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總是用虛僞來對待别人? 我們做任何事情多多少少都會帶有一定的目的性,希望能獲得某種結果但有一種行為是你去做了後,百分百會獲得和目的相反的結果,那就是攀比和吹噓,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為什麼人總是用虛僞來對待别人?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為什麼人總是用虛僞來對待别人
我們做任何事情多多少少都會帶有一定的目的性,希望能獲得某種結果。但有一種行為是你去做了後,百分百會獲得和目的相反的結果,那就是攀比和吹噓。
雖然有時候虛榮心沒有給周圍人造成實質性的傷害,但是所有的人都比較讨厭這種人,總是感覺和這種人相處特别的别扭,不自然。
而作為我們讨厭的對象,其實每個人都是其中之一,我們多多少少都有些虛榮心,隻是強與不強的問題。
虛榮心的外在表現形式主要是炫耀,而炫耀時往往透露出一種虛假的自信。
而事實卻恰恰相反,人往往在自己不自信的方面才會想着炫耀,以此掩蓋這方面的不足。也就是說炫耀什麼,說明他缺少什麼。越炫耀,說明越自卑。
自卑是一種心理學現象,形成原因可能很複雜,并不能輕易戒除,需要糾正長久以來形成的大量錯誤認知才行。
但是我們卻可以有意識的改變自己的虛榮表現形式,讓自己看起來不再虛榮。
虛榮外在表現主要有吹噓、攀比和裝等
其實這三者是相關聯的,某種意義上是一個意思,但是為了便于理解,我把他們分開了。
解決吹噓攀比和裝的方法并不難。就是認識到這是一種毛病。
很多人之所以戒除不了這幾個毛病,主要原因就是他不知道這是毛病。隻要能認識到這一點,很輕易就能改變。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觀察别的人在攀比和吹噓的時候,體會一下你作為接受者是一種怎樣的态度?
除了反感還是反感。
但是對方的這種行為難道是為了讓你反感的嗎?
可能會為了博取羨慕和崇拜的眼光
而結果往往适得其反。
因為對方刻意炫耀的心理被你看的清清楚楚。
當意識到這種行為除了引來别人反感沒有任何正面作用的時候,人們就能夠下意識收斂這種行為。
但也有人知道自己的炫耀行為會引起反感,為什麼還是會經常樂此不疲的這樣做呢?
因為人際交往中有一個假象,我們都認為别人看不透自己的小心思,以為自己僞裝的很好,而事實上,别人永遠看的比我們自己想象的更深刻。
不信的話仔細回想一下你曾經遇到的讓你覺得很裝的人就行了,他在言語,姿态等方面好像并沒有什麼特别誇張的行為,但你就是能夠感覺出他在裝。
你能看透别人,别人自然也能看透你。
其實這裡還有一個假象,作為觀察者的我們,有時候我們會覺得隻有自己發現了别人的這種心理狀态。
事實真的這樣嗎?
記得在我剛剛進入社會,從事我的第一份工作的時候,當時有個同事,做事喜歡偷奸耍滑,很虛榮,喜歡賣弄。但是又很會在别人尤其是領導面前僞裝,他的很多小動作和小心思被我看在眼裡,讓我很别扭,我特别不喜歡他。
我以為隻有我發現了他面具後面的真面目,一直有種想讓全世界知道真相的沖動。
有一天,我見同事們在讨論這個人,我驚奇的發現,原來幾乎公司所有人都知道他的虛僞和虛榮,一個老同事當時說:就連公司食堂的人都很讨厭他!此時我才明白,原來其他同事隻是看破沒說破而已。
此事對我觸動很大,長久以來時刻提醒自己
别人永遠看的比我們自己想象的更深刻。
所有人永遠看的比我們自己想象的更深刻。
有句話說的特别好
一個人長的很好看自己卻不知道,這就叫做氣質。
一個人很有才華别人卻不知道,這就叫修養。
也就是說修養和氣質這兩種寶貴的品質核心就是破除了虛榮心。
但要想能夠側底戒除虛榮心,還需要我們要給自己樹立一個更高級的信念——道德修養。
王陽明在自己考科舉失利的時候,他的父親以及長輩們來安慰他,讓他不要灰心。王陽明說:别人以考不上科舉為恥,我卻以落榜而擾亂心境為恥。可見王陽明所追求的并非世俗的物質和權利。他追求的是至高境界的聖人。
當我們以道德修養為最高追求目标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曾經向往的一些物質需求變得很低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