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記》劇照 四川省川劇院供圖
川劇《琵琶記》又名《孝琵琶》,高腔、昆腔雙聲腔,根據明代同名傳奇劇本改編。漢代陳留郡蔡伯喈與趙五娘新婚兩月,蔡伯喈迫于父命上京應試,臨行前将家室托付鄰居張廣才。蔡伯喈高中狀元,牛丞相欲招贅為女婿。蔡伯喈不忘妻室、父母,婉言謝絕,并請辭朝歸家,皇上未允。賜婚入贅相府。其時,陳留郡饑荒,蔡家父母相繼去世,趙五娘賣發以葬公婆。趙五娘身背自己描畫的公婆遺容,千裡迢迢,賣唱行乞,上京尋夫。在彌陀寺遇牛小姐,得其相助,五娘與伯喈書館相逢。伯喈得知父母雙亡,毅然辭官還鄉,偕趙五娘、牛小姐二人祭奠雙親墓墳。張廣才遵蔡父遺囑,以“三不孝”之罪責打蔡伯喈。伯喈曆數當年辭試、辭婚、辭朝“三不從”經過。張廣才念他忠孝難兩全,予以寬恕。牛丞相奉旨刻碑以彰伯喈忠孝。
《琵琶記》為川劇高腔四大本之一,全劇共有23場,分上中下三本,保留了南戲《琵琶記》中的主要關目,劇中有不少描寫民間疾苦的感人情節,深受觀衆喜愛。如趙五娘賣發買棺木、羅裙兜土葬公婆,身背自己描畫的公婆遺容行乞尋夫等情節催人淚下。同時該劇也如衆多寓悲于喜的傳統川劇一樣,劇中一些場次融入了喜劇表現手法,以喜襯悲,比如《吵鬧》《掃松》等場次。川劇以喜寓悲的表現手法在《吵鬧》這一場中有不少絕妙的運用,《吵鬧》這一場演的是蔡伯喈别家赴考不歸,家中全靠其妻趙五娘獨自贍養公婆。時逢荒年,日食難度,伯喈父母因此日夜吵鬧不休。悲劇喜演、悲詞喜唱,以喜襯悲,充滿濃郁的生活情趣。
全本川劇《琵琶記》的演出眼下已很難再覓身影,實際上已處于瀕臨失傳的窘況,而今的川劇舞台上較為常見的演出隻有《掃松》一折,其餘如《賞夏》《描容上路》《書館悲逢》《伯喈辭朝》等折則偶見于舞台。
《描容》一折,又名《描容上路》,趙五娘賣發安葬餓死的公婆後,決定上京尋夫,顧慮走後無人侍奉公婆香火,遂描繪公婆真容随身帶上,臨行前,鄰居張廣才(張大公)特來送行,并持琵琶、雨傘相贈,二人彼此囑咐,淚眼惜别,一同來到蔡公蔡婆墳前拜辭。趙五娘敬托張大公照看公婆墓土,上路後又複返,慮及自己走後蔡伯喈一旦歸來,務望張大公将公婆遺囑及自己的頭上青絲交付伯喈,借物傳情,感人至深。
《書館悲逢》這一場演的是蔡伯喈日夜思念父母、妻子,寝食不安。趙五娘幾經周折,進入牛相府,得牛小姐相助,将公婆畫像懸挂書房,伯喈見畫思念更深,後終與五娘團聚。這一場以悲動人、悲喜結合。蔡伯喈如訴如泣的大段唱腔,既抒發了思親之情,又深化了主題,增強了悲劇效果,這一場是川劇文生功夫戲之一。20世紀80年代初期,著名川劇小生演員袁玉堃在北京第四屆戲曲演員講習班講授該折戲時,在戲中扮演蔡伯喈并為演員示範演出,同時錄下《書館悲逢》《刻碑三打》等場次的珍貴影像資料。
《掃松》這一場演的是趙五娘千裡尋夫,臨行前委托蔡父舊友張廣才灑掃公婆墳台,一日,張廣才攜紙帛在蔡父、蔡婆墳前灑掃,秋色斑斓,令張廣才觸景傷懷。蔡伯喈修寫家書、命蔡旺到家鄉投送,蔡旺來到陳留郡蔡家莊附近,不識路徑,與張廣才相遇,彼此相互打探,蔡旺道出原委:伯喈京城高中狀元後,被牛丞相強招為婿,因思念家鄉親人,特派蔡旺回鄉投書告知實情,相談之下,張廣才知道了蔡伯喈的情形。弄清來由後,張廣才把蔡家二老餓死以及趙五娘盡孝的情由激憤地傾訴出來,随後領着蔡旺到蔡家二老墳前祭奠,蔡旺跪在墳前,張廣才代讀家書,不勝感慨。
作為川劇高腔四大本之一的《琵琶記》,全本演出時都是高腔、昆腔雙聲腔演唱。然而,在《掃松》《描容》等單折戲的演出中,仍然有演唱胡琴聲腔的。《掃松》一折中張廣才那段脍炙人口的核心唱段也是胡琴腔,據優秀青年川劇鼓師宋濤講述,全本演出時唱高腔,單折演出時唱胡琴,可能是因為唱胡琴腔時演員神态更激昂、情緒更飽滿的緣故。
無論唱的是高腔還是胡琴,《掃松》一場中張廣才唱的那段既叙事又抒情的唱段,文辭質樸,旋律動聽,把趙五娘孝動天下的義舉唱得感人肺腑:“蔡伯喈上京去求官戴,一去數載不歸來;書也未曾修,連個口信都不帶,他二老倚門望子好不傷懷……無錢雇工把五娘急壞,她隻得羅裙兜土壘墳台;實可憐十指尖尖都磨壞,鮮血染紅地塵埃;是這樣賢德媳婦哪個又不愛,真算得孝義無雙的大賢才。”
眼下的川劇舞台上,四川省川劇院和成都市川劇研究院的川劇名家熊憲剛、蔡少波、孔剛、雷雲等老生演員在《掃松》一折中均各自有精彩的演唱,奉獻給廣大的川劇觀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