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圖文
/
從六十四卦排序看不同的易學思想
從六十四卦排序看不同的易學思想
更新时间:2024-09-29 06:16:27

從六十四卦排序看不同的易學思想(從六十四卦排序看不同的易學思想)1

六十四卦排序可以呈現出不同的形式,比如傳本《周易》卦序、京房八宮卦序、馬王堆帛書卦序以及宋人伏羲卦序等。不同的卦序能夠反映不同的易學思想。對于各種卦序思想,學者們曾進行過大量的研究,并得出多種結論。不過,結論中的多數似乎太過受制于具體與局部,未能有效地從整體上把握。就現今所見幾種典型的六十四卦卦序而言,它們可能主要反映了三種彼此不同的易學思想:陰陽之義、五行之理和圖書之數。而陰陽之義又基本是圍繞《周易》這部經書展開。傳統的治易方式一般都被大别為象數與義理兩類。通過對不同卦序的深入研究,我們還可以進一步認識到,易學研究所展現的實際上是以象數與義理兩分法為經,以《周易》經傳文、五行原理與圖數三分法為緯所形成的縱橫交錯的學術形态。而其中又以三分法的分類更為實質。

關于六十四卦卦序,傳本《周易》的排列最為人們所熟悉,似乎也最為經典,學者的研究也最為繁多。傳本《周易》卦序所反映的最重要的易學思想就是陰陽。這樣的說法很容易被稱之為老生常談。因為陰陽是易學最基本的思想,有關陰陽的任何認識應該是一切易學研究的當然結論。況且,人們在探讨卦序的時候絕沒有不論陰陽者。不過,雖然表面上大家都在談論陰陽,但不同的學者對于陰陽與卦序關系的實質内容會存在很大的不同。我們說《周易》卦序最重要的易學思想是陰陽,意味着陰陽是作者排序最基本的理論根據。甚至可能是唯一決定全局的根據。學者雖然也能從《周易》卦序中尋找出其它一些規律或思想,但是,這些其它規律或思想往往不具備完全的适用性,也即總不免存在例外,在許多問題上不能自圓其說。除此之外,其它一些卦序雖然也離不開陰陽,但是與《周易》卦序相比,其中心思想則顯然已經不再是簡單的陰陽,而是另外一些既具備陰陽又超越了陰陽的特殊思維。

關于《周易》卦序的陰陽思想,古代學術已經進行過許多精辟的論述。其中最著名者莫過于成書于東漢時期的《易緯》和唐代孔穎達的《周易正義》。《易緯·乾鑿度》曰:

孔子曰:陽三陰四,位之正也。故易卦六十四,分而為上下,象陰陽也。夫陽道純而奇,故上篇三十,所以象陽也。陰道不純而偶,故下篇三十四,所以法陰也。乾坤者,陰陽之根本,萬物之祖宗也,為上篇始者,尊之也。離為日,坎為月,日月之道,陰陽之經,所以終始萬物,故以坎、離為終。成、恒者,男女之始,夫婦之道也。人道之興,必由夫婦,所以奉承祖宗,為天地主也,故為下篇始者,貴之也。既濟、未濟為最終者,所以明戒慎而存王道。孔子曰:泰者,天地交通,陰陽用事,長養萬物也。否者,天地不交通,陰陽不用事,止萬物之長也。上經象陽,故以乾為首,坤為次,先泰而後否。損者,陰用事,澤損山而萬物損也,下損以事其上。益者,陽用事,而雷風益萬物也,上自損以益下。下經以法陰,故以成為始,恒為次,先損而後益。各順其類也。

《乾鑿度》總體明确地論述卦序者僅此一段。其間雖運用了許多天地人倫的詞句,但都是為了說明卦序的陰陽二元結構。關于《周易》将陰陽作為排序基本原則的思想,其言雖未明,但其意已彰。

