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黃眼狗的人怎麼辦?一生不戴烏紗帽,半路常逢白眼狼,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遇到黃眼狗的人怎麼辦?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遇到黃眼狗的人怎麼辦
一生不戴烏紗帽,半路常逢白眼狼。
東郭悔救中山狼,西門慣養黃眼狗。
“白眼狼”、“黃眼狗”都是指的忘恩負義之人,大概“白眼狼”多流行于北方,“黃眼狗”流行語南方,特别流行語西南官話區。
一、白眼狼
白眼狼:<名>人面獸心,忘恩負義的人。官話。浩然《豔陽天》:“馬鳳蘭關上門不讓進去,罵他是喂不熟的~。”
“白眼狼”是忘恩負義的家夥,“白眼兒”呢?
白眼兒:<名>對外孫子、外孫女的戲稱。冀魯官話。天津。退休在家看~呢。
天津以“白眼兒”戲稱外孫、外孫女,它的意思猶如川渝人說的“家[gā]公家婆帶外孫——空[kòng]搞燈兒”。民間心理認為:外孫不比“家孫”,是别姓家的孩子,帶大了不一定會孝敬自己,“帶了等于白帶”。這個“白眼兒”,等同于“白眼狼”。
“白眼”是什麼?
白眼人:<名>瞎子。吳語。浙江永康。
白眼佬:<名>瞎子。客話。廣東翁源。清水《翁源兒歌》:“年卅晡夜了月光,河背佬偷禾秧,聾耳佬聽到,~看到。”
翁源這幾句兒歌,相當于川渝流行的“三十晚上大月亮,老太婆起來偷水缸……”,我們在“在山居主俗話說28”:《不良于行(足拜)跛cuá》已經提到過,屬于“三個和尚四方坐,不言不語口念經”那樣的“颠倒話”。
“白眼”之“白”,應該不是眼白之“白”(鞏膜),跟“白内障”之“白”意思差近。清昭槤《嘯亭雜錄·質王好音律》:“又餘有狠仆某,王默告餘曰:‘其人多白眼,瞳子眊焉,非純正者。’”“瞳子眊焉”即“白眼”的具體表現。
“白眼”既然是“瞎眼”,那“白眼狼”是不是“瞎眼狼”呢?“瞎眼”跟“忘恩負義”如何挂得上鈎?其理據何在?
白眼狼:白眼:怒目而視的眼光。白眼狼:本義指怒目而視的惡狼。後泛指忘恩負義的人或兇狠殘忍的人。于敏《第一個回合》:“一九四八年的春天,蔣匪軍隊從北邊垮下去,順手一劃,沿途的村子都光了。市郊的農民,早受盡了保安隊的荼毒,怎經得起這大群的白眼狼。”王朔《千萬别把我當人》第十九章:“表面越老實的人骨子裡就越壞!我是看透了,都是假的,一切都是喂不熟的白眼狼,到時候就反咬你一口。”(呂佩浩、陳建文主編《漢語非本義詞典》,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9)
“白眼”跟“怒目而視的眼光”(白了他一眼兒。輕視、瞧不起,也有“怒”的成分兒)似乎情狀近似,但跟“忘恩負義”還是看不出關聯。
用阮籍的“青白眼”也難以解釋。或雲:瞎眼狼,沒人性雲雲。
二、黃眼狗
狗眼睛都是黑色的,可四川話中,有“黃眼狗”一句罵人話,比喻那些不分好壞,傷害無辜的小人,它由一些沒有眼水(力),亂咬人的狗引伸而來。黃,四川話中多帶貶意,如黃幫、手藝黃、好事黃了等,自然狗字前面加個黃,一聽就知不是好詞。我十歲的孫子最怕當黃眼狗了。一次他吃炒洋芋絲,因為裡面混有姜絲,他拈到一段姜絲,又辣又辛,急忙吐了出來,大叫: 哎呀,土豆絲壞了,倒掉!倒掉!他媽說,沒有壞,你吃到姜絲了,姜是增香的,沒關系。因姜絲的顔色與洋芋絲的顔色相近,孫子看不出來。于是他逗趣地說:姜用黃色哄我,做了好事,還藏起來,讓我當了一次“黃眼狗”,汪汪汪咬錯人了!(張文海《四川方言黃眼狗》2020.10.26)
黃眼狗:<名>忘恩負義的人。西南官話。四川仁壽。
《重慶方言俚俗語集釋》收有此詞。川渝人有“黃眼狗,不認人”的說法;“不認人”就是“忘恩負義”。“黃”何義呢?就此詞看,“黃眼”跟“白眼”之“黃、白”應該等位,取義接近。這也透露一個信息:黃、白不大可能是指顔色。
三、“眼”與“恩”和“㤿”
對比一下這兩個字的讀音:
眼:《廣韻》五限切,上混疑。文部。
《集韻》魚懇切,上混疑。文部。
恩:《廣韻》烏痕切,平痕影。真部。
從川渝老輩兒“恩”音[ngén]推測,它似乎也可以歸“疑母”。因此,我們推測:白眼、黃眼很可能跟“白恩”、“黃恩”關聯。
“白”可能即“負、背”的入聲形式:
負:《玉篇·貝部》:“違恩忘德也。”《類篇·貝部》:“違也。”房久切,上有奉。之部。
辜負。《古今韻會舉要·遇韻》:“負孤負也。”
客果有能也,吾負之,未嘗見也。(戰國策·齊策四)
陵雖孤恩,漢亦負德。(漢李陵《答蘇武書》)
“孤”、“負”互文見義。
“背繩墨以追曲兮”洪興祖補注:“背,違也。”(楚辭˙離騷)
“黃”則可能是“臦、杭”等的記音字。
臦:《說文·臣部》:“乖也。”《集韻·養韻》:“背也。”居況切,去漾見,陽部。
“杭”等于“抗”,拒絕也,參觀“草不黃俗話說”181:《天王老子來了也不認黃》。“黃眼”即是“辜恩”。
“白眼”“黃眼”與“負恩”相當。“恩”可以關聯“㤿”字:
㤿:《方言》卷一:“愛也。韓鄭曰怃,晉衛曰㤿。”一鹽切,平鹽影。《集韻·琰韻》:“博雅:愛也。或作(忄弇)。衣檢切(上琰影)”。
“㤿”變成開口韻後跟“眼”同音,因此,“白眼”“黃眼”之“眼”,極有可能是“㤿”閉口韻變成開口韻後的記音字。
再者:《廣雅·釋诂二》雲:“㤿,忘也”,是不是表示“白眼”、“黃眼”又可能是同義複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