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癡可以改變嗎?在被各種導航慣壞後,原本就分不清東南西北的年輕人,有更多人成為路癡所以,路癡到底是怎麼回事?是天生的嗎?,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路癡可以改變嗎?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路癡可以改變嗎
在被各種導航慣壞後,原本就分不清東南西北的年輕人,有更多人成為路癡。所以,路癡到底是怎麼回事?是天生的嗎?
1970年以來,通過對老鼠的實驗,我們已經确認哺乳動物擁有3種和方向有關的細胞。有辨别南北的方向細胞,有負責搞懂自己定位的位置細胞,還有負責形成空間概念的網絡細胞等。
總之,既有指南針,還有配套的坐标系,将二者結合後,還要擁有“你能搞懂自己的定位嗎”的綜合能力。當然,記路還需要一定的視覺記憶力。
三種細胞結合起來後,方向感特别好的人,會在腦中建立起看起來很高級的虛拟地圖,還能順時針逆時針90度旋轉,或者軸對稱翻轉。
這幾類細胞有一類發育得不太好,就可能影響整體的認路能力。有的人對人類擁有方向細胞這事兒還是蠻驚訝,難道真有人能自動找到北嗎?
這真的不是鴿子的獨特能力嗎?
不過哪怕是出于遺傳、成長環境之類的原因,導緻這三種細胞有的發育得不太好,但為了辨識方向,每個人都會發展出自己的策略。
比如分不清南北,就提升觀察力。在大自然,靠太陽的位置、樹葉的生長狀況判斷南北,在城市也可以靠住宅區的陽台朝向、樓與樓之間的間隔判斷南北。
如果沒法建立自己的腦内三維地圖,那就将手機地圖背下來,需要的時候直接套用或者幹脆記憶具體坐标,比如某家鴨脖店往左拐。
反正要是真的沒有方向感,各種和方向有關的細胞不發達,對于認路這事兒,也還是可以“硬記”的,記憶這方面靠的就是海馬區了。
美國密歇根大學曾對雙胞胎進行了記憶測試,研究人員找來500多對雙胞胎,讓他們看屏幕上的人臉、地點、物體和單詞,然後對他們的大腦進行核磁共振掃描。
結果是:回憶人臉和地點時,同卵雙胞胎的大腦活動出現了高度的相似性,但回憶單詞或者普通物體時,他們各具差别。這表明人類對于面孔和地點的識别能力,可能受遺傳影響較大。
所以方向感的确有天生的成分,後天的訓練隻是一部分。
比如有的小孩子,去過一次公園或者姥爺家,下次就能帶大人找到。這種方向感很好的學齡前兒童不乏多見。
此外,方向感的确可能和性别有關。男性比女性的方向感更好,空間能力也更強。
有人說這和智人的演化曆程有關,漁獵采集社會中,男性需要長途跋涉到距離村社較遠的地方捕獵,這要求他們必須能夠找到回家的路。而女性則主要是在家附近負責采集。
但研究者還研究過其他動物,似乎不論是老鼠等哺乳動物,還是烏賊這類軟體動物,雄性的方向感總是比雌性的要好一些。
此外,女性在舌頭下面滴上一滴雄激素後,她的方向感與空間感的測試得分也會上升。
據此推論,方向感的性别差異,可能隻是演化的一種無害副産品,而非經過自然選擇。
雖然現實世界中女生路癡确實更多些,但也不排除一些人的破罐破摔。反正也不認路了,就直接跟導航走吧!或者跟身邊的人走就行。
畢竟,聰慧的人總不能處處都聰慧啊!來點無害的缺點,中和一下完美的自己沒什麼不好的。
不過廣大路癡可以了解一個事實,那就是如果真想認路,哪怕方向感天生不好也完全可以。
女性相比男性,在認路時更偏好記地标,比如火鍋店、奶茶店和各種商場。在城市中生活,這可能是更實用的一種認路方法。
2004年,研究人員發現倫敦的出租車司機擁有更大的海馬區,這表明為了記憶道路、搞懂定位與規劃路線,他們的大腦後天經曆了大規模的長期訓練。這取得的顯著效果,使出租車司機成為倫敦行走的人形GPS。
總之,方向感可能是天生的,但并不影響後天對認路技巧的掌握。很多路癡可能隻是懶而已。
不過現在GPS和導航軟件這麼發達,不認路對生活也沒啥大的影響。但有的人連導航的地圖也看不懂,對于他們我隻想說,咱不能徹底放棄治療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