根據《乾鑿度》這段論述,學者們還産生了其它一些聯想。其中既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揮者,也有批判否定者。發揮者如天、地、人三才思想。在這段文字之中,确實出現過天、地、人三個概念。但三者并未處在同一個思維層次上。天與地相對而論,天地與人之間不是分别對應,而是結合在一起成為自然整體再與人相對。在人文之内也是如此,雖然分男分女,但男女也隻是彼此相對而論。與天地自然相對的是由男女共同組成的社會人倫。正如作者所謂“易者,所以經天地,理人倫,而明王道”(《易緯·乾鑿度》文),天、地、人隻是指易中所具備的多種哲學思想之一,而不是六十四卦排序最基本的原則。就像文中“八卦以建,五氣以立,五常以之行”(同上)一樣,其真正所指不涉及八卦排序,而在于論述易卦之“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同上)的廣博思想内涵。當然,從某種角度而言,《周易》卦序之中确實存在三才思想。但此時的天、地、人就像陰陽之與任何一種卦序的關系一樣,都隻是從寬泛的一般意義而言。天、地、人三才也是易學的基本思想之一,任何一種卦序都會與之發生這樣或那樣的關系。因此,這樣的發揮對于學者深入辨别八卦排序的真實原則并沒有多大的幫助。

批判者多集中讨論該文所列舉的卦名的數量,認為僅乾坤、泰否、坎離、鹹恒、損益、既濟未濟這幾對卦不足以全面地揭示《周易》卦序的思想。部分學者還因此根據各自的理解分别補充加述幾卦,以求完整妥貼①。其實,嚴格而論,這些增補也隻是五十步與百步的關系,并沒有真正解決問題。非但一時解決不了,恐怕永遠也無法徹底解決。因為他們所提出的問題并不存在于《周易》卦序或《乾鑿度》對于卦序的論述之中,而是出在其學術思路本身。《周易》六十四卦排序的基本原則隻有一個,即陰陽。在陰陽之外似乎再沒有明顯地确立學者們所追尋的其它任何的“骨架”或“經絡”。《乾鑿度》的論述也隻是概要地說明陰陽,其所列舉的“天地”、“男女”、“上下”、“終始”等已經足夠說明《周易》卦序中所包含的彼此相對的兩儀思想。

關于《周易》卦序的陰陽思想,《乾鑿度》的論述源于卦理,而孔穎達的論述則是基于卦象。

《序卦》者,文王既繇六十四卦,分為上下二篇。其先後之次,其理不見,故孔子就上下二經,各序其相次之義,故謂之《序卦》焉。其周氏就《序卦》以六門往攝,第一天道門,第二人事門,第三相因門,第四相反門,第五相須門,第六相病門。如乾之次坤,泰之次否等,是天道運數門也。如訟必有師,師必有比等,是人事門也。如因小畜生履,因履故通等,是相因門也。如遁極反壯,動竟歸止等,是相反門也。如大有須謙,蒙稚待養等,是相須也。如贲盡緻剝,進極緻傷等,是相病門也。韓康伯雲:“《序卦》之所明,非易之缊也。蓋因卦之次,托象以明義。”不取深缊之義,故雲“非易之缊”,故以取其人理也。今驗六十四卦,二二相耦,非覆即變。覆者,表裡視之,遂成兩卦,屯、蒙、需、訟、師、比之類是也。變者,反覆唯成一卦,則變以對之,乾、坤、坎、離、大過、頤、中孚、小過之類是也。且聖人本定先後,若元用孔子《序卦》之意,則不應非覆即變,然則康伯所雲“因卦之次,托象以明義”,蓋不虛矣。故不用周氏之義。(孔穎達《周易正義·序卦傳疏》)

“非覆即變”指的是六十四卦陰爻與陽爻之間的對應關系。上下颠倒是覆,隐顯交錯是變。“覆”之所指即為陰陽,“變”之所論亦為陰陽。“覆”與“變”的錯綜原則即是陰陽思想的上佳表述。不過,孔氏雖然總結出了“非覆即變”的規律,但沒有自覺地認識到陰陽是《周易》卦序的基本原則,或者說他并沒有從六十四卦排序的基本原則的角度去認識“覆”與“變”的作用。因為他最後所肯定的是韓康伯的“因卦之次,托象以明義”的思想,而對于周弘正的“六門”之說卻持否定态度。其實,所謂“乾之次坤”、“訟必有師”、“小畜生履”、“遁極反壯”、“大有須謙”、“贲盡緻剝”等不同性質的二元對應關系恰恰都是陰陽的不同表現形式。

