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黃包又稱奶皇包,有濃郁的奶香和蛋黃的味道,屬于廣式甜點,廣東人有喝早茶的習慣,喝早茶的時候會點上一籠。
要做出美味的奶黃包,就要先做美味的奶黃餡。傳統的奶黃餡裡面加入了“吉士粉”跟“澄粉”來提高餡料的奶香味,吉士粉就是一種香料,具有濃郁的奶香味和果香味。常用于制作糕點跟布丁,是中式烹饪常用香料之一。澄粉大家應該比較熟悉它就是小麥澱粉,也就是生粉,添加了澄粉可以使食品色澤鮮豔,誘人可口。在傳統奶黃包裡面吉士粉跟澄粉充當的是增香跟增色的角色。
其實奶黃餡可以使用更簡單的材料來制作。我這次去掉了“吉士粉”跟“澄粉”這兩樣家庭不常用的材料。想要奶香味我就用奶粉代替上了,普通的全脂奶粉。澄粉其實可以用普通澱粉代替,口感蓬松柔軟,細膩香甜做法比較簡單,感興趣的收藏、轉發、分享哦~
奶黃包
【所需材料】
面團:250克面粉,130克水,3克酵母
奶黃餡:150克純牛奶,2個蛋黃,白糖70克,15克低筋面粉,15克玉米澱粉,20克奶粉,20克液态黃油。
【制作步驟】
1.奶黃餡所有材料混合攪打均勻,攪拌至白糖融化,沒有奶粉可以不加,沒有什麼影響,就缺少了奶香味,加入了低筋面粉口感會疏松一點,黃油可以替換等量的植物有,使用黃油的話奶香味更濃郁。
2.奶黃糊過篩到平底鍋中,要使用不粘鍋。如果白糖顆粒比較粗,會難以通過篩網,那麼糖不用一開始就加入,将液體過篩之後再将糖倒入鍋中。
3.鍋中開中火,用矽膠刮刀不斷攪拌,直到鍋中的液體變為濃稠的餡料,使用矽膠刮刀可以充分的将鍋底的餡料炒起來,炒的過程中會出現一部分餡料先熟的情況,不要着急繼續炒,很快就可以炒勻。
4.奶黃餡不燙手之後将它分成十等份。
5.面粉裡面加入酵母,再倒入清水先把酵母化開,攪拌成面絮狀。清水不要一次性倒入,一邊倒一邊攪拌,預留一點水分,幹了加面粉反之則加水。
6.下手揉成團,蓋上蓋子進行第一次發酵,讓它發酵至兩倍大,這個面團是稍稍偏硬的,水分太多會影響效果。
7.面團發酵好了,可以看到體積變大,内部有豐富的蜂窩狀。
8.案闆上撒點幹面粉,發好的面移到案闆上,開始揉面排氣,将面團揉透,揉至表面光滑,整個面團充滿彈性。揉好的面口感筋道,内部組織蓬松也均勻好看。
9.将面團搓成長條,分成10份大小均勻的劑子。
10.案闆撒點幹粉,取一份劑子,用擀面杖擀成圓形面片。
11.包入一份奶黃餡,收緊口,收口朝下稍稍搓圓,全部做好。
12.蒸籠上放适量溫水,包子生胚放入,蓋上蓋子饧發20分鐘。
13.饧發好的狀态是體積變大1.5倍左右,手感拿起來輕飄飄的。然後就可以蒸了,開大火将水燒開,水開轉中小火一共蒸15分鐘。
14.蒸好以後不要着急開蓋,焖3-5分鐘再開蓋,巨大的溫差會使奶黃包表皮變皺變塌。我就是一着急,哎~說多都是淚。
小貼士:
1.奶黃包趁熱吃,松軟可口,奶黃熱乎乎的時候柔軟又香甜,如果放涼了會變硬,口感大打折扣。
2.2.不想炒奶黃餡的可以使用蒸的辦法。制作好奶黃糊的時候上蒸鍋蒸30分鐘左右,其中每間隔10分鐘取出一次,用打蛋器攪散後再上鍋蒸。奶黃餡若想要有松軟起沙的口感,在蒸制的時候一定要每間隔10分鐘取出一次,攪散後再上鍋蒸,否則餡料會結成一塊。
3.味道偏淡,喜甜的可在添加10克左右的白砂糖。
4.黃油的代替品:黃油也可以用等量的植物油代替,對于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用植物油入餡更健康,如橄榄油、葵花籽油等。
5.按照個人口味,餡料的成分可以增減或替換。
6.這個方子發酵的溫度在25度左右,時間發了50分鐘左右。時間僅供參考,最正确的要看面團的狀态,看到長到兩倍大就可以了。
喜歡這個食譜的話,别忘了點贊、收藏、分享,歡迎在評論區發表看法,或者分享您的做法,我們一起讨論做菜心得,交流美食經驗,每天更新原創美食做法。歡迎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