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升500多馬力,放在國内現在的大部分運輸工況下,可謂是動力過剩,但是卡友們對于大排量大馬力發動機依然情有獨鐘,而重卡廠家也紛紛推出15升600馬力以上的機型,真的有必要嗎?
【魚快卡車 原創】有一些卡友說:“你看人家歐洲沃爾沃有16升750馬力,斯堪尼亞有16升V8的770馬力,奔馳有15升630馬力,曼恩有15升640馬力,我們也需要這樣的發動機!”的确人家都有這種大排量大馬力機型,但是這些卡友沒有看到的是,這些發動機主要裝配在哪些車型上。
這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為什麼中國也要有這樣的發動機,但它并不是普貨運輸車型的主流動力。
對應細分市場 某些領域需要它這些年我們一直在說一個詞——細分市場。國内的物流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在已經進入較為專業化的階段,從車輛的逐漸标準化和專業化就能夠輕松看出,以前一輛平闆車拉萬物的時代過去了,專業的車拉專門的貨已經是主流,那麼在大件運輸以及常年行駛山區的高速重載車型,就需要大排量大馬力的發動機。
首先來說常年行駛山區高原的高速重載車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冷鍊車型,常年行駛在青藏高原、雲貴川山區的冷鍊車并不少,這些車都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爬坡,冷鍊趕時間,但是持續性的上坡行駛,普通的13升車型如果後橋速比小,那麼爬坡沒有勁,如果速比配的大,在下坡和平路上行駛時油耗又高,所以這樣的車就比較需要15升600馬力以上的發動機,即便總速比小,爬坡依然能保持較高車速,平路上又可以用低轉速保持高車速。
當然了,如果你隻是偶爾跑跑山區,多數時間都在平原上跑車,那麼完全沒必要配這麼大的發動機,你根本用不到它的最大馬力和扭矩,即便是我們現在常用的發動機,在平路巡航時,僅僅能輸出200多馬力的動力。
其次,就是大件運輸。這些年大件運輸越來越正規,專業化的車型全速向歐美國家看齊,有時候一下子需要拖着幾百上千噸的設備行駛,需要超大的牽引力,動力小了完全拉不動這樣的重貨,自然是排量動力越大越好。斯堪尼亞的770馬力V8發動機、沃爾沃的16升750馬力發動機,最多的運用就是在大件車上。
技術較量 能力儲備一定要有關于大排量大馬力發動機,為何國内要有,原因還有一個層面,那就是技術能力的儲備和較量。卡車的核心技術主要集中在發動機、變速箱和後橋這三大動力總成上,尤其是發動機,有自己的發動機技術和産品,在市場競争中都有着更強的優勢,所以為了展示自己的實力,自然要在發動機上下功夫。
一個卡車品牌,能夠自己掌握各種馬力段的發動機技術,對于産品布局和市場開拓,具有很好的作用,在面對行業的變革和發展時,能夠走在行業前端,甚至引領行業的發展,這樣的企業才能夠走的長走得遠。
作為物資流通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一環,卡車的制造和發展至關重要,一個品牌不僅僅能夠制造出符合用戶需求的卡車,更要精準預判未來市場發展和行業變化,做好準備,打好基礎,這才是立足和強大的根本。
不用擔心掉隊 15升600多馬力不是主流有些卡友會焦慮,這樣發展的話,以後的卡車都裝上這種大排量大馬力發動機,首先成本就會上去,同時自重、保養、油耗都會上去,那未來養車的成本會更加高,會不會這車更加難跑?
其實這種擔憂完全沒有必要,我們說過,這種大排量大馬力發動機對于普通運輸來說,它是浪費,而現在物流行業講究的是開源節流,講究的是降本增效,既然普通運輸13升機已經過剩,那何必還要為那些用不到的排量和馬力多花錢呢?
放眼全球,歐洲有16升700多馬力,美國有15升600多馬力,但是都在雙挂、全挂等重載型卡車以及大件這樣的特種運輸上使用,普通貨運車型更多的還是選用13升500多馬力,而且這樣的格局已經保持了多年,所以按照國内物流和卡車發展基本借鑒歐洲發展模式來看,我們國内的行業也會更加科學,發動機并不是越大越好,一定是合适的最好。
編後語:
15升600多馬力的發動機在國内是有需求的,但是僅僅局限在一些特定領域,而對于更多的普貨、綠通、快遞、快運、建材運輸來講,我們現有的11-13升發動機就完全夠用了,而整個卡車動力配置的布局也不會整體太高,肯定是高與低并存。所以卡友們隻需要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配置就好。最後提醒一句,如果你長年跑平原或者拉的輕貨,現在的11-13升發動機完全夠用,沒必要為了面子去多花錢。(文/圖 李鵬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