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浩源媽媽
要說語文學習中,最讓孩子們頭疼的莫過于寫作文了。
- 絞盡腦汁寫了一上午,卻被老師判為“流水賬”
- 作文書買了一大堆,卻連個作文開頭都沒學會
- 每天做積累摘抄,卻沒有一個是有“用武之地”的
積累是基礎,方法是關鍵
安徒生獎得主曹文軒老師在《開講啦》節目中提到:寫作是支箭,閱讀是把弓,要把作文寫好,看大量的書是最基本的。
沒有輸入的輸出,必定是枯燥艱難的,所以,想寫好作文,首先一定是大量的輸入(大量閱讀),腦海中積累的好詞、好句、好段越多,寫起來越是得心應手。
可後來卻發現,孩子讀的書不少,可提起筆,還是難以開頭。
清華附小校長窦桂梅說:要把閱讀沉澱下來的感覺,用針對性的技巧去激活,才能寫出好作文。
閱讀和積累是寫好作文的基礎,夯實了基礎,肚子裡有了“墨水”,再加上好的方法把它們輸出出來,一篇好的作文也就可以“問世”了。
為什麼買的作文書,大多都在“吃灰”為了幫孩子寫好作文,之前我也買了一堆的作文書,但是大多數都在書架上“吃灰”呢。
一來,對于小學低年級孩子來說,他們很少會主動願意看這類書籍。
再就是,這類書籍其實是需要大人對孩子進行引導、輔導才能物盡其用的。
我和孩子爸爸因為工作原因,早出晚歸,這些書也就一直靜靜躺在書架上了哈哈。
後來刷到一位媽媽教孩子在“語文課本”中學寫作文的視頻。
感覺方法簡單而且孩子一學就會,就試着讓孩子在寫作文時運用起來。
效果确實不錯,我感覺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孩子寫作能力,對閱讀理解能力也大有幫助。
藏在語文課本裡的3個“寫作密碼”一:口語表達其實也不錯
不是所有的口語表達都是無效的,運用恰當,反而會增加和讀者的親切感。
比如,四年級第四單元就是重點學習老舍先生的“口語化表達”方法。
以習作《自畫像》為例,介紹外貌時可以這樣寫:
“最近有好多人想看我的自畫像,可是我畫畫不好呀,那就用作文紙和筆來描繪一下我自己吧”。
雖然看起來很普通的一段話,卻極具親和力。
二:語言幽默诙諧,讀者才會更感興趣
比起時政新聞,大多數孩子更喜歡看幽默有趣的動畫片,作文也是一樣的道理。
如何讓語言變得幽默?我們可以通過改動古詩來達到效果。
比如寫自己愛讀書,可以這樣寫:
“那種癡迷程度真是無邊落木蕭蕭下,無盡書頁刷刷翻”,“衆裡尋他千百度,那人正在燈下看書籍”
不僅提升了檔次、幽默感,主要是咱把積累的知識給有效運用上了哈哈。
三:性格反差,豐富人物形象
這個就可以參照老舍的《貓》來寫。就比如,一個愛看書的孩子,也喜歡貪玩,這兩個性格就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大家不要被我的文靜欺騙奧,其實我也非常貪玩兒,一寫完作業就憑借飛毛腿飛奔樓下,直到聽到媽媽的河東獅吼‘玩兒了這麼久還不知道回家?”我才依依不舍地和小夥伴們分别。
這樣的性格反差,一下子抓住讀者的眼球,而且也豐富了人物的形象。
好的寫作文方法就藏在課本裡,孩子們缺乏的不是作文書,而是作用方法的能力。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您家娃是如何寫作文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一起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