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縣師村遺址,探究中國6000年前的絲綢起源,沿着絲綢之路出發,前往西亞和埃及,在西方文物裡尋找中國夏朝絲女們的真實形象#
#師村遺址,2021年2月入選《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
#師村遺址——填補仰韶空白 演繹嫘祖傳說#
支持原創,請按關注!
{上圖為夏縣師村遺址出土的紅色石雕蠶蛹}
一:6000年前居住在山西省夏縣養蠶織造絲綢的女性群體,祖籍地在雲南省的昆明市,由浙江省甯波鄞縣和紹興山陰的河姆渡遺址遷徙而來,女人們号稱“摯仲氏”,女性首領的名字叫做“任”。
{上圖為夏縣西陰遺址}
距今6000年前後的西陰村遺址,位于山西省夏縣尉郭鄉西陰村西北部的一個高地。當年,在這裡養蠶織造絲綢的人們,是一群女性。西陰遺址地名的“陰”字,詞義是指女人。在中國古代,男人為陽,女人為陰。
“陰”字,是指地名,即距今7000年前後河姆渡文化時期的浙江紹興會稽山,古地名為山陰。在夏縣西陰村養蠶織造絲綢布匹的女人們,有一部分是來自浙江紹興的女人移民。
{上圖為夏縣師村遺址出土的石雕蠶蛹}
夏縣師村遺址出土6千年前的石雕蠶蛹,古代中國南方人稱之為“娘,仔”,詞義是指媽媽和奶奶的孩子。養蠶的老奶奶,稱呼為“娘娘”,養蠶織布的媽媽,稱呼為“娘”。
{上圖為雲南省江城縣的阿卡族婦女}
于距今6000年前,居住在山西省夏縣養蠶織造絲綢布匹的婦女們,夏天裡都不穿衣裳,赤裸身體。
江城縣,是雲南省普洱市下轄縣,也是唯一與老撾、越南兩個國家交界的縣。這裡四季如夏,氣候酷熱,女人們有裸露身體的習俗。6000年前山西省夏縣的“夏”字,是指在這裡養蠶織布的女性,其距今1萬年前的祖籍地在中國雲南普洱和南亞四季如夏的熱帶地區。夏縣地名的“夏”字,是指中國雲南省的熱帶地區,一年隻有一個季節,是“夏季”。
{上圖1為昆明滇池}
于距今1萬-8000年前,由居住在雲南省昆明市的南方女性,首先開始人工馴化野蠶。蠶,是鱗翅目的完全變态昆蟲。蠶絲,學名為“真絲”。昆明湖的“昆”字,是家蠶最原始的名字“昆蟲”。昆明湖當年的名稱為“真”池,詞義為絲綢浣紗的真絲{絲綢}池。于距今7000年前,在昆明湖流域養蠶的女人們,遷徙來到浙江省甯波市鄞縣地區居住,河姆渡文化時期成熟的絲綢織造産業開始誕生。
{上圖1為甯波鄞縣。圖2為家蠶}
【爾雅·釋蟲】蠶:螼蚓。
7千-6千年前的家蠶,名字叫做“螼蚓”,字根為“堇,引”,詞義是指家蠶是由浙江甯波市“堇子山”引入到山西省夏縣來的。家蠶名稱的誕生地,在甯波鄞縣。蠶蛹的“蛹”字,源于甯波市甬江的水名“甬”字。
浙江河姆渡的女人們,将具有蠶卵的樹葉,貼在胸前,由浙江甯波鄞縣遷徙來到山西省夏縣居住,女人們依靠自身的體溫,孵化在樹葉上的蠶卵,得到幼蟲,開始采摘桑葉養蠶。{河姆渡遺址考古出土了木制的紡機和打緯刀織布工具,本文就不再重複展示了。}
{上圖為夏縣師村遺址的地理位置}
(仲:會意兼形聲。中亦聲。甲骨文、金文作“中”。本義:排行第二)
6千年前在夏縣師村遺址養蠶織造絲綢的女性群體,氏族名稱為“摯仲氏”。遺址旁邊中條山的“中”字,是指摯仲氏。
