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春秋戰争,戰國孟子将之定性為“春秋無義戰”,根本原因在于儒家認為“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而春秋時“禮崩樂壞”,諸多戰争都是發自諸侯,即“禮樂征伐自諸侯出”,以儒家的标準去衡量,自然也就沒有正義的戰争了。
然而如果換一個标準,以中華民族的利益來看,春秋時期無疑存在不少正義戰争,其中最為正義的當屬齊桓公,春秋五霸的第一位,這是一位拯救華夏民族于危難之中的大英雄,其所提出的口号後來還被近代日本借用。
2600年前,華夏文明危在旦夕
西周晚期,戎狄磨刀霍霍,多次入侵西周,還曾逼得周懿王遷都。百餘年後,周幽王時,西周爆發内亂,在申侯等漢奸帶路下,戎狄攻破鎬京,滅亡了西周,殺死了周幽王、褒姒、姬伯服等。在此之後,周平王東遷洛陽,似乎戎狄問題已經平息,但其實戎狄入侵遠未結束,給華夏諸國帶來了巨大災難。
作為天下共主的西周,被戎狄滅亡後,諸侯人心惶惶。但還沒等華夏諸侯緩過來,戎狄又掀起了新一輪入侵,而華夏諸侯也無力抵擋接下來的入侵:
位于河北平原代地和滹沱河流域的代國與中山國,就是狄戎在此期間建立,其中中山國被譽為“戰國第八雄”;戎狄已經深入中原,位于河南安陽、鶴壁一帶的衛國,其國君衛懿公被戎狄殺死,據說被吃的隻剩下肝髒,衛國被攻破,隻剩下5000人寄居在曹國苟延殘喘;中原大國晉國四周都有戎狄勢力,燕國慘遭戎狄入侵等等。
當時南方楚國不斷北進,試圖飲馬黃河,北方戎狄不斷南下,華夏文明在南北夾擊之下危在旦夕,即将被蠻夷擊穿,恰如《公羊傳》記載的“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
周室無力,齊桓公挺身而出
在此危機時刻,必須要有人挺身而出,組織華夏諸國齊心抗擊戎狄,各自為戰後果不堪設想。但當時東遷後的周王室,不僅威望大跌,而且實力衰弱,根本扛不起抗擊戎狄的大旗。幸運的是,齊桓公在管仲的建議下挺身而出,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号召諸侯一起“攘夷”,向入侵的戎狄宣戰,成為抗擊戎狄的中流砥柱,保住了多個諸侯國,比如以下三件事:
首先,山戎大規模入侵燕國,燕莊公節節敗退,不得已向齊國求救,齊桓公以“尊王攘夷”為号召,組織兵馬向山戎大舉反攻,最終不僅打敗山戎,還滅掉了孤竹、令支,保全了燕國。
其次,戎狄大規模入侵刑國,齊桓公組織齊、宋、曹三國救援刑國。戎狄退兵之後,考慮到刑國距離齊國太遠,距離戎狄太近,于是齊桓公就幫助刑國搬遷到了夷儀(今聊城西南)。
第三,戎狄又一次入侵衛國,齊桓公考慮到衛國已滅、衛君已死,需要重建國家,于是在楚丘幫助衛國築新城,使衛國在黃河南岸重建國都。
如果按照儒家的标準,沒有周王室的号召就不能出戰,出戰就是“不義”之戰,那麼當時很多諸侯們隻能等死,等着被戎狄各個擊破。但如果站在華夏文明角度,齊桓公所進行的不少戰争,無疑都是正義之戰,所以孔子才會說“微管仲,吾披發左衽矣!”也就是說,沒有齊桓公和管仲,華夏文明恐怕會就此滅亡了。
另外,齊桓公的“尊王攘夷”,後來被近代日本使用,日本倒幕派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推翻了德川幕府統治,由此開啟了明治維新改革。
五霸之中,齊桓公最為“正義”
面對戎狄入侵,諸侯的反擊其實早已開始,但卻是自發行為,沒能像齊桓公這樣。更重要的是,大諸侯或許還可以抵擋戎狄入侵,但中小諸侯卻無力抵擋,甚至因為戎狄入侵,引發大諸侯趁機吞并中小諸侯,比如晉獻公時“并國十七,服國三十八”。
當時的晉國、秦國,都是從自身利益出發打擊戎狄,甚至隻是将戎狄驅逐到其他地方,禍害了其他國家,有些“以鄰為壑”的味道,即将戎狄往其他地方趕,隻要不禍害自己就行。比如,陸渾戎原本在西部地區,但公元前638年被秦國趕到洛陽,當時洛陽是周天子所在,秦人為何将陸渾戎趕到洛陽?
至于後來的楚莊王、秦穆公、宋襄公等春秋霸主,更多的是争名奪利,他們發動的戰争無論怎麼看都談不上正義與否。
因此,春秋五霸中的齊桓公,号召并組織諸侯打擊戎狄,無疑是最為正義的一個,也是外戰第一的霸主。同時,正是因為齊桓公“尊王攘夷”的号召,形成全民喊打戎狄,才助推諸國徹底解決戎狄問題。
總而言之,如果從儒家角度來看,可以說是春秋無義戰,但如果從華夏角度來說,春秋其實還是有很多正義之戰,除了齊桓公之外,還有鄭莊公等抗擊異族。
更重要的是,站在什麼角度看待春秋戰争,就能得出正不正義的不同結論,這對于認清當今世界戰争的性質也有借鑒意義。
參考資料:《左傳》、《史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