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公衆号:小一時空
2019年3月22日 (農曆二月十六 星期五)是春社日。
春社日,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是一個漢族傳統節日。自宋代起,以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為社日。
-
按民間習俗,祭掃未滿三年的新墳要在春社日之前。所謂“新墳不過社”。
給新去世的人祭掃,一般不叫掃墓,叫"挂社"。
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春社日。
據史料記載:
中國古代的社日節一年兩次,分為"春社日"和"秋社日"。
春社祈谷,祈求社神賜福、五谷豐登。
秋社報神,在豐收之後,報告社神豐收喜訊,答謝社神。
"社",古指土地神,《白虎通義·社稷》記載:"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廣博不可一 一敬也,故封土立社。"
-
春社指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同樣秋社也是立秋後的第五個戊日。
我國很多地方如湖南湖北廣東等,有“新墳不過社”之說。
即給新墳(新亡三年内)祭掃要在春社前。
挂社時,先擺放好鮮花,貢品,潑酒水,燃香燭,燒紙錢,給去世的人鞠躬或磕頭,然後燃放鞭炮。
同時給新墳理理草,去除雜草泥土;和去世的親人說說話,以表達懷念之情。
衆所周知,一般祭祖多在清明節和七月半鬼節。
尤其清明掃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
-
那麼為何“新墳不過社”,即為什麼要在春社前,而不能到清明節與老墳一同祭祀?
一般民間有這樣的說法:
對于去世未久的人來說,他們剛到陰曹地府孤獨無依,勢單力薄。
陽世親人捎去的祭品總會被别的野鬼搶奪。
而社前是冥界的法定的接收日,在這段法定的時間給新亡的人所捎去的祭品,新亡人才能悉數收取。
社日之所以如此重要,如上所述,
在原始社會的農耕時代,人們對土地十分崇拜,每年都舉行祭祀土地神的活動。
而“社”就是土地之神。
社日即民間俗稱的“土地公公生日”。
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就是社日,祭祀活動則統稱為過社。
-
古代社日一年兩次。
春天舉行時叫“春社”,秋天舉行時叫“秋社”。
春社祈谷,祈求社神賜福、五谷豐登。
秋社報神,在豐收之後,報告社神豐收喜訊,答謝社神。
-
宋代以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為社日,并流傳至今。
如果家族中有未滿三年的新墳的,按傳統習俗,應該在春社日之前祭掃。
(小一時空。圖片和史料源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