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不思蜀》:劉禅的智慧,尋常之人如何能夠明白
其實,對劉禅這個人物,我們的認識是不夠的,一直以來都隻有臉譜化的形象。樂不思蜀的故事,“此間樂,不思蜀”,成就了阿鬥“安樂皇帝”的稱号。由于一些文學作品和現在影視劇的影響,曆史人物的真實面貌被掩蓋了。真實的劉禅,我們今天也隻能從一些史籍的字裡行間中窺見一斑了:
劉備在給劉禅的遺诏裡有這麼一段話:“射君到,說丞相歎卿智量,甚大增修,過于所望,審能如此,吾複何憂?勉之,勉之。”這個射君是誰,不得而知。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諸葛亮曾對射君稱贊劉禅的智慧,射君又将諸葛亮的贊詞告訴了劉備,使劉備聽了很欣慰。諸葛亮不是阿谀奉承之徒,劉備也頗有知人及自知之明,看來,劉禅并非愚不可及之人。
為了讓劉禅見多識廣,掌握治國本領,諸葛亮曾親自抄寫《申子》、《韓非子》、《管子》、《六韬》等書,要劉禅閱讀學習。對于劉禅的表現,諸葛亮也是非常滿意的,不止一次地評價劉禅,說他“天資仁敏,愛德下士”。一個“敏”字說明劉禅并非愚魯之人,否則,諸葛亮豈不有存心譏諷之嫌了。
還有一件小事,也能看出劉禅的才智。夏侯霸因司馬氏政變怕受曹爽的株連逃亡入蜀。其父夏侯淵在争奪漢中的戰争中曾被劉備手下大将黃忠斬于定軍山。劉禅在接見夏侯霸時說:“卿父自遇害于行間,非我先人之手刃也。”你父親是混戰中陣亡的,冤主債頭都沒有了。輕描淡寫,寥寥數語,冰釋前嫌。
從生存智慧上講,劉禅也比東吳末代皇帝孫皓聰明。照我看來,樂不思蜀是裝的,是麻痹司馬昭的韬晦之策。他老子劉備就是很會裝相做戲的,裝老實、裝仁義、裝種菜、裝驚雷、裝摔兒子、裝哭。劉禅這個枭雄之子,在這一點上還是有些遺傳的。
偏偏跟他一同被俘的蜀漢舊臣郤正不解其中之意,還要把劉阿鬥拉出來,教他說:“司馬昭如果再問你,你應該哭着說:先人墳墓遠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這樣司馬昭才會同情你、可憐你,放你回去。郤正也想得太天真了,你想司馬昭何許人也?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他不是吃齋念佛的善主,會垂憐你一個亡國之君?
劉禅聽了郤正的話,想必心裡也在笑話他,不過他覺得這樣講一遍也好,将“戲”演得更逼真、更生動。于是司馬昭第二次問他想不想蜀地,他便照郤正教的話回答了,而且故作沉痛地閉上了眼睛。司馬昭聽了說:“何乃似郤正語邪?”劉禅馬上吃驚地睜開眼睛說:“誠如尊命!”于是左右皆笑。劉禅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阿鬥從此也就安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