所謂卦序的基本原則,它不僅要在整體上成為六十四卦排序的指導思想,而且對每一卦所處位置的原因都能夠作出說明。如果隻能解釋部分現象,挂一漏萬,那樣的“原則”隻是卦序中可能包含的某些思想,很難稱之為排序的主要思想或基本原則。韓康伯說《序卦》“因卦之次,托象以明義”隻是一種或然的認識,其文辭表述本身并不嚴謹。《序卦》所論主要是義理,包括每一卦卦名的義理和六十四卦卦序的義理。比如“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所謂天地之間充滿萬物,這是人們對世界的義理認識,其中并沒有卦爻之象。“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徲也。物樨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這一系列的表述、演進幾乎全部都是理性推衍。當然,對于卦名的理解也可以源自卦爻之象。比如臨卦,“可大之業,由事而生。二陽方長而盛大,故為臨也”(李光地《周易折中·臨·程傳》)。但從《序卦》的總體文字内容來看,似乎還是以義理為主。

韓氏之論如果能夠再進一步或許就可以深入到《周易》卦序的基本思想,那就是對于“托象以明義”之“義”的解釋。從探究卦序思想的角度而言,韓氏的認識有些淺嘗辄止。從《序卦》的思維方式和整體思路來看,作者所要表述的主要易學思想,也即“義”,可能就在于陰陽。陰陽思想之于《序卦》,除了《乾鑿度》所作分析之外,還充分體現在文章自身的行文節奏上。從天地自然到男女人倫,作者自始至終都沒有離開“窮上反下”、“否極泰來”的兩儀互為其根、互相轉化的陰陽之道。“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序卦》之“終焉”,終而未了。

重陰陽是《周易》一書整體和一貫的思想。例如,《周易·文言》一篇隻論說了《乾》、《坤》兩卦而不是全部六十四卦,對于其中真正的曆史原因,學者們至今未能确然了解。對此,我們不妨更換一種思路。或許《周易》的作者原本就隻撰寫了乾坤兩卦,因為易道太過廣大,每一個具體的學者一時之間隻能選擇一種角度來探究,而《文言》的作者所選擇的角度就是陰陽,所分析的對象就隻是乾坤。就像迄今為止的許多易學學者一樣,他們的研究雖然會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其它的卦爻,但究其實質,其主要内容基本上都還是集中在乾坤兩卦,其中心思想也往往隻是停留于陰陽二元。當然,《周易》作者對于易的認識沒有局限于乾坤兩卦,但他所始終強調者卻明顯在于陰陽乾坤。“乾坤,其易之組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系辭傳》)《周易·系辭》篇雖然涉及到十六個卦十八個爻辭的内容,但是其中心論點還是乾坤天地陰陽。可見,《周易》六十四卦排序的原則從于陰陽,正是與其多數傳文的基本思想相一緻的。

要全面地認識傳本《周易》卦序的基本思想,還必須對照分析其它不同的卦序結構。六十四卦排序可以呈現出千萬種形态,但真正能揭示出深刻易學思想的卦序并不多見。綜觀易學曆史,除傳本《周易》卦序之外,較有特殊代表性的卦序主要還有兩種:京房八宮卦序和宋人伏羲卦序。

對于京房八宮排卦,學者們已經總結出許多的思想,比如:八宮、納甲、納支、世應、飛伏、遊歸、卦氣、建候、積算、五行、六親、消息等。初看起來,其内容之豐富博雜不免有些使人眼花缭亂。然而,所有這些内容其實都圍繞着一個中心:五行。也就是說,在京房的八宮卦序理論之中,五行不是與其它内容相互并行而可以單獨列舉的議題,而是全部思想的核心。所有其它内容基本上都是五行解易這一總體結構的不同組成部分。

