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蕾德阿德勒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每個人的一生之旅将如何展開,最先開始的那關鍵幾步,就在童年。可是偏偏在童年,我們自己是做不了主的,是懵懵懂懂的,是需要家長與師長在前面引導,或者在一旁扶助的。
所以教育這個行為,以及教育者的角色,就變得至關重要,因為我們必須明白,這是影響一個人一生的事情。
1、不要輕易打罵孩子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會伴随着對孩子的打罵現象,甚至有時候由于自己工作生活上的不順,就拿孩子出氣,把自己的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在公衆場合也完全不會在意環境,對孩子打罵,這樣的人根本就不陪為人父母,不管怎麼說,這樣對孩子都會對孩子留下陰影,也會對孩子的身心發育産生不好的影響。
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我們身為父母,即使自己再不順心,也不能動手打孩子,孩子處在發育期,對于身體是一種傷害,孩子也會從心底裡産生一種恐懼感,影響父母跟孩子之間的交流,久而久之,孩子就會不願意跟父母交流,就會産生自閉心理。
2、用适當方法去引導
我們教育孩子時的打罵現象就好比“鲧”治水時采用的堵的方法,堵得了一個缺口,但是你堵得了越來越多的缺口嗎,我們應該用适當的方法,去引導孩子,讓孩子去自己認識到所犯的錯誤。
3、獎罰分明,讓孩子知道做好了有獎,做錯了要受懲罰
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就應該讓孩子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父母可以通過給孩子獎勵來讓他知道什麼事情做得好了有獎勵,可以獎勵孩子好吃的食物,獎勵他們想要的玩具,帶他們去想去的地方玩等等,同樣的做錯事情也要面臨懲罰,但是不是說打孩子,至于懲罰的措施,各位家長可以自行斟酌,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畢竟現在是法治社會,在孩子釋放天性的時候,也要讓他們漸漸形成自制力。
教育是百年大計,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作為父母,首先自己就要做一個好榜樣,才能有資格去教育孩子,各位家長,你們家的“熊孩子”時如何搗蛋的呢,不妨評論出來一起交流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