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圖文
/
父親與樹林和鳥課文講解
父親與樹林和鳥課文講解
更新时间:2025-04-05 06:47:57

22 父親、樹林和鳥 說課堂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父親、樹林和鳥》。本節課将在多媒體教室完成教學活動,授課時間為40分鐘。下面我将從以下四個方面對本課加以說明。

一、說教學内容

1.教材分析

《父親、樹林和鳥》是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一課,也是本單元的重點課文。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和歌唱的鳥,但課文沒有直接寫父親是怎樣保護鳥或是為鳥的生活環境提供什麼方便,而是通過描寫父親對樹林裡的鳥的認真觀察過程以及父親和“我”的對話,讓我們了解到父親通過看樹林裡的動靜、聞樹林裡的氣味就知道林中有鳥,還知道鳥兒什麼時候愛唱歌,什麼時候最容易受到傷害,感受到人與鳥是那麼親密無間,領略人與自然的和諧與融洽。

2. 教學目标

經過對《小學語文課程标準》及文本的解讀,并認真地對三年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具體的分析,我确立了“三維一體”的教學目标:

1.知識與能力:正确理解本課詞語,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

2.過程與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父親愛鳥的情感;

3.情感态度與價值觀:學生通過感受“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和歌唱的鳥”的具體體現,激發學生愛鳥護鳥以及保護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 教學重難點

根據語文課程标準對中年級學生閱讀與習作的要求和本課教學情感的滲透,注重學生情感的體驗,并結合三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特點,我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設置如下: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和歌唱的鳥”的具體體現。

難點:通過語言、動作和神态的描寫體會父親的愛鳥情感,激發學生愛護動物、保護大自然。

二、說教學方法

(一)教法分析

首先,我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在探索新知的過程中重點運用朗讀指導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思考和解讀,激勵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去,并感受人鳥親如一家的美好情境。

(二)學法分析

學習方法是學生學習活動規律的理性總結。根據《語文新課程标準》的要求,為了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分組讨論法、自主探究法、情境表演法,通過學法指導,讓學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觀察、思考、學習。

三、說教學過程

在分析了學情,确定了教學目标、重難點及教法、學法後,我設計了第二課時的教學環節,并努力追尋語文教學的“詩意”: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約4分鐘)

1.興趣是學生學習的一把金鑰匙,有了學習的興趣,學生才會主動地走進求知的殿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創設了一個情境:讓學生配樂讀詩,欣賞《畫》景 (配樂《班瑞拉-大自然情詩》)。這首詩學生在一年級的時候就已經學過,順便可以引導學生複習以前學過的知識。這首詩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之作,簡單而又耐人尋味,詩中有山有水,有花有鳥,構建了一幅“人來鳥不驚”的圖畫。我将從彼“人來鳥不驚”之畫引到此“人鳥合一”的畫面,起到以舊知帶新知的作用。

(二)回顧課文,整體把握(約6分鐘)

由于上節課已經和學生初步感受了這篇課文,于是我便開門見山地提出要求:請同學們回顧上節課所學知識,并用自己的話說說本課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這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符合語文課程标準對中年級提出的“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這一回顧,也讓學生重溫了上節課所學内容,牢固所學知識。

(三)細讀探究,體會情感(約20分鐘)

這是一篇感情真摯的課文,應讓學生充分地讀,體會父親對鳥的摯愛。新課程中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獨特體驗,在讀時讓學生自己體會文中的語氣。讀的形式靈活多樣,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地朗讀課文,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和朗讀熱情,用聲音觸摸文本,用心靈揣摩文本。

這一環節我重在引導學生品讀重點詞語和句子。

首先,抓住重點句“父親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霧蒙蒙的樹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聞了又聞。”我引導學生對重點詞“上上下下、望了又望、聞了又聞”這三個詞語進行品析,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經曆說說自己對這三個詞語的理解,從而道出這三個詞語說明了父親觀察的認真細緻。

接下來品讀“‘林子裡有不少鳥。’父親喃喃着。”和 ‘還有鳥味。’父親輕聲說,他生怕驚動了鳥。”,我主要采用指名讀、教師範讀、齊讀等朗讀指導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品讀,鼓勵學生讀出對父親的話的理解和感受。讓學生深入文本,與文本進行心靈的溝通,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升華。這樣的讀書過程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靈性和張揚學生的個性。

