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氣候變暖加劇,無論歐美還是我國,夏天變得越來越炎熱,許多地區的最高氣溫已經突破了40℃。
不過,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問題,人的體溫一般在37℃左右,可為何在35℃的氣溫下,人卻是感到炎熱而不是涼快?這不是違背正常邏輯嗎?
首先我們要了解人體的散熱問題。
其實,在人進行正常活動時,人體内的細胞是一直在發生大量的生化反應的,這也就導緻人體不斷地産生熱量。
熱量通常都是由高向低傳導,人體也同樣如此,因此,人體在散熱的過程中,會形成一個溫度梯度,即:人體核心溫度>皮膚溫度>空氣溫度。
人體的皮膚對于溫度的感應是有着特殊作用的,通過感受冷熱的變化,調節人體的散熱程度,從而讓人體能夠保持一個舒适的體溫。
經過,科學家的研究和發現,正常情況下,讓人們感到最舒服的皮膚溫度是33℃。
而人體在散熱過程中,感到最舒适的環境溫度為28℃。
所以,當人從28℃的舒适環境進入到35℃的氣溫環境時,人體的皮膚溫度是低于環境溫度的。
根據熱量的傳導原理,這時候人體将不再散發熱量,反而會吸收環境的熱量,導緻皮膚溫度不斷升高。
這就是為什麼人在35℃的氣溫中會感覺很熱,而不是涼快的原因。
而這也将導緻人體自身新陳代謝産生的熱量無法散發出去,進而對人體的核心溫度産生影響。
這種情況下,人體就會自我調節進行補救,通過流汗蒸發來散發熱量。
可若是遇到空氣濕度過高,導緻人體汗液蒸發不及時或不能夠全部蒸發,這就會使得人體的皮膚溫度超過37℃,同時也會使人體的核心體溫上升。
所以,如果長時間處于35℃甚至更高的氣溫環境下,同時又沒有其他的降溫措施,那麼就很容易導緻人中暑,甚至嚴重的還會出現熱射病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