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宣和年間 ,城郊有一個叫做清風寨的村莊,村莊東頭住着一個名叫李正的老漢。李老漢的人生經曆比較曲折,自幼父母雙亡,吃着百家飯長大,後來憑借自己自學的木匠手藝,不但養活了自己,還娶妻生子。
李正的妻子是一個逃難的女人,名叫張淑娘,那年饑荒,她暈倒在馬路邊。李正經過憐憫她可憐,又知道她無父無母想到自己的經曆,便将女人留了下來。兩人互生情愫,在村長見證下結為了夫妻。
次年,淑娘給他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為李明。李明自小跟着父親學習木匠的手藝,在二十歲那年,李老漢做主給兒子娶了鄰村丁氏為妻。丁氏是個孝順的女人,婚後将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不到一年就給李家生了個可愛的小孫女,取名為李珍珍,一家五口人生活的幸福美滿。
天有不測風雲,李珍珍三歲那年,李明和妻子丁氏到山上砍柴,遇到泥石流雙雙斃命。得知兒子和兒媳婦死于非命,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李老頭幾次哭暈過去,老婆子沒兩年便郁郁而終。李正本想一死了之,但是看到還年幼的孫女,隻能咬牙堅持了過來。
為了照顧孫女長大,李老漢重新出門做工,鄰居們都知道爺孫倆是個可憐人,誰家需要打造家居,都會請李老頭去做工。就這樣,李老頭憑借踏實能幹的手藝,不但養活了爺孫倆,還積攢下一筆銀子,新建了兩間房子。
這日,李正沒有出去做工,同村的媒婆突然找上門,笑着說道:“李老頭,大喜事啊。”李正苦笑着說道:“我家能有什麼什麼喜事,一家人家破人亡,哭都來不及呢。”媒婆接着說道:“有了女人才叫家,老哥哥你平日裡待我不錯,我心裡一直惦記着給你找個續弦,昨天打聽到臨鎮有個四十歲的寡婦,丈夫去世多年,這事沒準能成。”
李正聽了心頭一動,随後又說到:“我都五十歲的人了,比人家大了十歲,這能成嗎?”媒婆笑着說道:“你放心吧,那寡婦無兒無女,隻有一個小孫子,日子過得十分辛苦,隻要你不介意多一個孫子,她肯定願意嫁給你。”
李正想着小孫女漸漸長大,以後多有不方便之處,家裡有個女人,也好照顧着她,況且自己身體康健,多兩個人也能養活,便同意了媒婆的說親。在媒婆的撮合下,李正和董氏的婚事進展得很順利,董氏嫁過來那天,領了一個十歲的小男孩。
婚後李正春風得意,仿佛一夜之間年輕了十歲,他在外地接了一個大活,工期需要兩個月,一趟下來能掙不少銀子。在家裡發現妻子和孫女相處得很和睦,放心地囑咐兩句,便出門了。
在工期快要完成的時候,李正夜裡做夢,總夢到小孫女珍珍說冷,李正覺得是自己太過思念孫女所緻。可是孫女的聲音一直在耳邊回響,他心緒不定,便向雇主請假,連夜趕回了家。董氏見到丈夫突然歸來,吃了一驚,随即跪在地上哭着說道:“當家的,我對不起你,珍珍前幾日貪玩,掉進了水裡,被河流沖走了,我們找了好久,都沒有找到她。”
李正聽到孫女被河流沖走,腦袋嗡的一下,癱軟在地。鄰居們見到李正回來,也都上門問候。正在這時,家中的大肥豬突然跑了出來,圍着院子裡的棗樹一直拱地。那土地很松軟,似乎近日剛被松土過,沒一會大肥豬就拱出一個大坑,衆人看得清楚,坑裡竟然露出半截衣服,李正發瘋一樣沖過去扒土,結果在土裡發現了珍珍的屍體。
李正扭過頭惡狠狠地盯着妻子:“你個毒婦,你對珍珍做了什麼!”董氏吓得臉色蒼白,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衆人将董氏壓上了公堂,幾棒子下去,董氏招了個幹幹淨淨。
原來,自董氏帶着孫子嫁給李正後,便看珍珍不順眼,平日裡丈夫在時,便裝作賢良淑德的樣子,丈夫一不在,就私下裡苛待珍珍。那日珍珍一天沒吃飯,偷偷到廚房拿吃的,被董氏發現,失手将珍珍推到了磨盤上,珍珍當場斃命。董氏害怕事情暴露,便假稱珍珍掉進了河裡,實際上将珍珍埋在了樹下。
縣令聽到董氏的罪行,當即判決秋後問斬。而李正将孫女與兒子和兒媳婦,葬在了一起。後來他變賣房産,将銀子捐給了窮苦百姓,自那以後人們再也沒有見過他。也有人說,他去了新的地方,開啟了新的生活。
寄語:善惡到頭終有報,舉頭三尺有神明,希望這個世界充滿善良沒有壞人,但願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平平安安度過一生。故事為民間傳說,屬于文學創作,人物情節均為虛構,請勿與封建迷信挂鈎,旨在豐富讀者的業餘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