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X博士。
不知不覺2020年就已經到了九月份,每年的這個時候熱愛籃球遊戲的玩家們總是有一個固定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去給NBA2K新作打差評。
年年如此,從無例外。
抛開更早的不談,起碼從遊戲登陸Steam開始就一路紅燈,好評率最高的情況也就剛剛過半,今年的新作更是在發售後拿到了好評率15%“的特别差評”,創下曆史新低。
這款遊戲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呢?今天就讓X博士帶大家來看一看。
劃重點一:《NBA 2K21》引發衆怒 這次連封面球星都忍不住吐槽
這兩年圍繞着《NBA2K》系列的一直都是同樣的問題,那就是換皮和垃圾服務器。
以往我們說的換皮是指玩法照搬、建模和UI重做,但在今年2K卻打破了傳統的換皮思路,遊戲和前作20簡直一模一樣,甚至連生涯模式裡的建模都沒改變。
學到了,換皮原來指的是換遊戲包裝的封皮。
有不少玩家都指出,這一作最大的改動就是把所有球員的年齡漲了一歲。
當然這隻是一種吐槽,實際上遊戲确實做出了一點點其他的改變,但也正是這唯一的變化徹底激怒了所有玩家。
本作中重做的投籃條堪稱NT,極度苛刻的投籃機制導緻玩家命中率直線下跌,甚至到了有人幹擾就絕對投不進的程度。
(無人幹擾也投不進)
就連本作的封面球星達米安·利拉德都在推特抱怨本作投籃困難的問題。
(“難道就我一個人在和這個投籃條較勁嗎?我罰球都沒進過呢。”)
可即便是評論區裡充滿了“我是傻哔”的自嘲,玩家們也依舊不得不購買這款偷工減料的渣作。
不僅僅是因為他是這市面上唯一的NBA遊戲,今年為了保證銷量還搬出了過世的科比,硬逼着玩家為其買單。
劃重點二:愛買不買 廠商與聯賽靠壟斷賺得盆滿缽滿
NBA2K換皮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去年2K20就因為換皮的時候沒改後台圖标被玩家抓住了把柄。
玩家對這個系列積怨已久,但别說抵制了,很多人都是明知是換皮還硬着頭皮入首發。
因為自打《NBA live》系列失去競争力之後,2K就獨霸了籃球市場,不買就什麼都沒得玩。
這種情況在其他的體育遊戲中也相當常見,比如來自同一家廠商的在線摔跤格鬥遊戲系列《WWE 2K》,也沒比籃球好到哪兒去。
隔壁EA就更不把玩家當人了,對于他們來說近兩年被玩家狂噴的FIFA系列都算是好的。
《麥登橄榄球21》更是因為換皮加上BUG太多被玩家噴成了篩子,M站評分達到了史上最低的0.3分,比當時的魔獸還低。
但廠商們依舊我行我素,你以為《NBA 2K20》沒改後台圖标是最離譜的麼,實際上《麥登橄榄球21》裡不僅保留了20的LOGO,甚至連19的LOGO都沒删幹淨。
一代當三代賣,早已經是體育遊戲的老傳統了。
光是這樣騙錢還不夠,EA最近還在全價的《UFC 4》裡加入了《黑袍糾察隊》的彈窗廣告和場地廣告。
這樣的現象頻繁發生,很大程度是因為這種體育聯賽獨家冠名的遊戲市面上僅此一個,即便是屎,也就隻有這一坨,玩家根本沒有選擇和抵制的空間。
妄想聯賽和遊戲公司解除合作更是異想天開,EA從NFL(美國國家橄榄球聯盟)拿到5年獨家授權花了15億美金,NBA和2K簽訂的七年合同則花費了11億美金。
想要他們把到手的天價合同還回去,或者讓一些新的廠商花錢去跟他們競價,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廠商能做出年貨、換皮、氪金、植入廣告等令人不齒的事,從最初為了保本、盈利,到後來的無底線賺錢,誰又能說其中沒有這些天價簽約費的功勞呢。
課後總結:
顯而易見,對于這種已經壟斷了市場的遊戲,玩家在Steam、M站或者是社交媒體上的差評已經很難對其産生明顯的影響了,一邊挨罵一邊恰爛錢已經是很多遊戲廠商的常态。
當玩家的話語權逐漸趨于弱勢,失去了抵制和抗衡的手段,那面對肆無忌憚的廠商,最後就僅剩下評論區一句無奈的自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