菜一起吃,則會使人體重增加。”
(二)除去心理煩郁達至快樂
這同樣是就茶的功能而言的。飲茶可以除困頓、去煩悶、解憂愁、助思考,最終達至快樂。《茶經》曰:
翼而飛,毛而走,呿而言,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間。飲啄以活,飲之時,義遠矣哉!至若救渴,飲之以漿;蠲憂忿,飲之以酒;蕩昏寐,飲之以茶。
說的是,能用翅膀飛翔的禽類,有毛而奔走的獸類,開口能言語的人類,這三者都生于這世間,都是以喝水、吃東西維持生命存活下來的。可見飲的作用之大,意義之深遠。同樣是飲,人與禽獸是不一樣的:人為了解渴,則喝水;為了消除煩悶憂憤,則飲酒;為了清除頭昏困頓,就飲茶。
《茶經》引用了幾則曆史記載,論證飲茶至快樂的道理所在。比如:
《神農·食經》:“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
講的是,《神農食經》說:“長時期飲用茶,可以讓人精神振奮,心情愉悅。”
劉琨與兄子南兖州刺史演書雲:“前得安州幹姜一斤、桂一斤、黃芩一斤,皆所須也,吾體中潰悶,常仰真茶,汝可置之。”
講的是,劉琨給他哥哥的兒子南衮州刺史劉演寫信說:“以前得到一斤安州幹姜、一斤桂、一斤黃芩,這些都正是我需要的。我現在心情煩亂,常常飲用真正的好茶來解除心頭的煩悶,你要多購買一點給我。”
華佗《食論》:“苦茶久食益意思。”
講的是,《華陀食論》說:“長期飲茶,有助于思考。”
王微《雜詩》:“寂寂掩高閣,寥寥空廣廈。待君竟不歸,收領今就槚。
王微《雜詩》大意是:“靜悄悄地關上高閣的門,空蕩蕩的大廈冷冷清清。遲遲等不到您的歸來,失望惆怅的我隻有飲茶解憂懷。”
《桐君錄》:“西陽、武昌、廬江、晉陵好茗,皆東人作清茗。茗有饽,飲之宜人。凡可飲之物,皆多取其葉,天門冬、菝葜取根,皆益人。又巴東别有真茗茶,煎飲令人不眠。俗中多煮檀葉并大皂李作茶,并冷。又南方有瓜蘆木,亦似茗,至苦澀,取為屑茶飲,亦可通夜不眠。煮鹽人但資此飲,而交、廣最重,客來先設,乃加以香芼輩。
說的是,《桐君錄》:“湖北黃岡、武昌、安徽廬江,江蘇武進等地的人喜歡飲茶,有客人時主人家都會準備好清美的茶。茶有沬饽,喝了對人有好處。凡可作飲料的植物,大都是用它的葉,而天門冬、菝葜卻是用其根,也對人有好處。另外,湖北巴東有真茶,喝過之後會興奮得一點睡意都沒有。當地人習慣把檀葉和大皂李葉當茶葉來煮,兩者都性冷。另外,南方有瓜蘆樹,它的葉大一點,也像茶,很苦很澀,搗成碎末後煮飲,也可以整夜不眠,煮鹽的人全靠喝這解除疲勞。交州和廣州很重視飲茶,客人來了,都會先用加了香料的鮮茶招待。”
(三)茶事本身就可以達至快樂
這種快樂,既有過程的快樂,也有結果的快樂;既有直接操作的快樂,也有一旁觀賞的快樂,等等。比如:
左思《嬌女詩》:“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皙。小字為纨素,口齒自清曆。有姊字惠芳,眉目粲如畫。馳骛翔園林,果下皆生摘。貪華風雨中,倏忽數百适。心為荼荈劇,吹噓對鼎䥶。”
西晉左思《嬌女詩》雲:“我家有個嬌慣的小女兒,長得很白皙。小名叫纨素,口齒伶俐。她姐姐叫蕙芳,眉目清秀,像畫中美人。她們在園林裡蹦蹦跳跳,一起嬉戲,還爬上樹把未成熟的果子摘下來了。她們貪外面的美麗,能冒着風雨,跑出跑進上百次。看見煮茶心裡就特别高興,還對着茶爐吹氣,加大火力。”
張孟陽《登成都樓》詩雲:“披林采秋橘,臨江釣春魚。黑子過龍醢,果馔逾蟹蝑。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區。人生苟安樂,茲土聊可娛。”
張孟陽《登成都樓》詩大意說:遙望樓外,富庶的山川無邊無際。秋天,人們在橘林中采摘着豐收的柑橘;春天,人們在江邊把竿垂釣。果品勝過佳肴,魚肉分外細嫩。四川的香茶在各種飲料中可稱第一,它那美味在天下享有盛名。如果人生隻是苟且地尋求安樂,那成都這個地方還是可以供人們盡情享樂的。這裡,張孟陽把品飲“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區”的四川香茶,作為人生的一大樂事,陸羽是高度認同的。隻是張孟陽認為不能苟且地尋求這樣的安樂,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總之,陸羽在《茶經》裡,深刻揭示了茶道的“四大理念”,即“儉”“精”“雅”“樂”,将飲茶從生理需求升華到精神需求,從物質層次升華到文化層次;正是“楚人陸鴻漸為《茶論》”,“于是茶道大行”。
(下)
以上講了茶道,下面就說書道。
把茶道和書道聯系起來學習和研究,也是有故事的。
