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慶雲
電影《後來的我們》上映之後,在票房方面,可謂是一騎絕塵,目前已經取得12億元的成績,最終劍指20億也是非常有可能的。與之相對的,則是該片形成的話題讨論背後,網友紛紛指責《後來的我們》三觀不正。
該片過分渲染林見清與方小曉這兩個前任之間的感情,并且不惜用林見清現任老婆視頻查崗制造笑料。本來已經分手的二人卻獨處一室,甚至于聊到了過往的男女之事,若非林見清被同事發現,方林二人則差點要發生了夫妻道德所不能接受的事情。
影片對這種獨處一室、濫情前任等行為,并非秉持一種批評的态度,相反,劉若英指導的該片對這種行為表達了十分暧昧的肯定,認為兩人是因為有以往的刻骨銘心的愛情所造成的,值得同情與感慨。不少網友卻并不買賬,認為該片中最可憐的應該是林見清的現任妻子,簡直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替代品。
針對三觀不正的批評,劉若英在參加某電影論壇時公開表示,自己沒有把劇情做好,造成影迷無法深入融到劇情當中去,去感受男女主人公之間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反而要跳出來看他們愛情之外的東西,這是自己什麼都想到了之後竟然想不到的地方。面對影迷的批評,劉若英放言,建議看完了再批評,沒看就跟風,自己不能接受。如果網友看完了之後還覺得其三觀不正,自己也不知道應該說什麼了。
顯然,劉若英的回怼集中在了以下幾點。第一,看完再叨逼,沒看别跟風胡咧咧。第二,看完之後叨逼我電影三觀不正,是因為你沒有好好融入劇情,感受男女主人公的愛情。第三,你融入不了,也許是我拍攝的不好,沒讓你融進去。第四,我創作的時候,什麼都考慮的很全面了,根本不覺得三觀不正。
對于不少影迷來說,濫情前任是非常明顯的三觀不正問題,劉若英為何會覺得自己十分委屈呢?這裡邊其實藏着大夥受教育内容不同的原因。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這裡邊其實藏着非常值得思考的文化背景問題。
我們絕大多數影迷從小耳濡目染的,還是中國的傳統家庭教育理念。父母雙親要為家庭負責,成家立業也是為了以後為子女們負責。而中國文化中的代系傳承,也正式依靠這種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來承載。所以,家庭的穩定根基無論在道德層面,還是司法層面,都是不容動搖的。
在道德方面,我們會嚴厲譴責婚内出軌行為。所以,中國的文化生态中出現了潘金蓮、陳世美等人。而在司法層面,古代的司法審判既往不論,即使現代,若婚姻有一方因為出軌而造成過錯,在審理離婚當中,也處于非常不利的位置上。
中國傳統文化是重家庭而輕個人的。個人的情感感受,在婚後必須讓位給婚姻家庭,甚至于讓位給子女們。這種文化生态也造成我們文化傳承上的穩定性,當然,在一定程度上也缺乏開拓的精神。重家庭者,是很難大航海到世界未知領域的。
而劉若英所受的,則是近西化的教育。她在台北,從小所受的就是私立學校的西化音樂教育,中學畢業後又去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接受更為專業的西化教育。西方的文化生态中,則更重視個人,讓個人意志得到更明顯的表達,而讓家庭位置稍微錯後。
在西方的文學經典中,甚至于出現過《廊橋遺夢》這樣的作品。講的是什麼呢?是一個家庭主婦在家做飯的時候遭遇了一個來旅遊冒險的男人,女主人竟然背着丈夫與之發生了關系,并且産生了巨大的感情。這部小說是不少大學英語系的必讀書目,也是洞見西方文化生态的一把鑰匙。女主人公最終陷入了和旅行家是否私奔的抉擇當中。家庭意志在此時,讓位給了個人的情感意志。該書,對這種情感意志,是以一種善美的姿态進行贊譽的。
這其實跟劉若英的《後來的我們》是一緻的。這部電影,更像是中國版的《廊橋遺夢》。男主人公有家庭,但是卻遭遇了讓自己真正動心的女主人公,兩人要不要摒棄世俗終成眷屬呢?電影最終沒有讓兩人超凡脫俗,但電影中林見清背着妻子約會前女友,實際上已經超出了中國家庭道德的底線。
在西化教育模式中成長起來的劉若英,當然覺得自己委屈。我講的不是過兩個人的凄美的愛情,大夥為什麼非得看到凄美背後的三觀不正問題呢,再說,我怎麼不覺得三觀不正呢?劉若英并未進入中國的傳統道德觀念當中來,自然無法理解網友的批評。
其實,中西方文化生态中重個人還是重家庭的分析不少,确實是打開東西方文化差異的一把鑰匙。錢穆先生在其著作《中國曆史精神》中有非常細緻地講述,感興趣的讀者親人們可以查閱此書《中國曆史上的道德精神》一章,中西方的對比互文十分明确。礙于篇幅限制,本文不再深入展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