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和大暑誰熱?有人說小暑,進到小暑汗流浃背,正常生活将受影響;有人說是大暑,夏季溫度升高,大暑在小暑後,大暑比小暑熱是理所應當。看起來有理,但實際不過是主觀臆測, 熱是相對的,有明顯地域性,不同地區的氣候差異大。
說個簡單例子,同在小暑,海南三亞和漠河的溫度有天壤區别,同在某地,海拔三千和海拔三百是天壤區别。因此,别用時間定義溫度,别用地域定義溫度,古人都說:太白積雪六月天,六月酷暑,太白山上是白雪皚皚,由此能知道海拔和地域對溫度帶來的影響巨大。
我國常見到南北遷徙的候鳥人群,冬季到海南養老,夏季到東北過夏。其實除了這種遷徙,夏季選擇到同緯度的高山避暑同樣是不錯的選擇,海拔提升将使溫度大幅度下降。同樣選擇在低海拔地區過冬同樣沒問題,海拔越低溫度越高,如果有高山阻擋的話,整體保溫效果更理想。
通過查日曆能知道,小暑是7月7日,距現在隻有幾天時間。随着小暑到來,我國将出現三大變化:一是溫度持續升高,吹出的風是熱風;二是蟋蟀離開田野,到陰涼地避暑;三是雄鷹離開地面,到高空飛翔。以上種種變化說明,小暑是重要的氣候轉折點,世間生物在用自己的方式逃避酷暑,提高高溫天氣的幸福指數。
本文中要講的俗語:“小暑熱透,大暑涼飕飕”的意思簡單:假設小暑溫度高,大暑溫度就要降下來,涼飕飕形容的非常貼切。事實真是這樣嗎?答案是否定的,根據小暑的溫度和降水情況,不能推測出大暑的溫度和降水。即使是現代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都不能精準預測,何況是科學技術不發達的古時候。
很大程度,古人都沒料想到現代科學技術能如此發達,畢竟那是個連坐飛機都覺得是天方夜譚的年代。不過不能因此否定古人做出的經驗總結和努力,實證經驗的總結有利于引導科學技術的發展。
雖是這樣,但俗語不是絲毫沒道理。一方面根據小暑預測大暑天氣,是古人通過生活經驗的總結,具有實踐參考價值;另一方面小暑溫度高,說明進入三伏天的時間很早,同樣說明出伏時間早,待到大暑時很大概率溫度就已經下降。俗語中講的是概率問題,即小暑溫度高,大暑就要涼飕飕,這本質上就是在猜大小,不是大,就是小,沒有科學依據。
現代社會中,最科學的掌握了解氣候變化的方式就是天氣預報。人們根據天氣預報掌握天氣變化,做出必要措施行為,俗語隻能起到借鑒作用。不過根據相關研究表明,我國古時候的有些俗語經驗有很高借鑒和參考價值,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盲目的全盤接受。
至于說,本年度何時最熱,現階段沒有準确的答案。結合以往經驗看,整年中最熱的是三伏天,三伏天中最熱的是中伏。本年度三伏天分别是:初伏是7月11日至7月20日,中伏是7月21日至8月9日,末伏是8月10日至8月19日。中伏是在大暑期間,結合以往經驗知道本年度大暑溫度要高于小暑。當然,我國氣候具有不可預測和地域性,各地氣候差異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
面對即将到來的高溫天氣,相關人員要做好準備,避免高溫天氣帶來負面影響。現階段一方面要做好降溫避暑工作,避免出現中暑問題;另一方面要及時關注氣候變化,做好農業生産工作,避免出現滑坡和泥石流災害。不管是小暑,還是大暑,出現高溫和雷暴天氣的概率都很高,做好極端天氣下的災害預防工作是重中之重。
最後想說:即使小暑溫度極高,也不能說明大暑就溫度低,尤其是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出現極端天氣的概率極高。未來全球不确定氣候現象将直線增長,七八月降雪天氣同樣可能出現。因此,别用常規性思維判斷氣候變化,幾千年前傳統節氣中描述的物候現象頻次将出現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