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萬裡長城?中新網北京7月22日電(記者 上官雲)萬裡長城,是中國古代出色的軍事防禦體系,也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它宛如一條巨龍,盤旋在大地上,氣勢恢宏,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中華文化萬裡長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中華文化萬裡長城
中新網北京7月22日電(記者 上官雲)萬裡長城,是中國古代出色的軍事防禦體系,也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它宛如一條巨龍,盤旋在大地上,氣勢恢宏。
長城如何修築?烽火系統怎樣傳遞信号?對此,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長城城牆的建築形式、結構類型、材料做法,随着時代演變有着較大差異。
而且,目前來看,“長城”一詞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青銅器和竹簡之上,它也曾有“方城”等其他名字。
長城,不隻是一道大牆
從時間上看,長城之稱始于長城産生的春秋戰國時期,也有過其他名字。比如《漢書 地理志》載:“葉,楚葉公邑,有長城,号方城。”
作為出色的軍事防禦體系,長城上有敵樓、角樓等一系列配套建築。董耀會說,敵樓多為方形,空心的敵樓有門有窗戶,可供瞭望,平常裡面就駐紮着三五個人。
當然,它也有完備的烽火傳遞系統。簡單來說,有敵情時,駐守在烽火台的士兵,以張挂标識、點燃煙火或鳴炮等方法,按照事先約定好的規則,将軍情依次傳遞出去。
“不同時期,信号的傳遞方式并不一緻。”董耀會說,這些信号都是事先約定好的,主要傳遞的内容是有多少敵人、距離多遠等等。
他在新書《傳奇中國:長城》中提到,明成化二年(1466年)時規定,敵兵百人左右舉放一煙一炮,五百人二煙二炮,千人以上三煙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煙四炮,萬人以上五煙五炮。
“長城是一種很長的牆體,又具有縱深的防禦體系,包括這道牆、牆上的關口以及城堡、烽燧、驿站等。”董耀會解釋,在這樣的體系之下,大批将士、家屬在此生活,逐漸形成了一個“邊疆社會”。
這些傳說“不靠譜”
很多時候,長城給人們的第一印象,可能是其巨大的體量,無論是用土夯築,還是用磚、石砌築,其工程量都非常驚人。
在施工技術較為落後的年代,長城所用各種建築材料的運輸、采伐、燒制以及勞動組織等等,都需要花費巨大的勞動才能完成。
關于長城的建造有着許多神乎其神的傳說,比如壘砌長城的砂漿中含有動物血,長城牆體之所以堅固,是因為在壘砌長城的白灰、沙子中添加糯米漿等等。
但董耀會認為,這些傳說都不是真實的。《傳奇中國:長城》中提到,長城建築總體來說并不是多麼精緻的工程,即便是用白灰,很多的地方都隻是勾牆縫使用,裡邊還是使用泥土。
“那個時候,人都不怎麼能吃得上糯米,哪來如此之多的糯米漿砌牆?”董耀會表示,類似長城使用糯米漿砌牆的說法都是很晚才流傳出來的,沒有任何依據。
它有哪些修築方法?
此前,#甘肅發現兩千年前漢代木制長城#曾登上熱搜。據董耀會介紹,長城城牆的建築形式、結構類型、材料做法,随着時代演變有着較大差異。
對長城而言,建造規模如此巨大的工程,很多時候都是就地取材。他說,比如條石砌成的城牆,裡面可能全是碎石,不然會成本太高。明以前的長城沒有用磚的,明代磚砌長城所占比例也非常少。
比如,明長城的城牆,有夯土牆、毛石牆、磚牆和條石牆等多種形式。西北的漢長城,一些地方沒有黏土,隻能用沙礫土再夾以紅柳或蘆葦的枝條,一層一層地築起來。
“沙土沒有黏性,就先鋪上一層很薄的蘆葦或紅柳,起到隔擋的作用;然後倒上水,讓沙土往下沉一沉,就比較結實了。就這麼一層層壘起來。”董耀會解釋。
在他看來,長城的修建以防禦為目的,意味着修建者對和平的渴望和追求,這肯定是文明的大方向,“我寫新書、推廣長城文化,也是希望人們更好地認識長城、熱愛長城,了解我們的民俗文化。”(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