京房八宮卦序中所運用的五行易學思想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就其主要内容而言,首先,通過八宮分組确定六十四卦中每一個六畫卦的五行屬性。每一宮都以一個純卦為基礎,按照陰陽爻交互變化的原則産生其餘七卦。每宮八卦的五行屬性相同。例如:“乾,純陽用事,象配天,屬金”;“震,分陰陽交互用事,屬于木德,取象為雷”。其間,陰陽爻自下而上的變化為消息,消息的過程形成世應,消息的結果産生世魂: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遊魂與歸魂,而飛伏則是一宮八卦各爻因消息變化而存在的隐與顯的相對關系。其次,通過納支确定三百八十四爻中每一個陰陽爻的五行屬性。“陰從午,陽從子,子午分行,子左行,午右行。”四陽卦順配,四陰卦逆配;陽卦六爻配陽支,陰卦六爻配陰支。在京氏八宮易學之中,廣義的納支還包括建候、積算和星宿等。例如:《乾》曰:“積算起己巳火至戊辰土,周而複始。”《噬嗑》曰:“五星從位起鎮星,女宿從位降己未土。”幹支是陰陽五行存在的具體形式,納支的本質就是納陰陽五行。最後,按照五行之間的生克原理将卦五行與爻五行相結合,從而産生六親。“八卦,鬼為系爻,财為制爻,天地為義爻,福德為寶爻,同氣為專爻。”(《京氏易傳》)也就是說,京房的八宮排序是以八宮分組為始,以六親定位為終,由宮、卦、爻三者相輔相成、共同組成的一個完整的五行解易體系。

京房的五行易學體系比較複雜,其中有些内容一時還不能被現代學者所詳盡認識。比如納甲,納甲即是卦爻配十天幹。在《京氏易傳》之中,同時存在着幾種不同形式的納幹系統。如《乾》,既有“甲壬配外内二象”,又有“積算起己巳火至戊辰土”。但是,不管那種納甲,其五行解易的思想本質完全一緻。《京氏易傳》有曰:“分天地乾坤之象,益之以甲乙、壬癸。震巽之象配庚辛,坎離之象配戊己,艮兌之象配丙丁。八卦分陰陽,六位配五行,光明四通,變易立節。”

由于京氏八宮的排列順序是:乾、震、坎、艮、坤、巽、離、兌,有的學者就認為京氏八宮卦序反映了“父母六子”的思想。“父母六子”是八卦最普通的人倫之象。在大多數的易卦排序之中,我們幾乎都能找到“乾坤六子”形形色色的存在形式,特别是将八組分類作為基本排序結構的各種卦序,其情況更是如此。不過,如果我們僅僅停留于一般共性,簡單地分列“父母”、“六子”的長幼順逆,就無法真正認識不同的卦序背後所深含的不同的易學思想。

與京氏卦序一樣,帛書卦序也是按照八組分類,每組八卦的首卦也同樣呈現出“父母六子”的情況。但是,帛書卦序所反映的易學思想不是五行,而是陰陽。與《京氏易傳》相比,帛《易》與傳本《周易》兩種易學著作在整體思想上同屬一類。這種異同的特點在各自的傳文之中表現得極為明顯。《京氏易傳》上、中、下三卷,無論是整體結構還是文字内容基本都是圍繞五行這一中心論題。如卷下曰:“易者,包備有無,有吉則有兇,有兇則有吉。生吉兇之義,始于五行,終于八卦。”其以五行解卦的主題思想非常突出。與傳本《周易》一樣,帛《易》傳文之重乾坤陰陽的傾向也極為明顯。特别是《易之義》,其中還分列有《乾坤之參說》、《乾之詳說》、《坤之詳說》等專章詳論陰陽。帛《易》雖然也提到過五行,但是,從其總體内容來看,五行原理似乎可有可無。而帛《易》與傳本《周易》,無論是篇章結構還是文辭句法,都在極力突顯陰陽這一中心思想。當然,兩者在六十四卦排序的具體形式上也有所不同,傳本《周易》卦序所依據的是簡單的兩儀陰陽,而帛書卦序則擴大到八卦陰陽。八卦陰陽的順序源自帛書《易之義》與傳本《周易·說卦》兩部文獻共同具有的一段類似論述。帛書《易之義》曰:“天地定位,山澤通氣,火水相射,雷風相薄,八卦相錯。”② 傳本《說卦》則曰:“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學者常以《說卦》之“水火不相射”來“校正”《易之義》之“火水相射”③,但向來沒有确切的根據。而帛《易》卦序的陰陽排列或許可以就水火兩者的前後順序提供證明。帛書八組每組之内八個卦的先後順序是:乾、坤、艮、兌、坎、離、震、巽,水在前,火在後。八組首純将陽四卦與陰四卦分開,分别是:乾、艮、坎、震、坤、兌、離、巽,也是水在前,火在後。帛《易》卦序與傳本《周易》卦序,所不同者隻是細微表象,所相同者是陰陽二元的基本實質。

