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裡橋街道中一居民區黨總支書記許佳駿的手機裡,至今還保留着百溪公寓等小區居民自制的《抗疫日報》。疫情期間,它們是居民們“睡前必看”的;疫情之後,它們又成為居民們運用“三會”制度守護社區平安的見證。
線上“三會”,困難時期聚民心
上世紀末,“三會”制度誕生于五裡橋街道,曆經20多年發展,逐步确立了事前廣泛聽證,形成“議題征詢—聽證—公示結果”;事中充分協調,形成“民主懇談—協調—落實責任”;事後監督評議,形成“監督合議—評議—作出承諾”的系統性運行機制,為實現居民事居民議、居民事居民決提供底層邏輯和制度保障。
征詢會
聽證會
協調會
座談會
今年3月疫情突如其來,哪棟樓有确診?相關人員有沒有轉運出去?封控期間,居民們對相關信息的訴求越來越強烈,考慮到個人隐私,居委對确診信息是否可以發布猶豫不決。不少居委想到利用樓組群進行“雲協商”“雲聽證”,和居民們探讨如何在保護個人隐私的前提下對必要信息進行公開。
“居民們既是‘三會’制度的參與者,也是受益者。”有着13年社區工作經驗的許佳駿告訴記者,他親眼見證居民們一次次運用“三會”制度,推動小區面貌日新月異,社區自治能力不斷提升。此次疫情期間,居民群策群力,《抗疫日報》應運而生。最新防控政策、政府物資發放、生活物資團購、志願者招募等都會在“日報”上及時發布。
許佳駿告訴記者,大家還自主協商團購清單,自發建立了核酸檢測等志願服務小組……随着一個個協商而出“金點子”得以落實,居民們以更加高漲的熱情投入社區防疫工作,共同守護家園平安。
核酸檢測井然有序
居民參與熱情高漲
樓宇“三會”,以服務成效圈粉
變“陌鄰”為“睦鄰”的,還有以“全過程人民民主”賦能樓宇“善治理”的樓宇治理“三會”。
今年1月19日,樓宇治理“三會”001号研學基地在城彙大廈揭牌,标志着被譽為中國基層“協商之治”典範的“三會制度”,正式覆蓋至經濟社會最活躍的“經絡”——樓宇。
記者從瑞金二路街道了解到,去年下半年,為更好地滿足樓宇企業和白領在政策解讀、人才服務、信息溝通等多方面存在的需求,街道探索由“樓宇社委會”牽頭,在城彙大廈試點搭建樓宇業主、物業、樓宇内黨組織、企業、白領和街道所屬行政力量等六大類群體共同參與的協商議事平台,并借鑒成熟的居民區“三會”制度,探索制定樓宇“三會”(懇談會、協商會、評議會)制度。
試點期間,樓宇治理“三會”初顯成效:作為“樓宇空間營造”議題下的子項目,城彙大廈樓宇公共空間綠化景觀得到提升,嵌入式點綴的綠植和花卉,讓白領們感受到綠色氣息和樓宇溫度;企業所關注的張江科技園最新政策,也被列入“樓宇星級服務”議題,上了2022年樓宇活動日程表。慢慢地,樓内物業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貼得更近了。
疫情發生之後,樓宇治理“三會”更以服務成效“圈粉”無數。四、五月期間,通過相關部門“雲協商”,多家企業面臨的工資發放、許可證續辦等事項得到及時幫助;六月複産複工之後,商貿、服務企業急需的核酸采樣服務進樓宇、法律服務進企業等需求也一一得到滿足。
記者還了解到,城彙大廈新一輪“懇談會”将于近日啟動,将通過征詢收集企業、白領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梳理形成本年度自治議題,為下半年服務好企業、白領提供參考。
十年來,大到“舊改征收”“加裝加梯”“垃圾分類”“纾困惠企”,小到“弄堂清潔”“車棚粉刷”“樓道美化”“衛浴改造”,“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一線展現出一幅幅生動圖景,鋪就了社區幸福底色。從線下到線上,從居民區到樓宇,一個個急難愁盼問題得到解決,越來越多群衆感受到了城市發展的溫度。
記者 / 宋梅
編輯 / 黃骞文
圖片 /區地區辦 瑞金二路街道 中一居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