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薄本獨立顯卡,近兩年性能進步神速,即使如此,我還是糾結于到底該不該選擇搭載獨立顯卡的輕薄本。事實上關于這個問題,我自己有三個認知階段,從必須有獨立顯卡,到完全沒有必要,再到部分場景下獨立顯卡用處很大,看似結論沒有發生太多變化,但整個過程中我所了解到的知識是越來越多的。
輕薄本獨立顯卡
在此分享一下個人在輕薄本獨顯方面的“心路曆程”。
01第一階段:玩遊戲肯定要獨顯
這個階段我還處于剛剛了解硬件的階段,一切都是以性能為主,特别是遊戲性能。很明顯,雖然輕薄本獨顯性能并不是特别出彩,但遊戲性能肯定要比核顯性能強很多,而且放在幾年前,核顯根本沒有遊戲體驗可言。
二代酷睿
那會兒我還在使用搭載英特爾第二代酷睿的筆記本,核芯顯卡的型号為HD3000,性能比較弱,而當時獨立顯卡是可以運行一些遊戲大作的。當然那會兒也沒有輕薄本、遊戲本這些概念。當時核顯給人的感覺就是太弱了,而且找各種方法把核顯屏蔽掉,當然沒有成功。
英偉達獨立顯卡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輕薄本一定要有獨立顯卡就成為我的認知。其實中間有過懷疑,因為同學的新筆記本搭載了英特爾第四代酷睿,結果核顯的遊戲性能比我的獨顯性能還強,當時覺得英特爾太牛了,當然也覺得同期的獨立顯卡比較強。
其實總結下來,我有這個認知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把遊戲性能視為唯一的衡量标準;第二,當時的核顯性能确實不行。
這一認知發生改變,是因為我開始接觸到視頻剪輯。
02第二階段:輕薄本獨顯編解碼能力太弱了
接觸到視頻剪輯,并非我去剪視頻,而是需要測試。自從接觸到視頻編解碼才發現,原來英特爾核顯這麼強。可以說英特爾核顯的編解碼能力完全不遜于遊戲本中的獨立顯卡,更别提輕薄本中的獨立顯卡了。
英特爾核顯視頻編解碼能力強
核顯的這一優勢一直延續要視頻剪輯上,畢竟那會兒剪輯軟件對于獨立顯卡的支持也并不好,那會兒英偉達還沒有推出Studio這個概念,所以在視頻編解碼方面,使用輕薄本獨顯去運算的效率完全沒有用核顯來的快。至今我還把台式機的核顯調出來,參與視頻編碼。
RTX STUDIO
而且當時調出核顯,Pr中會顯示硬件編碼,沒有核顯的話,即使選擇獨立顯卡運行Pr,Pr也顯示軟件編碼。當然這種情況在現如今已經有所改觀。
也正是這個原因,我對輕薄本的獨立顯卡産生懷疑。它的遊戲性能也并不是特别強,很多3A大作根本無法運行,同時還更加耗電。當然這個時候我已經逐漸從遊戲坑中走出來,所以産生了新的認知:輕薄本獨立顯卡對我來說完全是累贅。
03第三階段:AI應用崛起凸顯獨顯優勢
第二階段的認知一直持續到去年,而從去年下半年,我開始接觸AI應用,意識到輕薄本獨顯在這個領域的重要性。
AI崛起
以前我特别不喜歡輕薄本中的大顯存獨立顯卡,比如4GB顯存的Radeon 530,顯卡性能非常弱,再加上大容量顯存讓我感覺智商受到了侮辱,彷佛自己回到了GT610 4GB瘋牛版的時代。
不過當我使用AI應用處理圖片的時候,AI應用出色的處理效果和簡單的操作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其對獨立顯卡的依賴也讓我意識到,輕薄本獨立顯卡的計算力在AI處理圖片方面是完全足夠的。
大顯存在AI方面有優勢
而且即使處理一張分辨率并不是特别高的圖片,AI應用所占用的顯存也經常來到1.5GB,這也讓我意識到大顯存的重要性。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我逐漸接觸到AI視頻應用,其中對顯存容量的要求更加誇張,動不動就10GB以上,普通遊戲顯卡很難滿足要求。
04總結
經曆了這幾個階段之後,我對輕薄本中的獨立顯卡有了比較清晰的認知。對于我個人而言,輕薄本中獨立顯卡的意義更多表現在運行AI應用方面,并且考慮到未來AI應用會更加普及,在專門處理AI計算的模塊出現之前,獨立顯卡都是高效的選擇。
當然,如果未來兩三年我的工作或者日常操作不會使用到AI,那麼我是不會選擇搭載獨立顯卡的輕薄本。不過這種情況恐怕不會出現,因為當我接觸到AI應用後發現,有了AI,很多工作真的可以變得非常簡單,而且效果很不錯,所以現階段我還是會選擇搭載獨立顯卡的輕薄本。
兜了一圈又回來了,雖然結果一樣,但此時我涉及到的領域,是當初所不能比拟的。
(76096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