元包卦序與京氏卦序之間的關系也基本相似。元包卦序同樣分為八組,每組内八個重卦的卦變原則與京氏八宮相同,在總體上也屬于五行解易。但是,元包八組的首純的先後順序卻是坤、乾、兌、艮、離、坎、巽、震,而不是京房的乾、震、坎、艮、坤、巽、離、兌。與京氏八宮相比,元包八組排序的區别主要有三:一、将陰卦置于陽卦之前,陰陽倒置;二、将八純陰陽連配,而不是陰陽兩分;三、父母之後,少在先、長在後,長幼颠倒。元包卦序的這三點變化顯然在于重陰抑陽,它可能是為了綜合表現《歸藏》“首坤”的易學旨趣,而京氏八宮先父子後母女的卦序則體現《周易》“尚乾”的易學取向。不過,元包卦序雖然存在這三點陰陽變動,但并未改變其五行解易的整體思想本質。

易卦排序的不同必有其不同的内在機理。對于不同卦序之中任何微小的變化都不宜簡單地進行取舍,否則難免産生毫厘之謬。與帛《易》卦序一樣,宋人邵雍的“伏羲卦序”也是以八個三畫的經卦為基礎,按照“八卦相蕩“的原則進行排列的八組卦序。即:每組八卦的所有上卦都是一個固定不變的經卦,下卦也都是由八個經卦按照一定的順序與不變的上卦相疊而配。隻不過這八個下經的先後順序與帛《易》不同:乾、兌、離、震、巽、坎、艮、坤。伏羲卦序與帛《易》卦序兩者所深含的易學思想的差異就正是反映在每組八卦下經的排列順序這一貌似細小的區别之上。

伏羲卦序是宋人圖書卦序的典型代表。邵雍以數解易,乾、兌、離、震、巽、坎、艮、坤的排序是伏羲先天之數一至八的數字序列。伏羲卦序的排列基礎是易數。在伏羲卦序的八組排序之中,不僅每一組之内的八個六畫重卦是由各自下卦的三畫經卦按照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的順序排列,而且八組的先後順序也是遵循這一數字原則。更有甚者,在将伏羲卦序制成八組方格圖時,作為每組八卦中心的純卦都不在居首的第一位,而恰恰都分别被排列在各組之内相應的數字序位之上,即位于組内排序與組間排序兩種序列相同序号縱橫交錯之處。就全部六十四卦的排序而言,從第一組首卦之乾開始到最後一組末卦之坤為止,所有位次都完全符合宋人圖書易學經“加一倍法”所計算出的六十四卦的數字序列。

根據卦與卦之間的數字關聯,宋人将六十四卦制成方圓兩種圖形。而不管是方還是圓,都能充分反映伏羲卦序以數解卦的獨特易學思想。

以數解易的曆史似乎非常久遠。早在《周易》之中,就已經存在一些數與易的論述,如天地陰陽之數與大衍揲蓍之數等。就連宋人的所謂“加一倍法”,好像也能從中找到根據:“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八個三畫經卦的先天之數正是按照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加一倍法”的邏輯生成。在《周易》流傳的過程之中,雖然從來沒有缺少過易數的研究,但是易之數真正形成一種龐大、完整且相對獨立的理論體系還在于宋人的圖書易學。

