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養殖場的選址和養殖場類型選擇後,就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地形、地形地貌和當地風向,有計劃的安排畜禽養殖場不同的房屋建築功能分區、道路、排水、綠化等設施的位置。根據場地規劃方案和工藝設計對各種建築主體規定,科學安排每棟房屋建築和各種設施的位置、房屋朝向和相互之間的距離,做好畜禽養殖場總體平面設計。科學安排養雞場的布局。
一、設計原則
在設計時應遵循“以人為本,綜合防治,節能高效率”為原則,首先應該考慮人的生活和工作場所的生态環境保護,使其盡量不受飼料粉塵、糞便氣味和其他廢棄物的污染。其次要充分地考慮到生物安全防治,注意生産雞群的防疫衛生,交通路線,盡量杜絕污染源對生産雞群環境造成污染的可能性。此外,各個雞舍之間還應分成獨立的小區模塊設置一定隔離設施,科學合理的分區規劃和布局,能有效利用土地面積,減少建廠的投資,提高勞動效率,降低成本,保持良好衛生環境及管理高效,提高畜禽養殖場生産的社會經濟效益。
其設計原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根據不同畜禽養殖場的生産工藝要求,結合當地條件、地形、地形地貌及周圍環境特點,因時制宜,做好功能分區的劃分。布局合理各類房屋建築,滿足其實用功能,創造合理的生産環境。
(2)充分運用場地既有的自然地形、地形地貌,房屋建築長軸盡可能順場地的等高線安排,盡量減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基礎設施工程費用,最大程度減少基礎建設費用。
(3)合理組織場内、外地人流和物流,創造最有利的環境條件和低勞動強度的生産聯系,實現高效率生産。
(4)保證房屋建築具有較好的房屋朝向,達到光照和空氣流通條件,并有充足的防火間距。
(5)利于糞尿、污水及其他廢棄物的處理和利用,保證其符合清潔生産的要求。
(6)在保證生産要求的情況下,房屋建築布局緊湊,節約用地,少占或不浪費耕地。在占地達到當前實用功能的前提下,應充分地考慮到今後的發展,留有餘地。
二、規劃布局
遵循以上設計原則,可将養雞場劃分為五個區,即生活區、行政管理區、生産區、獸醫防治區、糞便污水處理區。各區的劃分要因時制宜,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地形地勢、交通道路等具體情況)做好安排,并按地形地貌的高低和主導風向進行規劃,必須保證人畜健康,減少疫病蔓延的機會,并有利于組織生産。
生活區包括工作人員的休息室及餐廳等。行政管理區包括各種辦公室和會議室。二者是擔負養雞場經營與管理和對外聯系的地方,要與生産區相隔離。生活區與行政管理區要位于主風向的上風向,其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實現人畜分離;第二,家禽養殖氣味非常大,如果生活區在下風口,工作人員的身體可能會受到影響。具體包括行政和技術辦公室、會議室、接待室、傳達室、警衛值班室、水塔、宿舍、食堂、圍牆和大門等。此區位置的确定,除考慮風向、地勢外,還應考慮與外界聯系方便。畜禽養殖場大門設于該區,門前設車輛消毒池,兩側設門衛和消毒通道。有家屬宿舍時,應單設生活區,生活區應在管理區上風向、地勢較高處。
輔助生産區主要布置供水、供電、供熱、設備維修、物資倉庫、飼料貯存等設施。這些設施應靠近生産區的負荷中心布置。
生産區是養殖場的核心部分,,建築面積占全場總建築面積的70%~80%,是畜禽養殖場的主要建築區。在生産區的入口處,應設專門的人員消毒間和車輛消毒池,以便進入生産區的人員和車輛進行嚴格的消毒。大型的畜禽養殖場,進一步将生産區劃分為主車間(孵化、育雛、育成、蛋雞),輔助車間(飼料加工、營養分析、機修、供水、配電、供暖、屠宰加工、運輸、冷凍等),庫房(蛋庫、飼料庫、車庫、材料庫、備品庫等)。雞舍的布局應根據主風向與地勢,按下列順序配置:孵化室、幼雛舍、中雛舍、後備雞舍、成雞舍。孵化室與場外聯系較多,宜建在靠近場前區的入口處。育雛區與成年雞區應有一定的距離,以方便管理和防疫。
獸醫防治區包括獸醫室、解剖室、化驗室、免疫試驗雞舍、病死雞焚燒爐等。糞便污水處理區包括糞便發酵池和污水處理等。二者一般設在全場的下風向和地勢最低處,與生産區保持一段距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