我小時候練過幾天大字,也曾經給自家和左鄰右舍寫過春聯。自從上大學以後,就基本沒有摸過毛筆。2014年元旦,在友枝的鼓動下,我重拾文房四寶,開始書法練習,每天一兩個小時,主攻楷書和行書。剛開始感覺還可以,似乎月月都有進步。可是時間一長,就感到遇到了瓶頸,很難突破,甚至覺得越寫越差了。經高人指點,2018年秋,我開始練習草書,先臨章草,後臨今草(主要是小草),感覺好像有了一些新的收獲。臨習小草,除了王羲之的草書字帖,如《十七帖》等,臨得最多的便是孫過庭的《書譜》墨迹。在臨習過程中,也力求了解《書譜》基本内容。這一切,都寫進了我的人生記實集《閱曆十章》第三章“書法之緣”中。
2020年7月22日,我在臨習《書譜》時突然領悟到,《茶經》所揭示的茶道“四大理念”,即“儉”“精”“雅”“樂”,與《書譜》所揭示的書道的理念是高度一緻的,隻需要将茶道的“儉”換成書道的“簡”就行了,且“儉”和“簡”又是相通的。于是,我就花了一些工夫,認真研讀《書譜》,潛心解讀《書譜》,希望能從文本出發,用更多的證據來證明我的觀點。事實上,我的這一觀點也是有足夠材料支撐的。
孫過庭的《書譜》,這篇3700字的煌煌大論,内容廣博宏富,涉及中國書學各個重要方面,且見解精辟獨到,揭示出了書法藝術的本質特征和書道的核心理念,從而成為我國古代書法理論史上一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著述,标志着中國書學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輝煌的階段。《書譜》對于“簡”“精”“雅”“樂”四大理念的論述非常豐富,我可以列舉如下:
一、關于“簡”
書道的核心理念“簡”,指的是簡便、簡約、省簡、精簡等。書法發展史,從一定意義上講,是一部由繁到簡的曆史。任何書體在使用中都有簡便易寫的要求,從而呈現省簡筆畫和潦草的趨勢,這在草書的形成上表現得尤為突出。早在記錄帝王公卿大事的商代甲骨文、周代金文裡就有簡筆和潦草的字迹。史籍中的“屈原屬草藁”、“董仲舒藁書未上”,說明戰國古文和西漢隸書在急速書寫時也從簡從草。據魏晉人記載,東漢北海敬王劉睦“善史書,當世以為楷則”。劉睦死前,明帝派驿馬“令作草書尺牍十首”。章帝時,齊相杜度善作習字的範本,章帝曾诏令杜度草書奏事。可見,至少從那個時候起,草字已經不盡是出于匆促書寫而是被珍視和仿習的字體了。從近世出土的漢簡可以看到,西漢武帝時字劃省簡的隸書已經通行。到新莽時期,有更多省劃和連筆的字。《說文解字》成書于和帝十二年(公元 100年),許慎在《叙》裡說“漢興有草書”,是以草書為一種書體之始。東漢末期,張芝其同時以及稍晚的鐘繇等名家輩出,各成流派。漢末直到唐代,草書從帶有隸書筆意的章草發展成韻秀婉轉的今草,以至奔放不羁、氣勢萬千的狂草。
孫過庭在《書譜》中對“簡”的直接論述不是很多,如:“篆尚婉而通,隸欲精而密,草貴流而暢,章務檢而便(即篆書崇尚委婉圓通,隸書須要精巧嚴密,今草貴在暢達奔放,章草務求簡約便捷)”,等等,但是“簡”的理念是貫穿全篇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孫過庭是把“簡”和“精”融為一體進行論述的,所謂“精”即“簡”、“簡”即“精”也,接下來我将具體呈現。
此外,孫過庭對過去書論的繁瑣哲學給予了猛烈的批評:
至于諸家勢評,多涉浮華,莫不外狀其形,内迷其理,今之所撰,亦無取焉。
──至于以往諸家的論著,大多是華而不實,莫不從表面上描繪形态,闡述不出内涵的真理。我的撰述,不取這種作法。
自漢魏已來,論書者多矣,妍蚩雜糅,條目糾紛:或重述舊章,了不殊于既往;或苟興新說,竟無益于将來;徒使繁者彌繁,阙者仍阙。
不揆庸昧,辄效所明;庶欲弘既往之風規,導将來之器識,除繁去濫,睹迹明心者焉。
──自漢、魏以來,論述書法的人很多,好壞混雜,條目紛繁。或者重複前人觀點,無新意補充以往;或者輕率另創異說,也無裨益于将來;使繁瑣的更加繁瑣,而缺漏的依然缺漏。
因此,我不居守個人平庸昧見,将所知的全盤貢獻出來,望能光大既往的風範規則,開導後學者的知識才能,除去繁冗雜濫,使人見到論述即可心領神會。
貴使文約理贍,迹顯心通;披卷可明,下筆無滞。
──盡力做到文辭簡練,論理充分,條例分明,淺顯易懂;閱後即可明了把握,下筆順暢無所淤滞。
這說明孫過庭的價值取向是崇尚簡約、反對繁瑣的,反映其書道上,就是始終堅持“簡”的核心理念。
二、關于“精”
《書譜》開篇,孫過庭在評價曆代書家時,就談到了書道的核心理念“精”:
夫自古之善書者,漢魏有鐘張之絕,晉末稱二王之妙。