最後,在引導學生“我茫然地望着凝(níng)神靜氣像樹一般兀(wù)立的父親。” 這一句話的時候,根據學生喜歡表演、善于模仿的天性,我運用情境表演的方法讓學生分别扮演“茫然的我”和“凝神靜氣像樹一般兀立的父親”,迎合了孩子們喜歡表演、善于模仿的天性,于是他們會很主動地地投入到情境的表演中,在表演的過程中,他們不僅理解了“茫然、凝神靜氣、兀立”這三個詞的意思,同時還體會到了父親和“我”的情感,更主要的是通過這一個自由表演的過程,培養了學生的表演和創造能力。

新課标指出:“語文教學要重視熏陶作用”,在體會鳥的快活、歡歌的時候,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鳥兒歡叫的場景,融入樹林和鳥的世界,同時感受人于自然的和諧、融洽。

此外,在引導學生理解了本課的情感之後,我讓學生分角色朗讀父親和“我”的對話。這充分展現了教學中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更增進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四)課外延伸,明理導行(約10分鐘)

這一環節,我布置了兩個任務,第一是讀一讀,第二是寫一寫。

1.讀一讀:課文接近尾聲時,我讓學生帶着對鳥和對父親的喜愛再次朗讀課文。目的是讓學生從整體上再次感受以及把握課文的思想感情。

2.寫一寫:提高語文實踐能力是語文教學的至高境界,通過讀一讀、想一想、寫一寫,使學生的想象能力、寫作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我讓學生把自己的感受和想對課文中的父親、作者、樹林或者鳥兒說的話寫下來,然後一起來分享。并在輕松、愉快的配樂中結束這節課。(配樂《班瑞拉-大自然情詩》)

四、說闆書設計

最後,我來說說我的闆書設計。本課,我根據準确概括原則,采用了綱要式的闆書設計,以表現本課的内容要點和知識結構,設計内容如下圖:

父親、樹林和鳥

和諧

看 鳥 動

父親 聞 鳥 味 愛護動物

聽 鳥 歌 保護大自然

知 鳥 快活與危險

這個闆書起到的效果是:有利于學生對整篇課文的把握和理解,突破重難點,并促進情感的升華。

總之,我設計這節課的出發點是:力求體現“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讓學生主動地探究,體驗獲得知識的過程,在和諧的氛圍中體會父親愛鳥、護鳥的情感,最終升華到愛護動物,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内容,有不足之處,懇請老師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父親與樹林和鳥課文講解(父親樹林和鳥說課堂)1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大力水手中的幾位美女排名
大力水手中的幾位美女排名
戴着白色帽子,身穿水手服,嘴角上翹叼着煙鬥,永遠眯着一隻眼睛,這樣的畫面叫人記憶猶新。更為奇葩的是,面對身材高大的對手,身材顯然不夠一看的他,拿起一罐菠菜仰頭一口吞下,然後華麗轉身。肌肉發達的大力水手波派閃亮問世,于是敵人落荒而逃。那個時候...
2025-04-05
仲夏夜之夢的皮膚體驗卡在哪裡
仲夏夜之夢的皮膚體驗卡在哪裡
大家好,我是阿呆。這裡将會給你帶來王者榮耀最新的爆料内容。随着王者榮耀官方公布了8月份的皮膚優化最新進展之後,也迎來了很多玩家的吐槽,雖然這一次公布了青白蛇這兩款皮膚,但是還有一些皮膚官方是不是已經忘記了?比如貂蟬的仲夏夜之夢,難道這款皮膚...
2025-04-05
德龍9155mb和9155ye的區别
德龍9155mb和9155ye的區别
【絮叨】一直以來,我有個私認為不錯的技巧,就是如果想要簡單(注意不是全面)的去了解一個品牌的話,可以嘗試去體驗一把這個品牌的入門款和旗艦款,或許就能得到一個比較接近的答案。這樣确實不夠嚴謹,但在節約時間成本的前提下,也許可以作為一個參考。在...
2025-04-05
消融手術治療早期肺癌效果怎麼樣
消融手術治療早期肺癌效果怎麼樣
圖說:上海市胸科醫院“一針”射頻消融,為多原發性肺癌患者解疑難來源/采訪對象提供随着醫學影像技術的發展,早期肺癌的發現率不斷上升,外科手術是首選治療方案。但是那些肺上同時長出多個結節,或高齡、或心肺功能差,無法進行手術的患者,該如何是好?1...
2025-04-05
一分鐘可以做什麼事
一分鐘可以做什麼事
一分鐘可以做什麼事?今天要給你分享的書是《一分鐘說話》,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一分鐘可以做什麼事?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一分鐘可以做什麼事今天要給你分享的書是《一分鐘說話》。這本書的作者是雅虎學院内部大學的校長伊藤羊一,他從不...
2025-04-05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