易學的研究形态紛繁複雜,學界習慣于用象數與義理的兩分法對各種流派進行綜合分類。與此同時,學者們也基本都認識到,所謂象數與義理之分并非絕對。任何一種易學形式,既不可能完全舍棄象數,也不可能完全舍棄義理,而隻能是理象兼備而略有側重。好理者可以多言理,喜象者可以多談象,理象之别更多地表現為各展所長,各顯其能。

從易學發展的曆史來看,象數與義理的分别主要表現為對《周易》一書不同的注釋方法。不管是象數易學還是義理易學,其目的都是為了闡解經傳文的含義或者通過經傳文進一步理解卦爻畫的蘊意。在傳統的象數與義理的兩分法中,五行易學與圖書易學通常被劃入象數易學範疇。從五行易學和圖書易學所存在的大量象與數的内容來看,這種劃分确有其合理處。但是,完全将五行易學與圖書易學排斥于義理之外則明顯有失偏頗。而偏見的形成大概出于以下幾種原因:

原因之一在于“易”的學理界定。很多學者隻是以《周易》為易,以闡釋《周易》中“微言大義”者為義理。以《四庫全書》為例,《四庫全書總目·京氏易傳》提要曰:京房易著“雖以‘易傳’為名,而絕不诠釋經文,亦絕不附合《易》義”。四庫館臣們的說法就顯然偏激,因為《京氏易傳》既解經文,又闡《易》義,正是一篇十足的易論。京房論易,并沒有完全離開《周易》,所不同者在于角度。《京氏易傳》中存在大量叙說《周易》的内容。例如《乾》:“純陽用事,象配天,屬金。與坤為飛伏,居世。《易》雲:‘用九,見群龍無首,吉。’九三三公為應,肖乾乾夕惕之憂,甲壬配外内之象”;“降五行,頒六位,居西北之分野,陰陽相戰之地。《易》雲‘戰于乾’”。京房以八宮說易,卦卦不忘援引《易》文。隻是這些所謂“易文”并不都見于傳本《周易》。比如《姤》:“天下風行曰姤。姤遇也,《易》曰‘陰遇陽’”。又如《遁》:“陽消陰長,無專于敗,《系》雲:‘能消息者,必專者敗。’”再如《否》:“君臣父子各不迨及,《易》雲:‘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不過,《周易》隻是《易》的一個傳本,京房之《易》完全可以它指。

四庫館臣之作如此論,實際上反映了他們對于《易》及易學的内容所進行的片面認定。應該說,易的核心是卦爻,或者八卦或者六十四卦。隻要是圍繞卦爻所展開的學問都屬于易學的範疇。《京氏易傳》三卷内容都是圍繞卦爻展開,特别是上下兩卷更是将順序注解六十四卦作為基本結構。易著的形式很多,既有傳本《周易》之“易”,也有帛《易》之“易”,還有《京氏易傳》之“易”、宋人圖書之“易”。《周易》卦序是易學,京氏八宮卦序和邵雍伏羲卦序也都是易學。不僅如此,正是由于京氏八宮卦序和宋人伏羲卦序采取了不同于《周易》卦序的排列方式,它們才分别揭示出了卦爻之中所蘊含的不同于《周易》經傳文的其它思想内容。

原因之二在于有關學者對五行易學和圖書易學内容缺乏足夠的了解。以五行易學為例。之所以将五行易學定義為象數,可能關鍵在于五行原理的基本思維單位是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象。不過,學者隻要深入了解五行思想就會發現,物象隻是五行思維體系中的一部分。就像陰陽八卦一樣,陰陽的最初形态也是物象,八卦更是源于天地萬物之象。所謂“微言大義”不過是陰陽八卦之象對于天地人倫的理性應用。五行之間的生克制化是對世界萬象規律的總結。與陰陽八卦一樣,五行原理也是廣泛地涉及天地人倫、政治社會、性命體用等方面的。例如仁、義、禮、智、信之性,喜、怒、哀、樂、好、惡之情,生、合、害、沖、刑、穿之德,這些都在五行原理之内,其理性之概括與思辨之抽象絲毫不在陰陽八卦之次④。其實,從傳統易學研究所涉及的内容來看,所謂義理易學主要在于發揮陰陽兩儀之道,而對于易學主體的八卦或六十四卦則論之甚少。即使偶有所論者,要麼圍繞卦爻辭辨析分解,要麼最後還是變相地回到陰陽大小消息。易學的本質當然首先在于陰陽,但僅僅停留于陰陽未必仍然就是八卦。陰陽兩爻既然已經組成了八卦,并進而形成六十四卦,那就必然會超越一般陰陽而存在。八卦思維是陰陽二元的繼續與深入。五行也是在陰陽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又一多元思辨體系。如果将陰陽的有關理論視為義理,而将五行原理視為象數,那麼關于八卦與六十四卦的任何研究大概也都隻能歸屬于象數之列。這樣的分類或者尚未進入易學的全部,或者是用簡單區别于複雜。