這裡的“絕”“妙”,合起來指的是“絕妙”,分開來說指的是“精絕”和“精妙”。這段話的意思是,自古以來,善于書法的人,漢、魏時期有鐘繇和張芝的精絕,晉末是王羲之和王獻之的精妙。這就把“精”作為判斷是否“善書”的重要标準了。
接下來,孫過庭引用了王羲之的兩段話,并加上了自己的評論:
王羲之雲:“頃尋諸名書,鐘張信為絕倫,其馀不足觀。”可謂鐘張雲沒,而羲獻繼之。又雲:“吾書比之鐘張,鐘當抗行,或謂過之。張草猶當雁行。然張精熟,池水盡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謝之。”此乃推張邁鐘之意也。考其專擅,雖未果于前規;摭以兼通,故無慚于即事。
孫過庭借王羲之之語,一是肯定了鐘張的書法确實超群絕倫,并由此推導出王羲之的意思是,鐘張之後,二王繼承了他們。二是王羲之的書法與鐘繇相比,應該不相上下,或者略超過他;與張芝的草書相比,則排在他後面。王羲之認為,這是因為張芝“精熟”,也就是精研熟練,臨池學書,把池水都能染黑了,如果自己也下功夫到那個程度,未必趕不過他。孫過庭評價說,這是推舉張芝、自認超越鐘繇的意思。考察王羲之書法的專精擅長,雖然還未完全實現前人法規,但能博采兼通各種書體,也無愧于書法了。這裡又提出了兩個概念:“精熟”“專精”。要達到精熟,需要下苦功夫,以至于“池水盡墨”;要達到專精,需要在“兼通”的同時,做到“專擅”,這是書法更高的境界。
在談到專精與廣博時,孫過庭進一步指出:
且元常專工于隸書,伯英尤精于草體,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拟草則馀真,比真則長草,雖專工小劣,而博涉多優;總其終始,匪無乖互。
意思是,鐘繇專工隸書,張芝精通草體,這兩人的擅長,王羲之兼而有之。比較張芝的草體,王還擅于真書,對照鐘繇的真書,王又長于草體;雖然專精一體的功夫稍差,但是王羲之能廣泛涉獵、博采衆優。總的看來,彼此是各有短長的。
《書譜》還講:
(評者)又雲:“子敬之不及逸少,猶逸少之不及鐘張。”意者以為評得其綱紀,而未詳其始卒也。···以子敬之豪翰,紹右軍之筆劄,雖複粗傳楷則,實恐未克箕裘。況乃假托神仙,恥崇家範,以斯成學,孰愈面牆!···是知逸少之比鐘張,則專博斯别;子敬之不及逸少,無或疑焉。
意思是,評論者又說:“獻之的書法之所以不如羲之,就像羲之的書法不如鐘繇、張芝一樣。”孫過庭認為這已評論到問題的要處,但還未能詳盡說出它的始末原由。那麼,其“始卒”是什麼呢?在孫過庭看來,獻之的筆法是繼承羲之的,雖然粗略學到一些規則,其實并未把他父親的成就全學到手。何況假托是神仙授書,恥于推崇家教,帶着這種思想意識學習書藝,與面牆而觀有什麼區别呢!由此可知,王羲之的書法與鐘張相比,隻有專工和博涉的區别;而王獻之比不上王羲之,主要是學藝不“精”,沒有把王羲之的成就全部學到手,沒有達至“精熟”,更沒有達至“精絕”“精妙”。
孫過庭還以真書和草書為例,用比較大的篇幅論述了書法的“兼善”與“專精”:
草不兼真,殆于專謹;真不通草,殊非翰劄。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草乖使轉,不能成字;真虧點畫,猶可記文。回互雖殊,大體相涉。故亦傍通二篆,俯貫八分,包括篇章,涵泳飛白。若毫厘不察,則胡越殊風者焉。至如鐘繇隸奇,張芝草聖,此乃專精一體,以緻絕倫。伯英不真,而點畫狼藉;元常不草,使轉縱橫。自茲己降,不能兼善者,有所不逮,非專精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寫草書不兼有真書的筆意,容易失去規範法度;寫真書不旁通草意,那就難以稱為佳品。真書以點畫組成形體,靠使轉表現情感;草書用點畫顯露性靈,靠使轉構成形體。草書用不好使轉筆法,便寫不成樣子;真書如欠缺點畫工夫,仍可記述文辭。兩種書體形态彼此不同,但其規則卻是大緻相通。所以,學書法還要旁通大篆、小篆,融貫漢隸,參酌章草,吸取飛白。對于這些,如果一點也不清楚,那就像北胡與南越的風俗大不相同難以互通的情形了。至于楷書堪稱奇妙的鐘繇,榮膺草聖的張芝,都是由于專精一門書體,才達到無與倫比的境地。張芝并不擅寫真書,但他的草體具有真書點畫明晰的特點;鐘繇雖不以草見長,但他的真書卻有草書筆調奔放的氣勢。自此以後,不能兼善真草二體的人,書法作品便達不到他們的水平,也就不能算作是真正的專精了。
一畫之間,變起伏于鋒杪;一點之内,殊衄挫于毫芒。況雲積其點畫,乃成其字。曾不傍窺尺牍,俯習寸陰。引班超以為辭,援項籍而自滿。任筆為體,聚墨成形。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揮運之理,求其妍妙,不亦謬哉!