《詩經,大明》:摯仲氏任,自彼殷商,來嫁于周,曰嫔于京。
{上圖為絲綢的絲線}
桑柳抽條,蠶月條疊。——《爾雅》
中條山的“條”字,是指當年缫絲的絲線,為條狀。養蠶的桑葉和柳樹葉,也指“條”字。
《說文解字》蠶:任絲蟲也。
夏縣師村遺址生産的蠶絲線,當年的學名叫做“任”。
【詩經】:仲氏任隻{織}。
《詩經》記載商代末期的女性人物“大任”,是周文王的母親,周文王的“周”字,詞義衍生為絲綢的“綢”字。
二:6000年前山西省夏縣地區主要生産“赤紅色”的絲綢商品,中國至于西亞的彩陶之路,即為絲綢之路的開端。
{1}夏縣的紅色絲綢。
{上圖為夏縣師村遺址出土的紅色石雕蠶蛹}
《說文》紅蠶:蠶足於葉,三俯三起,二十七日而蠶已老,則紅,故謂之紅蠶。
夏縣師村遺址出土的紅色石雕蠶蛹,證實了6000年前在夏縣生産的絲綢商品,主要的産品是利用氧化鐵礦石燃料印染而成的赤紅色絲綢。
{上圖為希臘邁錫尼時期的女子壁畫}
距今3600年前希臘邁錫尼壁畫上女子上身所穿赤紅色的染色絲綢衣裳,即由中國山西省夏縣周邊地區所生産。
{上圖為山西省绛縣朋國墓葬}
至于西周早期,山西省運城地區還在生産赤紅色的絲綢。山西省绛縣3000年前“朋國”墓葬出土的“荒帷”絲綢制品,依舊為赤紅色。
{2}中國至于西亞地區的彩陶之路。
{上圖為夏縣師村遺址出土的彩陶}
夏縣6000年前的紅色彩陶盆,是女人們缫絲用的工具。陶盆上的圖案,是正在室外晾幹的方塊印染絲綢布匹。
{上圖為中國至于西亞地區的彩陶傳播路線}
距今5500-5000年,中國陝甘地區彩陶西擴至青海和河西走廊東部,同時中亞南部彩陶可能東向影響到甘青地區,是為中國至于西亞彩陶之路的一個階段。
從西方彩陶上描繪的文字可以看出,中國至于中亞西亞的彩陶之路,即是絲綢之路的開端。
{上圖為伊朗阿克瑟斯文明時期的陶器,距今4300年}
巴克特裡亞·馬爾吉亞納文明區(英語:Bactria–Margiana Archaeological Complex),又稱阿克瑟斯文明(英語:Oxus civilization),是現代考古學對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700年一個中亞青銅時代文明的命名。
【廣韻】胡雅切【集韻】【韻會】【正韻】亥雅切,夏:音“丅{下}”。
伊朗阿克瑟斯陶片上的文字“T”字,在中國甲骨文裡讀作“丅{xià}”字,詞義為夏朝人和夏縣地名的“夏”字。古代的中國夏朝人,有書寫同音字的文化習俗。
{上圖1為希臘迪米尼文化的彩陶,距今7000年.圖2為中國人晾曬的染色布條和彩陶圖案對比}
在7000年前希臘迪米尼文化時期的彩陶上,就能發現産自中國的絲線和布條圖案紋飾。
希臘陶片上圓形的文字,讀作“回”字,是浙江餘姚的河姆渡人的文化标記,途經中國甯夏中衛市大麥地的岩畫區,傳播至于古希臘地區。
{上圖1為希臘彩陶文字。圖2為甯夏中衛市大麥地岩畫文字,距今1萬年。}
通過對比可以得知,中國甯夏距今1萬年前的圓形文字“回”字,是古希臘“回”字的母體文字。考古學和古文字學證實,中國至于希臘地中海沿岸的絲綢之路,遠在距今7000年前就已經開始了!