原因之三在于對“象思維”的特殊理解。将五行易學與圖數易學歸類為象數易學可能更多地是出于“象語言”而不是“象思維”。象思維是以物拟物,以象類象。象思維的前提是特定的物象,其過程是在物象之間展開聯想。它既以經驗為前提,又以經驗為結論。與象思維相對的是理思維或理性思維。理性思維雖然是在概念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邏輯推理,但是,概念既可以是抽象,也可以是具體。特别是作為概念存在形式的語言,更是既可以為純粹理念,也可以為具體物象,而具象的語言完全可以包含抽象的内涵。因此象思維與理思維的分别不在于語言的形式,而在于思維主體所選擇的内容。就像陰陽的概念一樣,在思維者的内心之中,它既可以直接反映出光明的白晝與黑暗的夜晚,也可以隻是再現上下、強弱或正反等純粹理念。而五行原理就是以大量物象語言作為基本思辨單位的一種思維體系。五行思維雖然具有非常突出的象語言的特點,但是,從思維的角度看,這些以象語言形式存在的概念既是象,又是理。因此,五行易學既是象數易學,也是義理易學。

《周易》是易學的基本經典,不管是五行易學還是圖書易學,作為完整的易學流派,它們都很難完全舍棄《周易》不用。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它們也分别都是關于《周易》易學的不同易學流派。《周易》易學兼及象數與義理,五行易學和圖書易學也都明顯地呈現出象數與義理兩種不同的治學形态。象數與義理之分是《周易》易學和五行易學、圖書易學等各種易學所共同具有的特點。如果在整體上對各種易學流派進行劃分,橫向地可以區分為象數與義理兩類,縱向地可以區分經文易學、五行易學和圖書易學三類⑤。象數與義理的區别主要在于治學形式,即對于同一本質内容的不同表述;後三者的區别則主要是針對易學的實質,即對于卦爻結構内在規律的不同認識。

象數與義理的兩分法之所以偏重于形式,是因為,它們最終所落實的易學問題實質相同,所謂區别基本在于學者不同的思辨特長、治學心态與文風。不僅如此,在易學研究的實踐之上,人們從來就沒有将兩者絕然分開。任何一位易學者或易學作品都不可能是絕對的象數或者絕對的義理。象數與義理的交融并不是人為的喜好,而是易學的本質所在。作為易之核心的六十四卦是由陰陽兩爻所組成的抽象符号,是一種特殊的抽象語言,它們既是可以比類萬物的圖與象,也是歸納萬象的義與理。學者如果隻是單一地運用或象或理的思維方式去認識卦爻,其結果常常隻能是盲人摸象。經文、五行與圖書三分法之所以更加實質,是因為它們反映了人們對于卦爻結構本身的不同認識。在不同的流派之中,相同的卦爻結構會呈現出彼此不同的内在形态,并進而反映出世界存在與變化的不同規律。除了揭示不同的易學本質之外,三種學派的治學語言也可以相對分開。經文易學可以隻釋《周易》,五行易學可以隻述占筮,圖書易學可以隻計算數字。也即是說,三者的區别從内容到形式都十分明顯。當然,所謂兩分法與三分法之形式與實質的區分也隻是相對的。現今的易學研究不僅不可能将象數與義理全然分開,就是在經文、五行與圖數之間,學者們也常常彼此借鑒,綜合運用。