──在一畫之中,令筆鋒起伏變化;在一點之内,使毫芒頓折回旋。練成優美點畫,方能把字寫好。如果不去專心觀察字帖,抓緊埋頭苦練;隻是空論班超寫的如何,對比項羽自己居然不差。放任信筆為體,随意聚墨成形;心裡根本不懂摹效方法,手腕也未掌握運筆規律,還妄想寫得十分美妙,豈不極為荒謬嗎!
三、關于“雅”
孫過庭所指的“雅”,是繼承與創新相統一、文采與内質相諧和:
評者雲:“彼之四賢,古今特絕;而今不逮古,古質而今妍。”夫質以代興,妍因俗易。雖書契之作,适以記言;而淳醨一遷,質文三變,馳鹜沿革,物理常然。貴能古不乖時,今不同弊,所謂“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何必易雕宮于穴處,反玉辂于椎輪者乎!
這段話的意思是,書法評論者說:“這四位才華出衆的書法大師(鐘張、二王),可稱得上古今獨絕。但是今人(二王)還是不及古人(鐘張),古人的書法風尚質樸,今人的書法格調妍媚。”然而,質樸風尚因循時代發展而興起,妍媚格調也随世俗變化在更易。雖然文字的創造,最初隻是為了作一些記錄,可是随着時代的發展,書風也會不斷遷移。由醇厚變為淡薄,由質樸變為華麗,繼承前者并有所創新,是一切事物發展的常規。書法最可貴的,在于既能繼承曆代傳統,又不背離時代潮流;既能追求當今風尚,又不混同他人的弊俗。所謂“文采與内質相諧和,才是君子的風度”。何必閑置着華美的宮室去住古人的洞穴,棄舍精緻的寶辇而乘坐原始的牛車呢?
孫過庭所指的“雅”,是書法藝術的自然之美:
觀夫懸針垂露之異,奔雷墜石之奇,鴻飛獸駭之資,鸾舞蛇驚之态,絕岸頹峰之勢,臨危據槁之形。或重若崩雲,或輕如蟬翼。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猶衆星之列河漢。同自然之妙有,非力運之能成。信可謂“智巧兼優,心手雙暢;翰不虛動,下必有由。”
這就是說,觀察筆法中懸針垂露似的變異,奔雷墜石般的雄奇,鴻飛獸散間的殊姿,鸾舞蛇驚時的體态,斷崖險峰狀的氣勢,臨危據枯中的情景;有的重得像層雲崩飛,有的輕得若金蟬薄翼;筆勢導來如同泉水流注,頓筆直下類似山嶽穩重;纖細的像新月升上天涯,疏落的若群星布列銀河;精湛的書法好比大自然形成的神奇壯觀,似乎進入決非人力所能成就的妙有境界,的确稱得上智慧與技巧的完美結合,使心手和諧雙暢;筆墨不作虛動,落紙必有章法。
孫過庭所指的“雅”,是書法藝術的閑雅:
雖篆隸草章,工用多變,濟成厥美,各有攸宜:篆尚婉而通,隸欲精而密,草貴流而暢,章務檢而便。然後凜之以風神,溫之以妍潤,鼓之以枯勁,和之以閑雅。故可達其情性,形其哀樂,驗燥濕之殊節,千古依然;體老壯之異時,百齡俄頃。嗟乎,不入其門,讵窺其奧者也!
這就是說,由于篆書、隸書、今草和章草,工巧作用各自多有變化,所以表現出的美妙也就各有特點:篆書崇尚委婉圓通,隸書須要精巧嚴密,今草貴在暢達奔放,章草務求簡約便捷。然後以嚴謹的風神使其凜峻,以妍媚的姿緻使其溫潤,以枯澀的筆調使其勁健,以安閑的态勢使其和雅。這就在一定程度上,表達書者的情性,抒發着喜怒哀樂。察驗用筆濃淡輕重的不同風格,從古到今都是一樣的;從少壯到老年不斷變化的書法意境,一生中随時可以表露出來。是啊!不入書法門徑,怎能深解其中的奧妙呢?
