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旅遊
/
蘇州市楓橋風景
蘇州市楓橋風景
更新时间:2025-01-07 05:59:33

蘇州市楓橋風景(濤聲依舊楓橋景區)1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首千古絕唱,就是唐代的這位張繼夜泊在楓橋揮就的。千百年來,無數遊子來到楓橋尋覓這美妙的詩境,唐宋明清的著名文人都曾經來追尋過,他們續寫了數百首楓橋詩詞。如唐代的白居易、劉禹錫,宋代的範成、陸遊,明代的唐伯虎、王寵,清代的沈德潛、吳偉業,還有乾隆皇帝等等都寫過楓橋的詩,于是楓橋的月光照耀了神州地,鐘聲響徹在五湖四海。

楓橋風景名勝區是以寒山古寺、江楓古橋、鐵鈴古關、楓橋古鎮和古運河“五古”為主要遊覽内容的省級風景名勝區。

楓橋地處蘇州西南端,離城僅五六裡。南北舟車在此交會,自古就是水陸交通要道。因唐代時在此設卡,每當皇糧北運時,便封鎖河道,楓橋又作封橋。楓橋是江南随處可見的一座單孔石拱橋,隻是唐朝詩人張繼寫了《楓橋夜泊》的詩作後,從此名噪天下。楓橋地帶由于舟車雲集、商旅際會而異常繁華,是舊時蘇州物資的集散交流中心。

蘇州市楓橋風景(濤聲依舊楓橋景區)2

進入楓橋景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造型宏偉精緻的“楓橋勝景”木門樓。

蘇州市楓橋風景(濤聲依舊楓橋景區)3

此處為寒山寺南面“寒山别院”的側門。

蘇州市楓橋風景(濤聲依舊楓橋景區)4

“寒山别院”正門後面高懸“時聞清響”牌匾,意為時時聽聞到清脆響亮的寒山寺鐘聲。

蘇州市楓橋風景(濤聲依舊楓橋景區)5

院中懸有“寒山寺長城和鐘”。

蘇州市楓橋風景(濤聲依舊楓橋景區)6

蘇州市楓橋風景(濤聲依舊楓橋景區)7

蘇州市楓橋風景(濤聲依舊楓橋景區)8

寒山寺位于蘇州城西古運河畔楓橋古鎮,始建于南朝蕭梁代天監年間(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寒山寺占地面積約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三千四百餘平方米。唐代貞觀年間,傳說當時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來此住持,改名寒山寺。1000多年内寒山寺先後5次遭到火毀(一說是7次),最後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緒年間。

寒山寺的普明寶塔,為楓橋景區的标志性建築。

蘇州市楓橋風景(濤聲依舊楓橋景區)9

穿過這座門樓,可以前往著名的寒山寺。

蘇州市楓橋風景(濤聲依舊楓橋景區)10

門樓正面題為“寒拾遺蹤”,“寒拾”指寒山寺曾經的兩位高僧寒山、拾得。

蘇州市楓橋風景(濤聲依舊楓橋景區)11

門樓背面題為“妙利宗風”,源自寒山寺的初名“妙利普明塔院”。

蘇州市楓橋風景(濤聲依舊楓橋景區)12

太湖石上書“和合”。源自“和合二仙”。清代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為"和聖",拾得為"合聖",和合二仙從此名揚天下。

蘇州市楓橋風景(濤聲依舊楓橋景區)13

江村橋,就是張繼《楓橋夜泊》詩中的江村橋,它橫跨在楓江上,與楓橋遙相呼應,從唐代以來一直和楓橋對愁眠着。

蘇州市楓橋風景(濤聲依舊楓橋景區)14

江村橋為單孔石拱橋,始建年代不詳。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重建;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1984年,蘇州市政府撥款整修,并重修《江村橋記》。橋長38.7米,寬3米,跨度9.8 米。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蘇州市楓橋風景(濤聲依舊楓橋景區)15

于江村橋上眺望左右的風景。

蘇州市楓橋風景(濤聲依舊楓橋景區)16

蘇州市楓橋風景(濤聲依舊楓橋景區)17

楓橋景區入口,門上匾額題為“楓橋勝迹”。

蘇州市楓橋風景(濤聲依舊楓橋景區)18

鐘韻樓

蘇州市楓橋風景(濤聲依舊楓橋景區)19

蘇州市楓橋風景(濤聲依舊楓橋景區)20

蘇州市楓橋風景(濤聲依舊楓橋景區)21

漕運展示館。清代,楓橋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糧食集散地,江、浙、皖、贛、湖、廣等地的漕糧都在此轉運至京城。這裡還是糧食出口的基地,史稱“洋米轉船之地”。由于“内地石約二千錢,出洋石至六七千”,緻使米商趨之若鹜,來楓橋搶購後再運至海外。所以,楓橋到處是米行米倉。據康熙年間統計:楓橋有61座米倉,29個碾米廠,到處有米行,規模之大,它處不能比肩。當時流傳着這樣一句諺語“探聽楓橋價,買貨不上當。”

蘇州市楓橋風景(濤聲依舊楓橋景區)22

蘇州市楓橋風景(濤聲依舊楓橋景區)23

蘇州市楓橋風景(濤聲依舊楓橋景區)24

蘇州市楓橋風景(濤聲依舊楓橋景區)25

“太湖鮮八珍糕”,蘇州土特産之一。

蘇州市楓橋風景(濤聲依舊楓橋景區)26

“江村愁眠”石。當年張繼在詩詞《楓橋夜泊》中寫下“江楓漁火對愁眠”,在《唐詩三集合編》中有這樣的注解:“全篇詩意自愁眠上起,妙在不說出。”《碛砂唐詩》注解說:“對愁眠三字為全章關目。明逗一愁字,虛寫竟夕光景,輾轉反側之意自見。”

蘇州市楓橋風景(濤聲依舊楓橋景區)27

眺望一水之隔的楓橋。

蘇州市楓橋風景(濤聲依舊楓橋景區)28

漁隐村。楓橋是最适合隐居的地方,國人的隐居生活有四種,那就是耕(耕種農田),讀(讀書寫字),漁(垂釣江湖),樵(上山砍柴),這四種生活是最原始的生活方式,但最簡單的生活可以甯心靜氣,不勞神傷心,人的本來性情在平靜的生活得到修養,從而延年益壽。楓橋水多,最适合漁隐生活。這裡建造了一組簡樸的江南木房,并設平台挑出水面,展示了漁隐生活的氛圍,可以在這裡體會一下甯靜志遠,淡泊明志的境界。

蘇州市楓橋風景(濤聲依舊楓橋景區)29

蘇州市楓橋風景(濤聲依舊楓橋景區)30

蘇州市楓橋風景(濤聲依舊楓橋景區)31

蘇州市楓橋風景(濤聲依舊楓橋景區)32

蘇州市楓橋風景(濤聲依舊楓橋景區)33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