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我們做營銷到底是為了什麼?想了很久,還是覺得要回到它本來的,底層的邏輯去思考,才能把營銷做得更好。
不管是寫文案也好,做廣告也好,最終都隻有一個目的,就是賣貨----讓别人購買你的産品。
一個人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購買你的産品?
一、當他需要:
也就是他有需求的時候。
那需求又分為,顯性需求和隐性需求。
一個人渴了,他想喝水,那喝水就是他的需求。這就是顯性需求。
另外一種是隐性需求,消費者自己都不知道他要的是什麼。比如,蘋果手機。
就像福特說的那樣:如果你問你的顧客需要什麼,他們會說需要一輛更快的馬車。而不是汽車。
怎樣挖掘消費者需求?
1.市場調查
不過,一般的市場調查都是不準确的。比如,你問一個人他喜歡吃蘋果還是香蕉,最終他去買水果時可能買的是梨。所以,在做市場調查的時候不能完全依靠調查數據來分析,隻能作參考。
2.跟客戶聊天
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讓用戶主動說出來,比如小米。
我印象最深的是,小米公司的設計師天天泡在小米論壇裡,看到用戶抱怨什麼,馬上回去改進。用戶有什麼好的建議,他們也會去嘗試。這樣,做出來的産品就是用戶想要的。
二、當他感興趣:
當他有需求,他就有選擇,他可以選擇喝水,可以選擇喝飲料,也可以喝茶。
這時,營銷的作用就是要讓他對你或者你的産品感興趣。
他為什麼要對你感興趣?
你的産品獨特和其他的不一樣。
你的産品足夠新穎,和其他的形成鮮明對比。
你寫的文案很有趣,引起别人對你的注意。你的設計很有意思,别人很感興趣。
感興趣的背後,就是消費者的好奇心,要想盡辦法讓你的産品引起消費者注意。最終還是回到人性的弱點,逃不開七情六欲,人性七宗罪。
怎麼樣讓消費者對你感興趣?
1.戳到痛點。
比如江小白的文案,就是利用網絡上的段子,寫成文案呈現在消費者的面前。
“願10年後,我還給你倒酒,願10年後,我們還是老友。”,特别是感情很深的朋友看到這個文案,都覺得戳到心裡面去了。
跟江小白類似還有之前比較流行的喪茶,負能量等等。它們的表達方式不同,不過表現形式都是一樣的。
2.産品夠獨特、夠新奇。
杜蕾斯,本來在我們國家對于性,是一種不願意提及,不願意敞開來談的。可是,杜蕾斯卻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呈現在大家面前。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它感興趣。
三、當他信任:
光有需求和興趣還是不夠,有了興趣不敢對你下手,不知道用了之後怎麼樣。
這時候,你需要做什麼?
建立信任。
讓消費者信任你,無論你寫的文案還是廣告,都要讓消費者信任你。
怎麼做才能讓消費者信任你?
這一點,某寶賣家真是有夠拼的。
我之前研究過賣家的寶貝介紹頁面,為了讓你相信他的産品是可以信任的,你完全可以放心購買,真的是下了不少功夫。
另一個是現在非常流行的,微商。之前火了一陣的“真正的文案高手是微商”足以說明這一點。她們在朋友圈發的各種證明,都是為了讓你相信她,相信你用了她的産品,不會讓你失望。(不過,微商就是被那些賣假貨的人毀了。)
四、沖動性購買:
另外一種就是沖動性購物,相信你自己也有很多這樣的體驗。
沖動型購買分為純沖動型、刺激沖動型、計劃沖動型。一般是指與計劃性購買行為相對,是一種即興的、自發的、無意識的非計劃性購物行為,而且具有一定的複雜性和情感因素。
沖動性購買具有沖動型、強制性、情緒性或刺激性、對後果的不在意性四個特征。
特别是日用品,存在很大的沖動性。
怎麼樣可以讓消費者産生沖動性購買行為?
1.促銷活動
定期或者不定期推出一定的促銷活動,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2.導購人員介紹
可以通過導購人員對消費者作出一定的引導,讓他購買你的産品。
3.改變購買環境
最明顯的就是超市的陳列。為什麼很多品牌都要花費很多心思在堆頭、陳列上面,就是為了吸引消費者眼球,使他們具有購買的沖動。
一個賣衛生紙的品牌,都做了這樣别出心裁的陳列。
所以,我們做了很多很多的工作,寫文案,打廣告,做活動,最終的目的是什麼?
就是為了賣貨,賣貨,賣貨。把貨賣出去。
我們做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這一個目的,圍繞這一個目的來思考問題,相信你的思路會更清晰,更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