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所有人都必須經曆的,尤其是死亡更是無法避免的。我們從出生到死亡,都有很風俗,這些風俗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迎接新的生命,給予美好祝福,送别逝去的回憶。
從新生兒出生的第一天起,我們便開始為他準備各種各樣的慶典,就是為了迎接新的生命;而人生中無論是生日、婚禮、各種慶典,這些的目的就是為了有一個美好的生活;走過一生後,誰都躲不過一捧黃土,當我們和這個世界告别的時候,子孫會給我們辦一個葬禮,這也是後代子孫對我們的追憶。
民間稱葬禮為“白事”,經過千百年的演變,變成了現在我們所知的喪葬風俗!
農村喪葬風俗中的做七
農村的很多風俗其實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延續,很多被城市摒棄的風俗,在一些小城市,或者是農村卻司空見慣。比如說在古代靈柩最少要停三天以上,其實這是人們對逝者一種懷念,希望逝者能夠複生。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為古代會因為醫學不發達,很多假死的現象不能夠及時地發現,所以靈柩需要停一段時間再下葬。再有便是給後人準備葬禮留夠充足的時間。
在古代,尤其是天子諸侯們的葬禮,停喪的時間會更長,因為他們的葬禮往往更加複雜,更加耗費人力物力。
一般來說,死後要停七七四十九天,每隔七天就要祭祀一次,這便是我們常說的“做七”。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後,還要做“孝子祭”。亡者死後百天還要上墳前祭祀。到了周年,同樣需要祭祀,俗稱“做周年”。
“做七”的禮儀其實非常繁瑣,當代人的“做七”其實已經簡化很多了。
農村喪葬風俗中的大殓小殓
在喪禮當中,入殓是最重要的一環,而入殓又分為大殓和小殓。
所謂小殓就是指為逝者穿衣,一般是在第二天進行。在古代小殓也分很多個步驟,比如說陳小斂衣、陳小斂奠、小斂、馮屍、變麻、設小斂奠、送賓等等。陳就是指陳列,将小殓用的衣服和祭品都擺放好,然後為逝者更衣,裹上被子(小殓)。這個時候,是不将臉蓋住的,主要是為了讓生者還能夠見到逝者,表達不舍之情。
在給逝者穿衣之後,還要進行“馮屍”,《禮記》中記載“君於臣撫之,父母於子執之,子於父母馮之,婦於舅姑奉之”。之後再進行變麻,就是頭和腰上系上麻繩。
小殓之後逝者已經算是和生者陰陽兩隔了,之後要舉行的便是大殓了。
所謂大殓就是指将逝者放入棺椁中,這個儀式一般是在第三天舉行。大殓其實是為了讓逝者能夠更加體面地離開人世,因為在棺椁中,算是與世隔絕,不必與塵土接觸。古人就算再窮,買不起棺材也不會将親人随便掩埋,最起碼都要裹上一個草席。我們常從影視劇中聽到這樣的一句台詞“死的時候,隻有一張草席裹屍”。
棺椁一般是用松柏制成,特别忌諱用柳木做棺材,因為松柏在古人看來是長壽的象征,而柳樹因為不結籽,所以人們認為這樣會導緻絕後!
大殓的時候,是親人們見逝者的最後一面,這個時候,親人們都會嚎啕大哭,以表示對亡者的不舍之情。
在入殓之後便是要蓋棺,在我們這裡稱釘棺椁的釘子為“鎮釘”,又說叫“子孫釘”,據說這樣能夠讓子孫後代興旺發達!
我們喪葬文化,最重要的就是為了緬懷逝者,為了表達對逝者的尊重。其實農村的這些風俗,很多都是古代《禮記》中所要求的,比如說《明史·禮志》中就有記載“喪之明日乃小殓,又明日大殓”。說的就是明代所要求的喪葬禮節。
這些紮根在農村的風俗,其實更能夠代表了傳統文化對人們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