在這裡,孫過庭說的是,在掌握了篆書、隸書、今草和章草各體書寫特征之後,還要以“凜”與“溫”、“鼓”與“和”等各種藝術手段,使文字的書寫具有“風神”與“妍潤”、“枯勁”與“閑雅”等多種相反相成的陽剛與陰柔之美,才能升華到藝術的境界;隻有進入了這種藝術境界,才能實現書法“達其情性,形其哀樂”的最終追求,書法作品也才能具有“千古依然”、“百齡俄頃”的長遠審美效驗。“達其情性,形其哀樂”,就是表達、體現作者的個性與情感,即表情達性。這裡,孫過庭一語道破了書法藝術的根本,這是有重大意義的。情感這一中國書學的根本命題,在孫過庭以前,除了東漢蔡邕《筆論》在闡述書法創作心态時提到“欲書先散懷抱”,以及南齊王僧虔《筆意贊》在闡述如何體現“神采”時提到“心手達情”之外,向來無人論及,更沒有人把它視為書法創作的根本追求,而孫過庭竟破天荒地、一針見血地揭示出了書法這門表現心靈的藝術的真谛,這是多麼難能可貴!
前面我講過,茶人即雅人。實際上,書家更是雅人。在《書譜》裡,孫過庭講述了他的學書經曆,字裡行間無不呈現出他專心緻志、留心翰墨的執着和雅緻:
餘志學之年,留心翰墨,昧鐘張之餘烈,挹羲獻之前規,極慮專精,時逾二紀。有乖入木之術,無間臨池之志。
孫過庭講述,他少年讀書時,就留心學書法,體會鐘繇和張芝的作品神采,仿效羲之與獻之的書寫規範,又竭力思考專工精深的訣竅,轉瞬過去二十多年,雖然缺乏入木三分的功力,但從未間斷臨池學書的志向。而這一切,源于孫過庭對書法藝術品質的定位和追求:
然君子立身,務修其本。楊雄謂:“詩賦小道,壯夫不為。”況複溺思毫厘,淪精翰墨者也!夫潛神對弈,猶标坐隐之名;樂志垂綸,尚體行藏之趣。讵若功宣禮樂,妙拟神仙,猶挻埴之罔窮,與工爐而并運。好異尚奇之士,玩體勢之多方;窮微測妙之夫,得推移之奧赜。著述者假其糟粕,藻鑒者挹其菁華,固義理之會歸,信賢達之兼善者矣。
──君子立身,務必緻力于根本的修養。揚雄說詩賦乃為“小道”,胸有壯志的人不會隻搞這一行,何況專心思考用筆,把主要精力埋沒在書法中呢!全神貫注下棋的人,可标榜“坐隐”的美名;逍遙垂釣的人,能體會“行藏”的情趣。而這些又怎比得上書法能起宣揚禮樂的功用,并具有神仙般的妙術?如同陶工揉和瓷土塑造器皿變化無窮一般,又像工匠操作熔爐鑄鍛機具大顯技藝那樣!崇異尚奇的人,能夠欣賞玩味字書體态和意韻氣勢的多種變化;精研探求的人,可以從中得到潛移轉換與推陳出新的幽深奧秘。撰寫書論文章的人,往往接受前人的糟粕;真正精于鑒賞的人,方能得到内涵的精華。經義與哲理本可溶為一體,賢德和通達自然可以兼善。
四、關于“樂”
如果談到書道的核心理念──“樂”,《書譜》中最有影響的是關于“五合”“五乖”的論述:
又一時而書,有乖有合,合則流媚,乖則雕疏,略言其由,各有其五:神怡務閑,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時和氣潤,三合也;紙墨相發,四合也;偶然欲書,五合也。心遽體留,一乖也;意違勢屈,二乖也;風燥日炎,三乖也;紙墨不稱,四乖也;情怠手闌,五乖也。乖合之際,優劣互差。得時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若五乖同萃,思遏手蒙;五合交臻,神融筆暢。暢無不适,蒙無所從。
這就是說,書家在同一個時期作書,有合與不合的區别,合則流暢隽秀,不合則凋零流落。簡略說其緣由,各有五種情況:精神愉悅、事務閑靜為一合;感人恩惠、酬答知己為二合;時令溫和、氣候宜人為三合;紙墨俱佳、相互映發為四合;偶然興烈、靈動欲書為五合。神不守舍、雜務纏身為一不合;違反己願、迫于情勢為二不合;烈日燥風、炎熱氣悶為三不合;紙墨不協、器不稱手為四不合;神情疲憊、臂腕乏力為五不合。合與不合,書法表現優劣差别很大。天時适宜不如工具應手,得到好的工具不如舒暢的心情。如果五種不合同時聚攏,就會思路閉塞,運筆懵懂;如果五合一齊俱備,則能神情交融,筆調暢達。流暢時無所不适,滞留時茫然無從。
