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圖文
/
大家的中秋節都在哪裡過
大家的中秋節都在哪裡過
更新时间:2025-11-27 16:07:22

大家的中秋節都在哪裡過(你們都是怎麼過的)1

大家的中秋節都在哪裡過(你們都是怎麼過的)2

今天是中秋節,一個團圓的日子。想寫一篇文章,結果回憶了一下,居然連去年是怎麼過的都不記得了。這才意識到,孩子的班主任布置的中秋作業意義所在。

老師布置的作業是:

記錄你是怎麼過中秋的,可以選擇記錄的形式:日記、小報、DV。

孩子自己選擇了小報(我猜他是覺得這種方式最簡單),其實我覺得文字(日記)和DV,是更好的保存記憶的方式。當然,三年級的孩子,日記需要家長指導(如果你真的想幫孩子把節日記憶保存下來,而不是應付任務),DV更需要家長跟拍、并制作(是挺費勁兒的,但是多年後回頭看看,該有多珍貴)。

所以你看,其實教育無處不在。

大家的中秋節都在哪裡過(你們都是怎麼過的)3

我仔細回憶了一下,印象中的中秋節,好像隻有2次深刻的記憶。一個是我自己的,一個是我家娃的。

我自己的,是讀師範的時候,中秋節還沒有假期,所以我們都在學校正常上課。

學校在市郊,年齡不大(15、6歲),功課不緊(師範嘛,和高中沒得比),文藝少年(喜歡舞個文弄個墨),無病呻吟。

我想家了,就寫了一首歌(是的,是一首歌,有曲譜,能唱的,這個創作本在老家,所以沒法拍照片):

年年歲歲過中秋,

中秋月兒明,

……(這句忘了)

思親淚珠晶。

今夜異鄉為異客,

望月思親人。

家鄉父母苦操勞,

親恩何時報?

……(曲調還記得,歌詞忘了)

我家娃的,是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留的作業,提前半個月就布置了:每晚觀察月亮的變化,用照片或者圖畫記錄下來,帶到幼兒園展示。當然,老師并沒有隻給家長留作業,她們教了孩子月相兒歌,娃每天念叨,興趣盎然:

初一初二看不見,

初三初四一條線,

初五初六月挂鈎,

初七初八月露半,

十五十六月兒圓。

大家的中秋節都在哪裡過(你們都是怎麼過的)4

第二年幼兒園的作業好像是,帶一本月亮的繪本,到幼兒園分享。我們讀了《月亮的味道》很多很多遍,後來還讀了《月亮冰淇淋》,還特地買了一本《有趣的月亮》觀察了解月亮的變化規律。

大家的中秋節都在哪裡過(你們都是怎麼過的)5

廣告

月亮的味道(精裝)

作者:麥克格雷涅茨 著

當當

廣告

有趣的月亮觀察繪本

作者:作者:[日] 大枝史郎 繪者:[日] 佐藤美紀 譯者:李丹,雙螺旋童書館 出品

當當

所以,别說幼兒園什麼都不教,其實什麼都教了(不是隻有讀書寫字做題才是教的),是你沒意識到、沒捕捉到。

今年借着完成作業的機會,我打算讓娃了解1-3首古詩詞。

最有名的中秋詞:《明月幾時有》(蘇東坡),娃基本會背了(是先學會唱歌,歌詞記住了,就等于詞也背會了)。

最熟悉的故事:嫦娥奔月,李商隐有一首詩。

嫦娥

作者:李商隐 (唐)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大家的中秋節都在哪裡過(你們都是怎麼過的)6

最常被引用的唐詩:

望月懷遠

作者:張九齡 (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寝夢佳期。

這首詩我住院的時候,看了六神磊磊的分析,get到好在哪裡,

引用如下:

這首詩寫的是詩人晚上望着月亮思念遠方的親人。

這一上來的頭兩句,就震撼人心。說海上出現了一輪明月,此時此刻我和遠方的你隔着天涯,卻一同相望。字面平平無奇,沒啥特别,但讀上去卻很震撼,感覺一下被拽進了天海一片的闊大景象中。

這十個字,是最完美的組合,一個字都不能換。之前我們講王勃的名句“落霞與孤鹜(wù)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就說有的句子太完美了,好像不是人寫出來的,是詩歌之神借人的手寫出來的。這兩句也是這樣。

而且,發現沒有,這兩句還很自然地點了題。“海上生明月”扣住了“望月”, “天涯共此時”扣住了“懷遠”。一句寫景,一句入情,短短十個字,全部搞定!厲害了。

最會寫月亮的詩人:李白。

可以讓孩子回憶一下自己了解的李白寫月亮的詩歌。

大家的中秋節都在哪裡過(你們都是怎麼過的)7

今年中秋,我的收獲不小:

一些特殊的日子和時刻,要盡量用各種形式,留下記錄。

養成了記錄的習慣,也就養成了觀察和體驗生活的習慣。

讀完了文章,快去吃月餅啦!

大家的中秋節都在哪裡過(你們都是怎麼過的)8

大家的中秋節都在哪裡過(你們都是怎麼過的)9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上檐鬥拱和下檐鬥拱
上檐鬥拱和下檐鬥拱
中國文化曆史悠久,中國的古建源遠流長,但是随着戰争、戰亂與近代拆遷,變得越來越少和珍惜了。雲南是偏僻的遙遠,這裡因為遠離紛争,一些古建被保留下來,現在看這些一兩百年前的建築,除了感歎建築的用心與精美,還有智慧與想象,讓人稱奇......1、...
2025-11-27
春節建議什麼人不返鄉
春節建議什麼人不返鄉
春節建議什麼人不返鄉?新華社濟南2月11日電(記者劉寶森)“今天能熬粥嗎?”正月初四一早,河北省滄州市青縣北王莊的于海問母親,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春節建議什麼人不返鄉?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春節建議什麼人不返鄉新華社濟南...
2025-11-27
春天的第一首朗誦作品
春天的第一首朗誦作品
圖片源于網絡尋找春天,憧憬未來。結尾的三度創作,讓作品更生動。戳下面↓↓↓聽“量身定制”好作品@阿紫@寶華@配樂詩人緻力于給文學作品插上“誦讀、音樂和效果”的翅膀,當翅膀扇動時,文章能看、能聽、更能帶你去聯想。誦讀情感深厚,配樂得宜嚴謹。【...
2025-11-27
民間最後一筆生意
民間最後一筆生意
文/豬友巴巴農村這些預言,外鄉人賒刀留下,三十年後還未收賬,賠本轉行了?生活在農村,說起“預言”,很多人會談論起“鬼谷子”,或者一些其他的名人轶事,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層出現過“預言”!比如說,在三十年前,有專門來農村賒刀的,他們留下過...
2025-11-27
媽媽吃芒果核孩子吃芒果肉
媽媽吃芒果核孩子吃芒果肉
媽媽吃芒果核孩子吃芒果肉?60分媽媽,有着最接近真實的自我,孩子在她面前也可以做真實的自己,60分媽媽,是孩子的最佳起飛平台-------《曾奇峰的心理課》,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媽媽吃芒果核孩子吃芒果肉?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媽媽...
2025-11-27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