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由巷道鎮東聯村村民“衆籌”的《東聯村志》出版了。對于東聯村的村民來說,這可是件大事!為了出版《村志》,家家戶戶都出了一份力。聞着油墨的清香,村民胡生義面露喜色,“當時村上提議要編《村志》,我就積極響應了,拿了1萬塊錢,村上的事我們都要參與進來”。
據了解,僅僅10天日子,東聯村264戶人就捐款26萬。東聯村村民主動參與村上事務,是全縣推行“三治融合”,不斷實現鄉村善治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高台縣以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為契機,不斷創新體制機制,探索推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鄉村治理路子,努力構建現代鄉村治理體系,逐步實現了基層治理“由管到議”、法治意識“由淡到濃”、文明鄉風“逐步向好”的轉變,全縣鄉村治理水平不斷提升。
自治強基,鋪就基層善治之路
好的村規民約,是調動村民積極參與村級事務、助推鄉村善治的重要載體和有力抓手。巷道鎮太安村就是一個最好的實例。“自從有了村規民約,村裡鬧事的少了,環境幹淨整潔了,大家辦事都有規矩了。”說起村規民約帶給村裡的變化,太安村村委會副主任吳學珍感觸頗深。
近年來,高台縣持續加強農村群衆性自治組織建設,建立健全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等村級自治組織,修訂完善村務公開、民主決策、民主懇談會等村民議事制度,為群衆搭建了“談話說事”廣闊平台,真正讓村民自治“實”起來、“活”起來。指導全縣所有行政村制定符合實際、特色鮮明、管用好用的村規民約,用群衆聽得懂的“俗規定”“農家話”将勤儉節約、移風易俗、孝老敬老等寫入村規民約,做到村民自治有規可依、有章可循。同時,将村規民約遵守情況與巾帼家美積分超市、道德銀行等獎勵指标挂鈎,把環境整治、誠實守信、孝老愛親、勤勞緻富、移風易俗等納入積分制管理,正向引導村民改變陳舊觀念、破除傳統陋習,不斷激發群衆自治活力,村民自治實踐取得了豐碩成果。
法治固本,全民守法蔚然成風
“隻要開村民會議,我都會把村裡發生的矛盾糾紛編成小故事,讓村民來評理、法律顧問來講法,基本上是‘家庭矛盾不出戶,鄰裡糾紛不出村’”。巷道鎮東聯村黨總支第一書記胡宗仁告訴筆者。在東聯村,幾乎每月都能上一堂内容豐富、法理清晰地“現場說法”教育課,這一做法已經成為東聯村深入推進普法宣傳教育的“放大器”。
高台縣探索推進法治興村機制,創新矛盾糾紛調解模式,不斷強化“四級七天”矛盾糾紛調解法、“一庭三所聯動”和“情理法訴”調解機制,充分調動人民調解員和社會力量參與矛盾糾紛調處,構建了以鎮村為主、面向群衆、立足實際、就地化解矛盾糾紛的工作格局,為鄉村善治提供了有力保障。把法治宣傳教育貫穿全過程、融入各方面,有機結合春節、中秋等重大節慶日和黨員固定活動日等重要載體,豐富拓展“12.4”法制宣傳日活動形式,常态化開展以專題講座、法治文藝節目、舉案說法、資料宣傳為重點的“法律進鄉村”“法律進家庭”活動,增強法制宣傳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群衆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熏陶,自覺養成學法、用法、懂法、守法的良好習慣。
德治鑄魂,文明鄉風撲面而來
“這個月我的積分又滿10分了,每月的積分累計起來排前10名的,不僅年底可以評道德模範,超出的積分還可以到文明積分超市兌換生活用品。”駱駝城鎮梧桐村二社村民裴希林告訴筆者。
梧桐村以戶為單位,對每個家庭文明誠信指數進行登記造冊,開展文明誠信積分管理,通過“行為亮分、群衆評分、組織賦分”的模式,有序引導群衆自覺參與到政策落實、緻富帶富、文明培樹和群防群治等工作中來,建立了大事一起幹、好壞一起評、事事有人管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高台縣堅持以道德約束引領治理自覺,發揮德治在弘揚社會正氣、促進社會向善等方面的教育作用,廣泛組織開展文明家庭、五星文明戶等先進典型評選表彰和學習宣傳活動,通過評星挂牌、表彰獎勵,給群衆樹榜樣、給家庭定方向,充分發揮典型引領作用,為基層德治帶來源源不斷的清泉活水。同時,該縣在 136個行政村推行好人好事評議、張榜、激勵制度,村村設置好人好事光榮榜,褒獎凡人善舉,放大微小感動,讓“日行一善、小善大德”成為社會新風尚。探索建立道德典型禮遇關愛機制,精心培育遺體器官捐獻群體為代表的“高台好人”品牌,引導形成“德者有得、好人好報”的鮮明價值取向,全縣累計有8人榮登“中國好人榜”“甘肅好人榜”,評選表彰縣級及以上道德典型754人(次)、“五星文明戶”1.29萬戶。
(縣委宣傳部:郭曉芸 張曉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