三:夏縣師村遺址當年駐紮有一個師的軍事編織,中國一個師的武裝士兵,負責往西亞和地中海押運絲綢出口商品。
{上圖為夏縣師村遺址位置示意圖}
師村遺址的旁邊,地名為運城市。“運”字,詞義是指中國人往西方的伊拉克和地中海地區運輸運送絲綢。當年,負責由夏縣往西方運輸絲綢商品的武力押運者,有一個師的兵力。
《周禮·地官·小司徒》: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
師村遺址的“師”字,始見于商代甲骨文。“師”為古代軍隊的一種編制單位,由此引申指軍隊,共計二千五百名武裝士兵。師村遺址,當年駐紮有一個師的兵力,負責武力押運絲綢商品,去往伊拉克,地中海,埃及銷售。
{上圖為伊拉克蘇美爾人的軍旗,距今5000年}
伊拉克蘇美爾人的戰車上,備有青銅器長矛和盾牌等兵器。
5000年前伊拉克蘇美爾人的軍旗圖,再現了中國一個師的武裝士兵,在伊拉克境内用戰車押運絲綢商品的真實曆史。如果沒有武裝保護,絲綢都被别人搶走了,就白搞了,也就沒有持續的絲綢之路了!中國人往西方絲綢商業貿易的基礎和持續,來自于武裝力量的警備。
四:居住在夏縣師村遺址,6000年前養蠶缫絲織造絲綢的夏朝絲女們,長什麼樣呢?從遺址出土的古人類遺骸來看,我們無從得知。
{上圖為夏縣師村遺址東莊類型墓葬出土的古人類遺骸,截圖于《中國文物報》}
夏縣師村遺址M10号墓葬,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墓,發現5具人骨,擺放規整,應為二次葬,最西部人骨相對較大,頭向270°;其餘四具人骨相對較小,呈東西向一字排列于墓坑中東部,頭向均為90°。墓中未發現随葬品。墓葬長2.2、寬0.5~1米、深0.3米。
6000年前,居住在夏縣地區養蠶缫絲織造絲綢的夏朝絲女們,面容長什麼樣呢?她們的屍骨已經腐爛,容貌無法展現。她們當年的文化,思想,信仰是怎樣的呢?考古現場提供的單一線索,讓我們對夏朝絲女的全貌,無從所知!
下面,我們就嘗試前往5000年之前的古埃及吧!希望在遙遠的異域,能夠發現6000年前夏縣師村遺址蠶蛹文物所蘊含的曆史奧秘。
五:在古埃及文明的壁畫和木乃伊墓葬裡,尋找來自中國夏朝夏縣6000年前“絲女”們的曆史形象。
{1}古埃及文字絲綢的“絲”字。
{上圖1為古埃及文字”絲“字,距今5200年,作者自拍于德國柏林古埃及博物館。圖2為中國絲綢的絲線和古埃及文字”絲“字對比。}
在距今5200年前古埃及的石刻壁畫裡,有很多中文字絲綢的”絲”字,字形是對中國絲綢絲線麻花狀外形的寫實。以此證實了,來自中國的絲綢是古代埃及最奢侈和昂貴的商品。
{上圖為考古學家在古埃及木乃伊裡發現絲綢的照片}
英國《自然》雜志在1993年發表文章《古埃及絲綢的使用》,披露在埃及底比斯一個墓地裡,考古專家從古埃及3000年左右的一位女性木乃伊頭發上,發現了一塊布的殘片,經過技術鑒定确認是絲綢。
古埃及發現的”絲“字和中國絲綢文物,證實了古埃及文明的核心,屬于中國的絲綢文明。
{2}古埃及女人們的“蠶蛹羽人”木乃伊墓葬和蠶蛹化蝶的”輪回“信仰。
{上圖1為夏縣師村遺址出土的蠶蛹。圖2為蠶蛹演化為蛾子的照片}
蠶,吐絲結繭後經過4天左右,就會變成蠶蛹。蠶蛹的體形像一個紡錘,分頭、胸、腹三個體段。頭部很小,長有複眼和觸角;胸部長有胸足和翅;鼓鼓的腹部長有9個體節。顔色是咖啡色的。經過大約12到15天,當蛹體又開始變軟,蛹皮有點起皺并呈土褐蠶繭色時,它就将變成蛾了。
{上圖為2017年12月10日,位于尼羅河西岸盧克索城附近的兩處墓穴考古挖掘出的古埃及女性木乃伊}上圖古埃及女性的木乃伊墓葬,是屬于模仿“蠶蛹”演變為“蠶蛾子羽化”的喪葬模式,體現出來自中國夏朝時期的絲綢文明。
{上圖1為古埃及女性木乃伊。圖2為蠶繭}
古埃及人認為,一個人死了,是處于“蠶眠”的狀态,屬于在短暫的“假死”期。
這位古埃及女性的木乃伊,中國成語叫做:“作繭自縛”。
