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貝正在将雞蛋裝箱。 蘇小立 攝
封貝正在将雞蛋裝箱。 蘇小立 攝
中新網衡水6月27日電 題:河北武強開啟養殖新模式 “90後”小夥自動化養雞奔上緻富路
作者 崔志平 陳穎 蘇小立
走進武強縣羽諾養殖有限公司的自動化養殖雞舍,兩名工人正忙着撿拾傳送帶上的雞蛋,公司負責人封貝正忙着給雞蛋裝箱。雖然天氣炎熱,但雞舍也沒有什麼異味。“一箱360枚雞蛋,一天可産出約100箱,産蛋率在90%。”封貝一邊将雞蛋裝箱一邊說。
近年來,武強縣引導養殖戶轉變養殖方式,應用新技術新方法,實現傳統養殖模式向自動化或半自動化養殖轉變,引領更多農戶走上科技養殖緻富路。
1990年出生的封貝先後開過洗衣店、餐廳,但均以失敗告終。2020年初,封貝回到家鄉尋找創業之路,基于之前創業的經驗和教訓,他看好投資風險相對較小的蛋雞養殖。選定目标後,封貝多次往返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了解市場行情,尋找銷路。同年,他投資260萬元建起了一個1400餘平方米的自動化雞舍,上了4萬隻“京粉6号”蛋雞。
傳統的養雞模式養殖密度低,耗費人力大,且雞舍内的環境差,蛋雞的基本生存條件得不到保證,生産效率低。與傳統養殖模式相比,自動化雞舍内的養殖溫度、濕度、空氣流量等環境指标以及喂料、清糞、雞蛋消毒等工作全部由電腦自動控制,實現精準調節。“自動化養雞不但減少了人力,而且通過手機就可以實時監測雞舍内的情況,實現遠程操控,保證雞蛋的産出和質量。”封貝說。
封貝正在檢查蛋雞的狀态。 蘇小立 攝
每日下午4點,正值喂料時間,工人來到雞舍内的電腦控制櫃前,調整了飼料的克數及水量,輕輕按動開關,喂料線緩緩運行,調制好的飼料便被自動送進食槽裡;雞糞也由設備控制送出,經加工變為有機肥料,實現雞糞的無害化處理。經過自動噴霧消毒,幹淨衛生的雞蛋便由傳送帶送出,工人再進行撿拾和裝箱。封貝說,在傳統的養殖模式中,養4萬隻雞大概需要10個人,而在自動化養殖模式中,隻需要3個人就可以完成這一系列的工作。
封貝還購進了飼料制作設備,建起了飼料廠,購買玉米、豆粕等自己加工飼料。不但降低了養殖成本,而且還能保證飼料的安全和營養。由于雞蛋品質好,得到了上海、廣州等地批發商的青睐,雞蛋供不應求。
去年8月,在第一批蛋雞淘汰後,封貝也積累了一定的養殖經驗,引進了雞蛋的質量和營養價值更高的“羅曼灰”蛋雞。“這種蛋雞死亡率稍高一點兒,但雞蛋品質好,我現在有技術,不怕。”封貝說,過幾天施工隊來建雞舍,預計明年1月份就能完工,到時再上10萬隻蛋雞,帶動更多村民就業緻富。
目前,武強縣實現蛋雞、肉雞等自動化養殖的有300餘戶,帶動全縣1000餘人就業,其中實現全自動化養殖的有20餘戶。
“以前養1萬隻雞,6個人負責喂料、清糞、撿蛋等工作,忙忙碌碌一整天。現在利用自動化養殖設備,還是6個人,輕輕松松就可以養十多萬隻雞,省時又省力。”有着近30年養殖經驗的武強縣信譽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郝平新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