也就是說,書家作書有得勢不得勢、順手不順手的區别,這與書家當時的心情思緒、氣候環境等聯系在一起;而天時适宜不如工具應手,得到好的工具不如舒暢的心情,隻有身心愉悅,才能神情交融、筆調暢達,創造出優秀的作品;否則就會思路閉塞、運筆懵懂。因此,“樂”是書道的核心理念。在此基礎上,孫過庭推而廣之,通過分析王羲之的書作,反觀王羲之當時的精神狀态:
但右軍之書,代多稱習,良可據為宗匠,取立指歸。豈惟會古通今,亦乃情深調合。緻使摹拓日廣,研習歲滋,先後著名,多從散落;曆代孤紹,非其效欤?試言其由,略陳數意:止如《樂毅論》、《黃庭經》、《東方朔畫贊》、《太師箴》、《蘭亭集序》、《告誓文》,斯并代俗所傳,真行絕緻者也。寫《樂毅》則情多怫郁;書《畫贊》則意涉瑰奇;《黃庭經》則怡怿虛無;《太師箴》又縱橫争折;暨乎《蘭亭》興集,思逸神超;私門誡誓,情拘志慘。所謂涉樂方笑,言哀已歎。豈惟駐想流波,将贻啴喛之奏;馳神睢渙,方思藻繪之文。
這段話的意思是,在以往的書法家中,王羲之的書迹為各代人所贊譽學習,可以作為效法的宗師,從中獲得造就書法的方向。王羲之書法不僅通古會今,而且情趣深切,筆意和諧。以緻摹拓的人一天比一天多,研習的人一年比一年多;王羲之前後的名家手迹,大都散落遺失,隻有他一人的代代流傳下來,這難道不是明證嗎?試談其中緣由,簡要地叙說幾點。隻看《樂毅論》《黃庭經》《東方朔畫贊》《太師箴》《蘭亭集序》《告誓文》等帖,均為世俗所傳,是真書和行書的最佳範本。寫《樂毅論》時心情不舒暢,多有憂郁;寫《東方朔畫贊》時意境瑰麗,想象離奇;寫《黃庭經》時精神愉悅,若入虛境;寫《太師箴》時感念激蕩,世情曲折;說到蘭亭興會作序時,則是胸懷奔放,情趣飄然;立誓不再出山做官,可又内心深沉,意志戚慘。正是所謂慶幸歡樂時笑聲溢于言表,傾訴哀傷時歎息發自胸臆。豈非志在流波之時,始能奏起和緩的樂章;神情馳騁之際,才會思索華翰的詞藻。
也就是說,從書家的書作中,就可以看出書家當時是“情多怫郁”“意涉瑰奇”“怡怿虛無”,還是“縱橫争折”“思逸神超”“情拘志慘”。在這裡,書道的核心理念“樂”,已經拓展到全部精神世界。
以上我對《書譜》所揭示的書道核心理念──“簡”“精”“雅”“樂”,作了簡要叙述。如何達到“簡”“精”“雅”“樂”呢?孫過庭從多個角度作出了精辟論述。
一是從書者的年齡看:
若思通楷則,少不如老;學成規矩,老不如少。思則老而愈妙,學乃少而可勉。勉之不已,抑有三時;時然一變,極其分矣。至如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複歸平正。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後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仲尼雲:“五十知命”、“七十從心”。故以達夷險之情,體權變之道,亦猶謀而後動,動不失宜;時然後言,言必中理矣。是以右軍之書,末年多妙,當緣思慮通審,志氣和平,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
──說到深入思考,領悟基本法則,青少年不如老年人;要是從頭開始,學好一般規矩,則老年人不如青少年。研究探索,年紀越大越能得其精妙;而臨習苦學,年紀愈輕愈有條件進取。勉勵進取不止,須經三個時期;每個時期都會産生重要的變化,最後使書藝達到極高境地。例如初學分行布局時,主要求得字體平穩方正;掌握了平正的法則之後,重點就要追求形勢的險絕;如果熟練了險絕的筆法,又須重新講求平側欹正的規律。初期可說還未達到平正,中期則會險絕過頭,後期才能真正實現平正。書法藝術臻于老成階段,人也進入老年時期。孔子說:人到五十歲才能懂得天命,到了七十歲始可随心所欲。因此隻有老年方能掌握平正與險絕的情勢,體會出變化的道理。所以,凡事考慮周全後再行動,才不會失當;掌握好時機再說話,才能切中事理。王羲之的精妙書法大多出自老年,因這時思慮通達審慎,志氣和雅平靜,不偏激不淩厲,因而風範深遠。
二是從書者的态度看:
子敬已下,莫不鼓努為力,标置成體,豈獨工用不侔,亦乃神情懸隔者也。或有鄙其所作,或乃矜其所運。自矜者将窮性域,絕于誘進之途;自鄙者尚屈情涯,必有可通之理。嗟乎,蓋有學而不能,未有不學而能者也。考之即事,斷可明焉。
