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錫診,天下弊;無錫父,天下濟”讀不通吧“有錫沴,天下弊;無錫乂,天下濟”才是正解
網搜無錫地名來曆不少詞條寫錯兩個關鍵字!
本報訊 熱心市民陶浩明日前向“無錫市12345政府公共服務熱線”反映,網絡上部分文章在表述“無錫”地名來曆時,出現了文字錯誤,希望有關部門能協調校正。此事轉由無錫市史志辦處理。昨天,負責此事的市史志辦工作人員表示,陶先生反映的情況在網絡上多處地方确實存在,很有必要通過官方媒體進行糾錯,以免再以訛傳訛。
陶浩明通過微信向12345熱線反映的内容如下:“古時無錫地名成名源自一塊24字碑文。但百度此條時發現錯了二字(有錫沴,天下弊;無錫乂,天下濟)。其中‘沴’錯寫成了‘診’,‘乂’錯寫成了‘父’。讀音及字意全錯了。”陶浩明提到的24字碑文出自唐代陸羽的《惠山寺記》,他還配發了網絡錯字截圖。在市史志辦,記者與工作人員一起上網搜索“無錫地名的由來”“無錫是怎麼得名的”等詞條,在百度知道、百度貼吧、東林書院論壇、搜狗問問等地方果然看到了“有錫診”“無錫父”或“無錫義”等字樣。記者查閱了《現代漢語詞典》,“沴”(讀lì)的釋義為“災害的氣象”和“傷害”;“乂”(讀yì)的釋義為“治理,安定”。
工作人員從《江蘇省無錫縣地名錄》中查到了相關内容——公元 1022年,北宋,聶厚載《無錫縣治記》稱:無錫建邑,始于前漢。按陸羽《惠山寺記》雲:“山東峰(按:指惠山東峰,即錫山),當周秦間大産鉛錫,至漢興方殚,故創無錫縣……後漢有樵客于山下得銘雲:‘有錫兵,天下争,無錫甯,天下清;有錫沴,天下弊,無錫乂,天下濟’……順帝更為無錫縣。”又見《圖經》:“本隸會稽,王莽改為有錫,至吳時改為無錫。”又《縣廳記》雲:“其有是邑得名之始,興建廢置之由,陸鴻漸(陸羽字鴻漸)《惠山寺記》之備矣”。可見,無錫地名的來曆自古有多種說法,由此,這24字碑文的正确寫法也得以明确。
究竟無錫為什麼叫“無錫”?流傳較多的說法就是因為“無錫錫山山無錫”,來源正是陸羽的《惠山寺記》。3月18日本報A12版刊登了《無錫地名考辨》一文,對無錫地名的由來及争議進行了詳細介紹。陶浩明在錫惠公園錫山大門口處的石碑上拍下了這24字碑文,碑文顯示“有錫沴,天下弊;無錫乂,天下濟”。地方文獻加上石刻以及字典上的釋義已給出了答案:網絡上部分無錫地名的介紹中,凡是将“沴”寫成“診”,将“乂”寫成“父”或“義”,都是錯誤的。陶浩明希望能夠删除類似的錯誤篇章,再補上正确的條文就更好了。 (張月)
“無錫”地名由來的多種說法
《無錫市志第一冊》第三章地名篇的第一節就說到了“無錫”地名由來,現存兩種說法。一種說法即現在流行的說法,認為周、秦間錫山産錫,至漢朝錫盡,故名“無錫”。新莽時錫複出,改縣名為“有錫”,東漢初複為無錫。這一說法見于唐朝陸羽《惠山寺記》,謂:“山東峰(按:指惠山東峰,即錫山),當周秦間大産鉛錫,至漢興方殚,故創無錫縣,屬會稽。後漢有樵客于山下得銘雲:‘有錫兵,天下争,無錫甯,天下清;有錫沴,天下弊,無錫乂,天下濟’。自光武至孝順之世,錫果竭,順帝更為無錫縣,屬吳郡。”這一說法,曆代無錫地方志都相沿記載。但清光緒年間的《無錫金匮縣志》認為:“王莽時大改郡縣之名往往與舊名相反”,所謂“錫出而更名,孝順時錫竭而複舊,殆不足據。”
另一種說法認為“無錫”是古越語地名之一。“無”是發語詞,無實義,“錫”的原義因古越語佚亡已久,無從考證。這一說法是當今一些地名學者、語言學者、曆史地理學者在總結前人學術成果的基礎上,通過對江浙地區大量地名的調查研究而得出的結論。他們認為,“無錫”和江浙地區其他許多地名,如夫椒、餘杭、句容、姑蘇等一樣,都是屬于齊頭式地名,冠首字雖然寫法不同,但古音相合或相近,都是古越語的發語詞,無實義。這些地名随着古代吳越地區的氏族遷徙、流散和與華夏族的融合,原義漸至湮沒,但一部分卻因用漢字記錄同樣的發音而保存下來,後人不知道其由來,往往望文生義。又有學者認為,“無錫”是因生活在無錫的古越人部落以一種“治鳥”為圖騰而得名,其本義應是“神鳥”。
(樂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