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之所以能夠深刻地揭示出社會的發展分期,是因為他居于道○,用于德一。用德一分析出了社會發展的源動力是“德一”,而不是其它任何物質。社會之所以不能穩定地在某一個社會發展期中衡定地發展,就是因為社會的離道失德,德性能量不足以維系社會的長期穩定。最古老的先天《河圖》中,也同樣數喻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真理。“天一”,其深刻内涵和物質性也就是天德,就是德一。這“一”中有真空妙有的能量施之于地,作用于地,地上一切後天萬物的變化之中都将蘊含着“象數理氣”中數“六”的規律性變機。人類社會發展六階段和人的生命發展的六個時期,都包含在這個“地六成之”的總規律之中。人們若想“人定勝天”或者“我命由我不由天”,則隻有識經、誦經、明經、用經,從而擺脫愚智的靈,執一不散,恒德不二。而且,在六數的不同階段之中,若想獲得健康發展的生機,擺脫一般規律的制約,創造社會或者人生的奇迹,也隻有“執一以為天下牧”,執一以為身内牧,才是唯一正确的出路和方法。天一生水,水載天德,上善治水,這不僅是社會健康發展的唯一正确方法,也同時是人類生命健康發展的根本性方法。
老子在《德道經》中,闡發了“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一般規律後,對社會發展源動力能量的散失作出了詳盡的剖析,并且指出一切社會動亂之源、突變之因,全在于“忠信之泊也,而亂之首也”。在五德之中,信德是其它四德的承載和基礎,當信德也十分薄弱或者完全消失之時,就是整個五德基礎完全崩塌之日。社會沒有任何道德能量的滋養和品格的維系制約時,必然亂象頻生。克服這種一般規律的方法就在于“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實,而不居其華,故去皮取此。”社會若想在“無亂”中平穩地獲得發展,則必須構造厚實的道德信仰、信念之土。以此厚實的信仰、信念之土,承載仁治、義治、禮治和智治不同時期社會的健康發展,并且能夠以信德為基礎,恢複德治,執一以為天下牧,創造社會發展中的奇迹。
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存在着特殊規律,那就是整個社會的“恒德不二”,“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正如老子《德道經》第二章所說:“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甯,神得一以靈,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至之也。謂天毋已清将恐裂,謂地毋已甯将恐發,謂神毋已靈将恐歇,謂浴毋已盈将恐竭,謂侯王毋已貴以高将恐蹶。”老子指出,隻有将整個社會的幾大因素全部都規範到德一的治理之中,抱一無離,始終以德治治理社會,才是社會健康發展之路,黎民百姓之福。
國家社會的健康發展,離不開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這一對陰陽隻有運用旋極圖的模式,用德一居中進行調控,統馭物質和精神的平衡發展,才是唯一正确的方法,才不會出現此高則彼低、豐富與貧乏交織的現象。
物質文明的發展,離不開人的創造力,人類的創造力誕生于人的“慧識”(直覺、靈感)之中,是慧識通過智識而産生新發現、新理念、新發明、新創造。人的慧識又必須以德的能量作為創造力的源泉,才能産生科學創造力。“謂浴毋已盈将恐竭”,人的精神系統如果不進行上善治水,不能沐浴在德一的能量之中,慧識沒有營養滋養,創造力必然枯竭。缺乏科學創造力的物質文明,必将萎靡不振、停滞不前。精神與物質這一對陰陽互根、相互作用的機理,隻有在德一的統禦之下,才能完美和諧地展現和發展。
摘選自熊春錦老師部分講座書籍和德慧智國學在線書院,更多精彩内容請關注頭條号以及同名微信号ID:“purelovehouse”
延伸閱讀
《黃帝内經》中被忽視的生命真相!
《老子》被誤傳了幾千年,竟然事關性命!
免責聲明: 本号發布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源自網絡的部分,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有疑問敬請告訴我們,定将妥善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