──自獻之以後,莫不功力不足而鼓勁作勢,為标新立異,另擺布成體,非但工用比不上前人,就是神采情趣也相差懸殊。有人輕視自己的墨品,有人誇耀自己的書作。喜歡自誇的人将因缺乏繼續勤奮的精神而斷絕進取之路,認為自己不行的人總想勉勵向前,定可達到成功的目标。确實這樣啊,隻有學而未果,哪有不學就會成功的。觀察一下現實情況,即可明白這個道理。
三是從書者的個性看:
雖學宗一家,而變成多體,莫不随其性欲,便以為姿。質直者則徑侹不遒,剛佷者又倔強無潤;矜斂者弊于拘束,脫易者失于規矩;溫柔者傷于軟緩,躁勇者過于剽迫;狐疑者溺于滞澀,遲重者終于蹇鈍;輕瑣者淬于俗吏。斯皆獨行之士,偏玩所乖。
──即使宗師學習同一家書法,也會演變成多種的體貌,莫不随着本人個性與愛好,顯示出各種不同的風格來:性情耿直的人,書勢勁挺平直而缺遒麗;性格剛強的人,筆鋒倔強峻拔而乏圓潤;矜持自斂的人,用筆過于拘束;浮滑放蕩的人,常常背離規矩;個性溫柔的人,毛病在于綿軟;脾氣急躁的人,下筆則粗率急迫;生性多疑的人,則沉湎于凝滞生澀;遲緩拙重的人,最終困惑于遲鈍;輕煩瑣碎的人,多受文牍俗吏的影響。這些都是偏持獨特的人,因固求一端,而背離規範所緻。
四是從書體的性情看:
然消息多方,性情不一,乍剛柔以合體,忽勞逸而分軀。或恬憺雍容,内涵筋骨;或折挫槎枿,外曜鋒芒。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貴似。況拟不能似,察不能精,分布猶疏,形骸未檢;躍泉之态,未睹其妍,窺井之談,已聞其醜。縱欲唐突羲獻,誣罔鐘張,安能掩當年之目,杜将來之口!慕習之輩,尤宜慎諸。
──然而書體的變化有多方面因素,表現性格情感也不一緻,剛勁與柔和被雜揉為一體,又會因遲緩與疾速的遷移而分展;有的恬淡雍容,内涵筋骨;有的曲折交錯,外露鋒芒。觀察時務求精細,摹拟時貴在相似。若摹拟不能相似,觀察不能精細,分布仍然松散,間架難合規範;那就不可能表現出魚躍泉淵的飄逸風姿,卻已聽到坐井觀天那種浮淺俗陋的評論。縱然是使用貶低羲之、獻之的手段,和誣蔑鐘繇、張芝的語言,也不能掩蓋當年人們的眼睛,堵住後來學者的口舌;在意書法的人,尤其應該慎重鑒别。
五是從行筆的遲速看:
至有未悟淹留,偏追勁疾;不能迅速,翻效遲重。夫勁速者,超逸之機;遲留者,賞會之緻。将反其速,行臻會美之方;專溺于遲,終爽絕倫之妙。能速不速,所謂淹留;因遲就遲,讵名賞會!非其心閑手敏,難以兼通者焉。
──有些人不懂得行筆的淹留,便片面追求勁疾;或者揮運不能迅速,又故意效法遲重。要知道,勁速的筆勢,是表現超邁飄逸的關鍵;遲留的筆勢,則具有賞心會意的情緻。能速而遲,行将達到荟萃衆美的境界;專溺于留,終會失去流動暢快之妙。能速不速,叫作淹留,行筆遲鈍還一味追求緩慢,豈能稱得上賞心會意呢!如果行筆不是心境安閑與手法娴熟,那是難以做到遲速兼施、兩相适宜的。
六是從書法的骨氣看:
假令衆妙攸歸,務存骨氣;骨既存矣,而遒潤加之。亦猶枝幹扶疏,淩霜雪而彌勁;花葉鮮茂,與雲日而相晖。如其骨力偏多,遒麗蓋少,則若枯槎架險,巨石當路,雖妍媚雲阙,而體質存焉。若遒麗居優,骨氣将劣,譬夫芳林落蕊,空照灼而無依;蘭沼漂萍,徒青翠而奚托。是知偏工易就,盡善難求。
假若能使衆妙之筆歸納具備,一定要緻力于追求骨氣,骨氣樹立,還須融合遒勁圓潤的素質。這就好比枝幹繁衍的樹木,經過霜雪浸淩就會顯得愈加堅挺;鮮豔芳茂的花葉,間與白雪紅日相映,自然更加嬌豔。如果字的骨力偏多,遒麗氣質偏少,就像枯木架設在險要處,巨石處在路的當中;雖然缺乏妍媚,體質卻還存在;如果婉麗占居優勢,那麼骨氣就會薄弱,類同百花叢中折落的英蕊,空顯芬美而毫無依托;又如湛藍池塘飄蕩的浮萍,徒有青翠而沒有根基。由此可知,偏工一專較易做到,而完美盡善就難求得了。
七是從行筆結體的要領看:
今撰執、使、轉、用之由,以祛未悟。執,謂深淺長短之類是也;使,謂縱橫牽掣之類是也;轉,謂鈎環盤纡之類是也;用,謂點畫向背之類是也。方複會其數法,歸于一途;編列衆工,錯綜群妙。舉前人之未及,啟後學于成規;窺其根源,析其枝派。
