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作為一個少數民族聚居地,每到過年,各民族的新年習俗也各有不同,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蒙古族的新年習俗。
蒙古族過新年與漢族最大的區别就是臘月二十三,從一定意義上來說,臘月二十三才是蒙古族真正的過年,因為這一天的活動是比較隆重的。
臘月二十三這天,蒙古族家庭會“祭火”。“祭火”是從薩滿教傳入的,蒙古族信仰喇嘛教後有所改變,蒙民把羊胸脯肉連同白“哈達”、肉米粥、黃油、酒等做祭品,然後由長輩點燃九個小燈,并将祭品投入旺火裡燒,口裡誦贊詞,祝福家人幸福。“祭火”的時辰為傍晚黃昏時,上祭品時,男人在前,女人在後叩拜。蒙古族都認為“火”代表着一個家族的傳宗接代、興旺。如果有條件的話,有些家庭也會請來喇嘛祭火。
晚上聚餐時,大家都會穿上嶄新的蒙古袍,餐桌上最特别的要數祭竈飯了,祭竈飯一般用前一天炖手把肉的湯煮羊胸叉、羊肥腸、羊脊骨和“噶靈巴達”(漢族俗稱的棗飯)等,大鍋滿滿煮上一鍋,香氣四溢。很多蒙古族家庭在臘月二十四吃祭竈飯,因為這天是祭竈節,蒙古族祭拜竈神的傳統節日。
祭竈飯
春節,蒙古族人成為“白節”。這天,貼上蒙文對聯,換上新衣,擺上蒙古族小吃:各種奶食、油食,擺成小塔型,上邊插上特制的金銀花。蒙古族家庭也會在這天包餃子,搭配上蒙古族特有的各樣小吃,奶茶,奶酒,豐盛的蒙古族年飯就備好了。
小編蒙古族的同事說:蒙古族拜年的方式也很特别,手捧哈達,一手拿着鼻煙壺,拜年時要互相交換,摸一下對方的鼻煙壺再換回來,這種特殊的拜年方式體現了蒙古族春節濃郁的民族特色。
大年初一的早晨,蒙古族夥伴會先祭天,把蒙古族美食和美酒擺在桌上,向天祈禱所求之事。有的家庭還會去成吉思汗陵祭拜,手捧哈達,雙膝跪地,請一名官運亨通陵人,站出來祝頌。
蒙古族很多新年的習俗跟漢族相同,但也保留着自己本來的民族特色,既有民族融合,也有自己獨特的民族風俗。充分體現了内蒙古多民 族團結融合,互相尊重的美好願景。
來源:内蒙古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