古埃及女性的屍體表面,用布條一層一層密不透風地包裹起來。使她的屍體,就像藏在一個封閉蠶繭之内的蠶蛹。她的棺椁,也做成了橢圓形蠶繭外殼的樣子。她生前的信仰認為認為,自己在下葬15天之後,身體就會像蠶蛹一樣,自動演化成具有翅膀的蠶蛾子{飛蛾},她的靈魂飛出墳墓,從此獲得新生。
{上圖為古埃及女性棺椁上刻畫的羽翼}
該古埃及女性墓葬木制的棺椁表面,刻畫有羽翼翅膀,證實了她的死亡哲學是“羽化”。
羽化(生物學詞彙),昆蟲發育變态成蟲的最後過程。昆蟲從卵孵出幼蟲的過程稱作孵化,幼蟲成熟變蛹的過程稱作化蛹,由蛹變成蟲的過程稱作羽化。在完全變态昆蟲中,卵、幼蟲、蛹和成蟲的形态完全不同,羽化為成蟲後,形态就此固定,再也不會成長或變化。不完全變态昆蟲沒有蛹期,往往由若蟲經過蛻皮變為成蟲,這個過程也稱作羽化。
{上圖為古埃及羽人女性壁畫}
在古埃及壁畫裡,腋下長有羽翼翅膀的女性,叫做“羽人”。
古代的中國人,同樣認為人死之後,也會羽化升仙,獲得重生。
{上圖1為2017年12月10日,位于尼羅河西岸盧克索城附近的兩處墓穴被挖掘出古埃及墓葬的壁畫.圖2為蠶蛾子和壁畫對比。}上圖古埃及3500年前後的墓葬壁畫,描繪的是一個由蠶蛹演化成雄性的蠶蛾子人頭像。他的頭部,為一個男人的面部。他的身體和蠶蛾子的身體一樣呈橢圓形。他沒有人類雙臂,但是長有一雙蠶蛾子的羽翼翅膀。
{上圖為蠶蛾子破繭而出的照片}
3500年前的古埃及男人們認為,死亡的束縛,就像蠶繭蠶絲封閉的外殼{棺椁},沉睡假死的蠶蛹在蠶繭裡逐漸演化為靈動的蛾子,會破繭而出,獲得新的生命。
原生于中國的蠶蟲,在一生和萬世裡的過程演變,構成了古代埃及人生死的哲學思想體系:“輪回”。
{上圖1為蠶卵}
蠶卵:蠶以卵繁殖,蠶卵看上去很像粒細芝麻。
{上圖為中國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蠶蟲雕刻文物,距今5000年}
蠶卵在孵化9天之後,瘋狂的進食桑葉,體長可達6~7cm,體重可達蟻蠶重量的1萬倍左右。 中國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玉雕蠶,是對熟蠶蟲的寫實。
{上圖1為蠶吐絲作繭,圖2為夏縣師村遺址出土的蠶蛹,距今6000年}
熟蠶蟲,會逐漸停止進食,開始吐絲作繭。熟蠶蟲演變為蠶蛹,在蠶繭裡沉睡,呈現出“假死”的蠶眠狀态。12-15天之後,蠶蛹會演化為蠶蛾子,破繭而出。
蠶蛾産下的卵→孵蠶稱為熟蟲→變蛹→化蛾,又将完成新一代的循環,這就是蠶的生活史。
蠶的一生,蠶蟲的萬世循環,構成了僑居在古埃及中國絲綢商人華僑們們的生命哲學體系:輪回。
六:中國夏縣師村遺址的甕棺葬,體現出夏朝女人們對孩子“輪回”生命的渴望。
{上圖為夏縣師村遺址出土的甕棺葬}
師村遺址旁邊的河流,名叫“姚水渠”。
夏縣師村遺址6000年的甕棺葬習俗,最早源于浙江餘姚7000年前的河姆渡遺址,是女人們埋葬夭折嬰兒的墓葬。在甕棺陶罐子的頂端,留有一個圓形的氣孔。夏縣養蠶織造絲綢的女性們,希望自己早死夭折的嬰兒,是一個處于假死睡眠狀态的蠶寶寶。有朝一日,死去的嬰兒也會像蠶蛹一樣演變成蠶蛾子“安琪兒”,獲得重生。甕棺頂端留有的氣孔,是供嬰兒靈魂進出的通道。
“生命輪回的人類哲學思想”,源于7000年前的浙江。
{上圖為筆者自拍于德國柏林古埃及博物館,留有氣孔的石頭棺材}
古埃及開羅和現代的新加坡一樣,以華人社會為主,屬于多人種雜住的移民城市。
古埃及的開羅地區,當年居住有印度人,赤道地區的南亞人,東北亞人,中東人,高加索白種人,非洲本地的土著黑人。
筆者在德國柏林古埃及博物館裡發現,古埃及的石棺材,大多數都留有氣孔,供亡者的靈魂自由出入。極少數的石頭棺材,則沒有氣孔。
有氣孔的石棺,是屬于古埃及華人們的墓葬,體現出生命“輪回”的願望。
沒有氣孔的石棺,則是屬于古埃及其它人種的墓葬,沒有華夏文明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