傳本《周易》卦序、京房八宮卦序和宋人伏羲卦序分别代表了經文、五行與圖數三類易學流派,它們分别是三種易學思想在六十四卦排序上的體現。通過對三種卦序以及相關理論的綜合研究,學者不僅可以充分認識不同學術流派所反映的不同易學思想,更可以深刻領悟不同易學思想共通的終極源流。

注釋:

① 參見沈有鼎《沈有鼎文集·周易序卦骨構大意》、吳澄《易纂言外翼·卦統》、崔述《崔東璧遺書·易卦圖說·易卦次圖說》等。

② 對于帛《易》的篇名及其分類,學者多有歧見。本文所取隻為方便,不表是非。

③ 參見王興業《〈說卦〉新探——兼論宋人先天卦序後天卦序問題》,載劉大鈞主編《大易集成》,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1年2月第一版。另見廖名春《帛書〈易傳〉引〈易〉考》,載劉大鈞主編《大易集要》,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3月第一版。

④ 參見蕭吉《五行大義》。

⑤ 參見拙文《〈周易〉與“白馬非馬”——試論易學的對象與研究方法》,載《周易研究》2003年第2期。

原載《周易研究》2008年1期。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推薦免費的音遊(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
推薦免費的音遊(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
  《喵斯快跑》向來都是一個聯動鬼才。   在我還沉浸在它與《多娜多娜》聯動的餘韻中時,突然公布的一個新聯動,再次打了我一個措手不及,讓我回想起了那個已遺忘許久的身份——東方廚。      太美辣!   根據這一個月陸陸續續放出的聯動情報,不難看出這次聯動的“東方味兒”相當純正,不愧是“老二次元”發行商——心動發行的遊戲,怕不是内部有不少老懂哥。選擇的聯動曲...
2024-09-29
澳大利亞1
澳大利亞1
  根據澳大利亞氣象局(BOM)的初步數據統計,昨天(17日)是澳大利亞自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熱的一天。全國平均氣溫為40.9℃,打破了2013年1月創下的40.3℃的紀錄,但根據預測,這一紀錄不可能持續很長時間。随着炙熱的空氣在全國範圍内移動,預計未來幾天氣溫将繼續升高。      △澳大利亞18日全國各地氣溫分布圖(圖片來源:澳大利亞氣象局)   17日,...
2024-09-29
六個堅持專家解讀(董振華從六個堅持)
六個堅持專家解讀(董振華從六個堅持)
  從“六個堅持”牢牢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董振華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堅定信仰信念、把握曆史主動的根本所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
2024-09-29
睡前運動操瘦腿(睡前15秒瘦大腿操輕松燃脂)
睡前運動操瘦腿(睡前15秒瘦大腿操輕松燃脂)
  睡前15秒瘦大腿操輕松燃脂   大腿好難瘦?大腿是很多女生公認最難減的位置,鏟除肥厚馬鞍肉、松垮大腿肉,天天做瘦腿操,2步驟就能燃燒深層脂肪,幫助鍛煉腿部肌肉!      繁忙的日常生活之中,總為了家庭、工作以及育兒等等蠟燭多頭燒,天天長時間在辦公室裡前傾盯着電腦,或是久站服務客人,導緻雖然身心疲勞,身體卻因為缺乏活動而血液循環不良,再加上不敵歲月流逝,...
2024-09-29
秦時明月曉夢結局是什麼(秦時明月不可忽視的曉夢大師)
秦時明月曉夢結局是什麼(秦時明月不可忽視的曉夢大師)
  《秦時明月》動畫中儒家是最講究長幼尊卑和禮數的一個門派,桑海儒家小聖賢莊有三位當家,分别是掌門人伏念、二當家顔路和三當家張良,被稱為“齊魯三傑”。三人雖同屬儒家一脈,但性格其實頗為不同,張良身處儒家實則崇尚墨家,顔路喜歡恬淡不問世事,唯有大師兄伏念最講禮數,曾因天明少羽之事責怪兩位師弟。      伏念推崇王道治國,獨創“聖王劍法”,對于儒家學說和天下大...
2024-09-29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