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樹媽媽
原創文章,其他公号轉載請後台輸入“授權”
前幾天,看到這樣一則新聞:
今年高考出分後,登上熱搜的,不是「高考狀元」,也不是「狀元家教」,而是學霸筆記。
一家二手平台的數據顯示:高考後,學霸筆記的搜索量暴漲了 80%。
像衡水中學、鎮海中學、杭州二中這些知名高中的學生筆記,成了非常火爆的商品,并且價格不菲,甚至高過一般的輔導資料。
其實「學霸經濟」早就有過。
2016 年高考後,紹興第一中學創新班的同學,搜集了 500 本學霸筆記,以每本 100 塊錢的價格,在廣場上擺攤售賣,結果不到一小時,就全部賣光了。
網上對買賣筆記的事情,也是評論不一。
有人認為,好的筆記可以幫助孩子積累經驗,省時間。也有人說别人的筆記,最多起一個榜樣作用,對學習并沒有實質性的幫助。
關于這個話題,我倒是想起去年熱傳的高考狀元唐楚玥的筆記。
唐楚玥以 725 分的總分獲得了湖北省高考狀元,語文科目獲得了 146 分的高分,這個分數,放眼全國也是鳳毛麟角。
唐楚玥介紹自己學習方法的時候,就提到自己特别喜歡做筆記,而且很擅長做筆記。
她的筆記又詳細又全面,比如在古文方面,她會把常考的字詞整理在一塊,詳細标注其含義。
現代文方面,她會把不同的寫作手法、寫作技巧系統整理,便于複習。
就連作文也會專門整理筆記,平時看到的優美段落,比較經典的典故,作文中能夠使用到的名人名言等都會被整理在一塊。
如果孩子能有唐楚玥等學霸們的筆記做參考,對學習肯定是會有不少幫助的。
但每個人接受知識的方式、快慢不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筆記,做為輔助學習的工具,是孩子學習中繞不過的一環。買筆記的效果遠遠不如教會孩子自己做筆記。
筆記的作用,不可小觑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發現:記憶分為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
學習,要不斷間隔重複,才實現長久的記憶。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顯示:前一天記住的信息,第二天隻能留存三分之一,第三天會在這個基礎上繼續遺忘……而遺忘的節奏是先快後慢。
孩子們如果學會記筆記,并經常回顧,就能記住學過的大部分知識。
而經常回顧的前提是,整理好易于理解記憶的知識。
筆記,就起着整合、歸納、内化知識的重要作用,是孩子鞏固知識的前提。
除了唐楚玥的筆記,大家也可以看一下2016 年畢業于衡水中學的袁嘉玮筆記,他高考總分 706 分,地理筆記是這樣的——
世界氣候分布圖:手繪清晰,連比例都相差無幾。
課堂筆記:圖文結合,重難點突出。
改錯筆記:對錯清晰,加上簡明易懂的圖示,一看就懂。
網友@檸檬味的摩爾少年 的化學筆記:
萌萌的形象和類比,讓不愛化學的人,都忍不住多看一會兒。
軍校學霸高陽的筆記:
他把人體骨骼畫成 3D 立體的,不用死記硬背就能看懂學會。
這些學霸筆記,不但書寫工整有序,還把知識都視覺化、系統化,變成了更适合理解記憶的方式。
好筆記,就像農民伯伯種地的工具,能把複雜的知識打薄,也能把散亂的知識點歸納有序,讓人一看,就對學習充滿欲望。
但,我始終覺得,筆記,不能實行「拿來主義」。
學霸筆記裡,值得學習的東西确實很多,讓孩子學會自己記筆記,比觀摩、參考别人的筆記,要實用有意義的多。
記筆記,最忌流于形式
作為學習工具,筆記有兩個重要的底層邏輯:
一是輔助孩子學會學習,二是讓知識最大化的留存在記憶裡。
日本曾有過 40 位考上東京大學的學霸現身說法,他們分享了 3 種最無效的筆記方法:
▎拒絕機械照搬
學霸們覺得,好的學習方法,一定自帶效率,而沒有效率的學習,一律是自我滿足。
所以用重複抄寫的方式記筆記,雖然短時間也有記憶效果,但這種方式不過腦,效率低下,不推薦。
▎過多使用彩筆區分知識點
學霸們認為:人腦能接受的信息有限,顔色過多的勾畫,會分散人的注意力。
多一些斑斓的顔色信息,就會少記很多有用的信息,所以,看似色彩斑斓的筆記,效果也不好。
▎筆記記完不用,成為「死筆記」
好的筆記,一定是「活的」,它能像老師一樣,提醒孩子們學什麼,達到什麼效果,重點又是什麼。
那些「死筆記」,要麼是記得不到位,要麼是看不懂,大多沒有二次使用的價值,對學習也就沒有太多輔助作用。
所以學霸們記筆記,既講方法,又講技巧。
好筆記,長什麼樣?
