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禮儀大國,而且很多禮儀代表事物不同,有禮儀已經淡化,有的則帶有封建色彩。在我國傳統中,不同年齡的人,都不同的專用稱謂,像我們常說的“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等,都是指不同年齡的人。這些稱謂并不是無緣無故而來,其中包含了我國古代傳統哲學。
在古代,人到了一定年齡段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社會上都有一個約定成俗的說法。這是千百年來老祖宗的經驗結晶。一個小孩到成人,每個身份界定,都是通過所處年齡禮儀來确定的。那麼我們常說的“弱冠”和“及笄”分别是指什麼,現在為什麼不倡導這些禮儀呢?
弱冠禮前文我們已經說了“二十曰弱冠”,也就是說二十歲的男子要舉行冠禮,表示已經成年,這與我們現在流行的成人禮儀式差不多。
為什麼古代二十歲才舉行弱冠禮,據有些資料記載,古代二十多歲的男子體格尚未發育完全,還不強壯,唐朝《孔穎達》記載:“二十成人,初加冠,體猶未壯,故曰弱也。”這是“弱”的來由。
《說文》中這樣解釋:“冠,弁冕之總名也”,是指戴上成人的帽子,而弱冠的“冠”是指“行冠禮”。
還是《孝經》說法到位:“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也就是古人從小就開始蓄發,男孩子到二十歲的時候,就要束起頭發,然後戴上帽子,表示自己成人了。
我國古代對弱冠禮都很重視,《禮記·冠義》記載:“冠者,禮之始也。”是說冠禮是一切禮儀開初。男人弱冠前有名無字,但《禮記·曲禮上》:“男子二十,冠而字”,男子二十行過冠禮後,才能給自己取“字”,這也标志着該男子進入成人行列。
弱冠是男子成人禮,所以在我國古代重男輕女的社會中,冠禮也是很講究的禮儀。據《禮記》中記載,男子到二十歲的時候,先挑選黃道吉日,通告嘉賓,然後準備祭天地和祖先的物品。在父親的主持下(如果沒父親可以讓長兄主持),帶着行禮的人進入太廟,完成祭告天地祖先的禮儀,然後再由嘉賓加冠3次:第一次用黑麻布材質缁布冠,這種冠是指進入朝廷當官。第二次用白鹿皮軍帽,代表當兵保衛國家;第三次用紅中帶黑的素冠,這是古代通用的帽子,戴上這種帽子可以參加祭祀典禮。
加冠禮完成後,主人設宴款來賓,也就是所謂的“禮賓”,然後再拜見母親,再由賓客取“字”,代表着此後自己在社會上就是一個有尊嚴的人。然後再拜見兄弟姐妹。當然,身份不同,程序不同,身份高還會拜見皇帝或者大臣。
弱冠禮從周朝一直到清朝都有這方面禮儀的記載,但到了清末後,由于新文化運動的影響,弱冠禮在社會上已經沒有了。
及笄禮
我們所說的及笄禮是指女子15歲的成人禮儀,據《禮儀·内則》記載:“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也就是女孩子15歲以後就可嫁人成為婦了。
這裡所說的“笄”是指古代盤頭發用的簪子。女孩子到15歲就要将頭發盤起來,用簪子束好。此後女子随時可以出嫁。
女子的及笄禮并不像男子的弱冠禮那樣隆重,主要與我國社會重男輕女有關。但也有一定禮儀程序,并不能随随便便的成人,也算是一個見證。北宋的司馬光《書儀》和朱熹的《家禮》對女子的及笄禮都有相關的記載。
但女子的成人禮一般在世家大族裡才會有,像司馬光這樣的家庭,普通家庭很少有,貧困家庭更不用說了。《宋史》有專門公主的笈禮記載。
古代女子必須經過笈禮才能讓男子迎娶。沒有舉行過笈禮的女孩子,是不能嫁人的。不過并不是15歲就要舉行笈禮的,二十歲也可以。
談傳承
現在關于弱冠禮和笈禮大都在漢服愛好者還舉行,社會上很少見到這種古代的禮儀。不過這種禮儀之所以無法繼承和推廣下去主要原因以下幾點:
一是禮儀繁瑣。從古代禮儀來看,太過繁瑣,就目前城市與農村的條件來看,很難實施。我們所看到一些漢服愛好者通過挖掘而組織起來實施的禮儀,有些卻民間推廣遇到瓶頸。
二是造成誤解。如果推廣弱冠禮可以理解,但笈禮與弱冠禮分開舉行,就會給人造成重男輕女的之閑。
三是中間斷層。清末民初,一些倡導新潮的人,認為外國一切都是好的,否定我國傳統禮儀,再加之戰亂貧困,弱冠與及笄禮消失了,也被人淡忘了。
現在學校組織的成人禮,既有西方式的,也有中式的。即使中式的,也是一種簡化程序,隻是穿穿漢服,而且男生女生同時參加。年齡也與古代年齡不同,現在的成人禮都定格在18歲。
如果漢服深入推廣下去,繼續按照史料記載,挖掘這兩種禮儀,相信也會繼續在民間推廣,讓所有國人通過這種繁瑣的儀式感,找到民族自豪感。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參考資料:《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