夫運用之方,雖由己出。規模所設,信屬目前。差之一豪,失之千裡。苟知其術,适可兼通。心不厭精,手不忘熟。若運用盡于精熟,規矩谙于胸襟,自然容與徘徊,意先筆後,潇灑流落,翰逸神飛,亦猶弘羊之心,預乎無際;庖丁之目,不見全牛。嘗有好事,就吾求習,吾乃粗舉綱要,随而授之,無不心悟手從,言忘意得,縱未窮于衆術,斷可極于所詣矣。
──說說執、使、用、轉的道理與作用,可讓不了解書法的人能夠領悟:執,是說指腕執筆有深淺長短一類的不同;使,是講使鋒運筆有縱橫展縮一類的區别;轉,是指把握使轉有曲折回環一類的筆勢;用,就是點畫有揖讓向背一類的規則。将以上各法融會貫通,複合一途;編排羅列衆家特長;交錯綜合諸派精妙,指出前列名家不足之處,啟發後學掌握正确法規;深刻探索根源,分析所屬流派。
對運筆的方法,雖然在于自己掌握,但是整個規模布局,确屬眼前的安排要務。一筆僅差一毫,藝術效果就可能相去千裡。如果懂得其中訣竅,便可以諸法相通了。用心不厭其精,動手不忘其熟。倘若運筆達到精熟程度,規矩便能藏解胸中,自然可以縱橫自如,意先筆後,潇灑流落,筆勢飄逸神飛了。像桑弘羊理财,心思籌措在于各方;又似庖丁宰牛,眼裡也就沒有牛了。曾有愛好書法者,向我求學,我便簡明舉出行筆結體的要領,教授他們實用技法,因此無不心領神會,默然得到旨意了。即使還不能完全領略各家所長,但也可以達到所探索的最深造詣了。
八是從謀篇布局的要求看:
《易》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況書之為妙,近取諸身。假令運用未周,尚虧工于秘奧;而波瀾之際,已浚發于靈台。必能傍通點畫之情,博究始終之理,镕鑄蟲篆,陶均草隸。體五材之并用,儀形不極;象八音之叠起,感會無方。至若數畫并施,其形各異;衆點齊列,為體互乖。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準。違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遲,遣不恒疾;帶燥方潤,将濃遂枯;泯規矩于方圓,遁鈎繩之曲直;乍顯乍晦,若行若藏;窮變态于毫端,合情調于紙上;無間心手,忘懷楷則;自可背羲獻而無失,違鐘張而尚工。譬夫绛樹青琴,殊姿共豔;随珠和璧,異質同妍。何必刻鶴圖龍,竟慚真體;得魚獲兔,猶吝筌蹄。
──《易經》上說:“觀看天文,可以察知自然時序的變化;了解人類社會的種種景象,可以用來教化治理天下。”何況書法的妙處,往往取法于人本身。假使筆法運用還不周密,其中奧秘之處也未掌握,就須經過反複實踐,發掘積累經驗,啟動心靈意念,以指使手中之筆。學書須懂得使點畫能體現情趣,全面研究起筆收鋒的原理,融合蟲書、篆書的奇妙,凝聚草書、隸書的韻緻。體會到用五材來制作器物,塑造的形體就當然各有不同;像用八音作曲,演奏起來感受也就興會無窮。若把多個筆畫擺在一起,它們的形狀應各不相同;幾個點排列一塊,體态也應各有區别。起首的第一點為全字的定下範例,開篇的第一個字是全幅設定準則。筆畫各有伸展又不相互侵犯,結體彼此和諧又不完全一緻;留筆不感到遲緩,走筆不流于滑速;燥筆中間有濕潤,濃墨中使出枯澀;不依尺規能令方圓适度,棄用鈎繩而緻曲直合宜;使鋒忽露而忽藏,運毫若行又若止,極盡字體形态變化于筆端,融合作者感受情調于紙上;心手相應,毫無拘束。這樣,自然可以背離羲之、獻之的法則而不失誤,違反鐘繇、張芝的規範仍得工妙。就像绛樹和青琴這兩位女子,容貌盡管不同,卻都非常美麗;随侯之珠與和氏之璧這兩件寶物,形質雖異,卻都極為珍貴。何必去雕刻鶴描畫龍,使天然真體大為遜色;撈到了魚、獵得了兔,又何必要吝惜捕獲的器具呢!
《書譜》最後講:“今撰為六篇,分成兩卷,第其工用,名曰書譜,庶使一家後進,奉以規模;四海知音,或存觀省。”孫過庭期待有一個後來者,以《書譜》作為規則來應用;希望四海知音,或可留作參閱。作為後來者,今天我讀《書譜》、悟書道,有了一些粗淺認識。在這個基礎上,我将深入研讀《書譜》,把握“工用”,奉行“規模”,以不斷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和書法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