腦科學家研究證明,深度學習包含三個層次:知道知識點,關聯知識點,行動和改變。
好筆記,其實,就是圍繞這些原則,重新布局知識,讓孩子學會高效學習。
▎好筆記,留出思考空間
作家太田文曾研究過 200 個東京大學的優等生,他們的筆記裡,竟然都驚人一緻的遵守了這條原則。
學霸們的筆記,常常是分頁的。左頁記錄學習内容,右頁記錄反思和總結。
這種方式,既兼顧了「知道知識」,又不忘動腦消化,内化知識。
比較著名的「康奈爾筆記法」和「三條線筆記法」也都遵守了這個原則,他們一面是記錄知識,一面是使用知識。
光是知道,知識很難長久地留在孩子記憶力。
隻有不斷反複運用,知識才能形成固有認知,真正變成孩子的。
▎好筆記,有技巧
一位從教多年的高中教師就說:每個考取名校的孩子,都有一雙「透視眼」。
他們最強的能力,不是智商高,也不是記憶力好,而是能透過現象看見本質。
孩子用筆記把課堂上零碎的信息,有序地整理知識,其實是二次架構了知識信息。
我之前給女兒買過一套關于筆記的書,裡面學霸經常會用到思維導圖整理筆記,把框架搭好。
比如課文中,史鐵生的文章《秋天的懷念》,全文洋洋灑灑近千字,但是學霸整理出來,百字的思維導圖足夠。
每個孩子整理知識的方式都不一樣。
但有幾點,一定要孩子記下來:
記重點,記疑點,記方法,記總結,記老師強調的内容。
日常,也可以多教孩子一下筆記形式,比如:使用圖形、表格、思維導圖等。
記筆記的技巧和原則,孩子都掌握了,才會慢慢靈活使用。
▎好筆記,不孤立
《刻意練習》一書的作者安德烈·埃裡克森博士,對學習很有見解。他反複強調:
一味重複已經掌握的事情是沒有意義的,好的學習,是處在「拉伸區」的。
這個「拉伸區」,其實就是最觸動孩子的那部分知識。
好的筆記裡,孩子們都提煉了最能觸發記憶的關鍵點,既有助于觸發記憶,更有助對知識的二次吸收。
比如《過零丁洋》這首詩,很多孩子是單獨背下來。但是學霸記筆記的時候,會把每個詞弄懂。
“辛苦遭逢起一經”裡面“一經”是什麼意思,原來是跟宋代科舉制度有關,孩子通過這首詩,順便就知道了五經。同時把易錯字、不理解的知識點也都做了标注。
既能讓孩子理清脈絡,又能根據「觸發點」,迅速拎出相關的知識。
這樣的筆記,功能性非常突出,學些也變得簡單又高效。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筆記,隻是輔助學習、理解的重要方式。
孩子還要有重複間隔的學習,才能真正消化這些知識,讓筆記達到查漏補缺,高效學習的目的。
英國作家王爾德有一句話說:起先是我們形成習慣,後來是習慣造就我們。
孩子的學習,說到底,是一種能深度沉浸的能力和習慣。
這種能力的獲得,習慣的養成,不能僅僅依靠熱情,它更像是一項技術,需要靠方法論獲得。
孩子小時候,正确記筆記的方法一定要早點學到。
提升成績,長大後說不定還能靠筆記創造「學霸經濟」,真是一舉多得。
樹媽說:
筆記是孩子規劃、整理學習的直接反映。好的筆記能縮短複習時間,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學習效率。選擇合适的資料很重要,不過需要教會孩子科學的記筆記方法也同樣重要。希望今天的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