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千裡馬原創-耄耋-陳果】
這幾天對複旦大學思政講師陳果因為讀錯了“耄耋”二字被網絡炒的沸沸揚揚的。
其實,讀錯字的現象真的非常普遍。不允許讀錯字最嚴格的中央電視台,也是屢屢頻發,防不勝防,何況我們我們日常生活中。
思政課堂,主要的任務是把三觀問題講好。
教師需要講好普通話,但是沒有嚴格要求不準讀錯字。
徐悲鴻大師的《耄耋圖》。為什麼教師有一定的讀錯字免責?這裡的原因,大體上是因為,教師來自祖國四面八方,南腔北調仍然存在,不同的課程,對語言的要求不一樣。比如語言,相對就不允許讀錯。
比如,南方人讀“春”就是“蔥”,湖南人讀“飛”就是“灰”等等,我就不一一舉例了。
我們看看我們生活工作的周圍,發音不一樣的詞是不是很多?
但是,這不影響我們正常的交流。
漢字容易讀錯音,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字認半邊,往往是會讀錯的。
比如,戰國時代法家人物李悝(kui)如果我們認半邊,就讀成李裡了!再比如說“小浣熊”,如果認半邊字,那就成“小完熊”了!
老祖先給我們造的字就是一個局,這就是說,不是所有的字,都可以讀半邊就讀對了。
所以,不熟悉的字,往往我們會冒險去讀,結果就是,一不小心,居然能讀對,但是,一不小心讀錯了呢?
陳果就是一不小心,讀半邊字給讀錯了!
當然,耄耋這個詞,有人說是一個生僻詞,有人說,不是生僻詞。
實事求是的說,耄耋一詞,真不是生僻詞。
徐悲鴻大師的《耄耋圖》。我們大家都知道,給老人祝壽不是什麼冷門事吧?
那麼,給老人祝壽是很容易用到這個詞的。
比如說,給老人畫畫祝壽寫壽字祝壽,往往容易用到這個詞。
我們畫畫的朋友基本都知道,給老人畫祝壽的畫,最常見的基本三種。一種是壽桃,一種是仙鶴,還有一種就是“貓蝶圖”。
齊白石大師的《耄耋圖》。為什麼畫貓蝶?就是畫家利用漢字諧音寓意“耄耋之年”的意思。
而且,形容老人,就有耄耋之年這個詞,憑什麼說“耄耋”是一個生僻詞呢?
比如,大家炒的紅紅火火的楊振甯與翁帆,形容楊振甯的年齡,經常用“耄耋之年”。
什麼叫生僻詞?就是極少用到的一些詞,大家各行各業都沒有人用的古代詞彙。例如“垤”這個字,就很少用,如果一不小心,也會讀成“至”的,其實讀“蝶”。
如果生活中,還在用就不屬于冷僻詞。
那麼,陳果老師讀錯這個常用詞,有可以原諒的地方嗎?
當然沒有!漢字的讀音必須按照字典規定的讀音去讀。否則,你喜歡這樣讀,他喜歡那樣讀,豈不是沒有漢字的标準了?
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之一,就是統一的文字,幾千年來,我們共同維護和支持這個傳統,道理很簡單。中國東西南北,語音差異比較多,如果沒有統一的共同讀音,就會影響我們的互相交流。
徐悲鴻大師的《耄耋圖》。那麼,為什麼網絡對陳果老師讀錯“耄耋”一詞窮追不舍,議論紛紛呢?
我看兩個問題。
一個問題是對高校治學不夠嚴謹的不滿。
這種不滿包括的方面太多了,恕我不一一列舉了。而種種不滿,在陳果讀錯一個詞的把柄上,找到了發洩點,所以,讓陳果背上了大學問題的黑鍋。
第二個方面是,野蠻的媒體消費需要愛。
如果不炒作這樣的問題,媒體就沒有什麼熱鬧了。
所以,媒體喜歡炒作這樣問題。
其實,歸根到底,還是我們的文明友好的氣氛非常缺失。
本來就這麼一點事。不是媒體不能談,但是,無限上綱上線,好像陳果的學問一文不值似的。
這就屬于大衆的野蠻、粗暴和愚昧了。
最近,我的一篇文章下面有一個評論,寫了這樣一段話:我們村八九歲的老人,有幾個孩子呢,都沒有人管他。
這句話裡明顯是一個字沒有打上。但是,也引來不少網友的嘲笑。
但是,也有很多網友,知道是打字錯了。他要表達是思想是清楚的。還是正常與他交流了。
這說明,我們對一些小小失誤,完全沒有必要糾纏,浪費時間。
陳果讀錯,也就是一個小小的低級錯誤而已。
如果大家能夠理解她要表達對是“耄耋老人”是意思,不就行了嗎?
難道因為湖南人把“飛了”說成“灰達”就覺得人家是傻子,自己聰明的不得了了?
我想,議論和批評這不是我們的錯,也不應該禁止,但是,我們寬容一些,友好一些,這種社會才會更好一些。
總是拿一些非常低級的錯誤取樂,這才是最低級的聰明!也是對社會時間的浪費。
我們喋喋不休的議論,不過就是很多人都了解的一個詞“耄耋”,你覺得真的有意義嗎?
至于陳果老師演講的内容,有人說她将會是第二個于丹式的“心靈雞湯”大師,我覺得,這才是真正有一些必要議論的。
我們有必要喝“心靈雞湯”麻醉自己嗎?怎樣才能讓心靈喝上真正的“雞湯”而不是“雞精”,我們關心一下吧,不要在低級的錯誤上糾纏不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