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千字文深度解析
千字文深度解析
更新时间:2024-11-10 10:16:54

大家好,歡迎收聽本期的《鸮胖說千字文》,我是鸮胖。在節目開始之前,鸮胖想托付一下,如果您喜歡鸮胖的節目,就請您多多關注,并幫鸮胖轉發分享一下,您的舉手之勞,就是對鸮胖最大的鼓勵。提醒您一下,您點開鸮胖文史的圖标,就能完成關注鸮胖的工作,鸮胖在這,謝謝您啦。

咱們閑言少叙,說一說本期内容。上一期鸮胖為您講了“福”和“禍”的本義,就是祭祀的時候,神明是不是搭理你。如果沒印象的聽衆朋友,可以返回上一期,再溫習一下。今天咱們接着往下講,講講“尺璧非寶,寸陰是競”。這句話其實是出自《淮南子》,“故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如果用一句熟語來說,就是《增廣賢文》裡的“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個話咱們都明白,但有一個問題,為什麼用寸,去計算時間?長度單位,為什麼能來形容時間?這其實就跟古代的計時單位,有密切關系。

鸮胖先給您講一個故事。春秋末期,晉國和燕國的聯軍讨伐齊國,齊國是連連敗退。這時,齊國的相國晏嬰,也就是咱們熟知的晏子,推薦一位軍事人才,叫田穰苴,後來人更習慣稱呼他為司馬穰苴。齊景公和田穰苴溝通過之後,發覺他确實是個人才,于是冊封他為大将軍,率軍抗敵。這田穰苴也确實是個人才,隻是大緻觀察一下軍隊和敵軍形勢,就明白了接連失利的問題的根由,那就是軍紀廢弛。不過他也思考的全面,對齊景公說:“我出身卑微,不見得能讓士兵們信服。如果有大王能讓你的一位有地位的寵臣來充當監軍,軍隊就很容易帶領了。”齊景公一聽,很有道理,便派自己的寵臣莊賈去當軍隊的監軍。

千字文深度解析(寸光陰和一刻鐘)1

《斬莊賈》連環畫

田穰苴向齊景公辭行的時候,親自和莊賈約好見面的時間是在第二天,地點是在軍營的門口。第二天,田穰苴提前來到軍營,并讓士兵做一件事情,“立表下漏”,等待莊賈。但莊賈卻遲遲沒有出現。等到日落西山了,莊賈才帶着一臉醉意出現在軍營。田穰苴知道莊賈因為親朋送别而耽誤了時間,二話不說,當即叫來執行軍法的人問道:“按照軍法,不按時報到的将士應該這樣處理?”軍法官答道:“當殺!”田穰苴親自動手,斬殺莊賈,全軍震動,軍紀有明顯好轉。結果自然不言而喻,田穰苴大破晉燕聯軍,收複失地。等到田穰苴凱旋歸來,齊景公大喜,封他為大司馬,所以後人也稱呼他為司馬穰苴。

司馬穰苴整理軍紀所依靠的,正是“立表下漏”。這其實就是古代主要的兩種計時工具,“立表”,是圭表,“下漏”,就是滴漏。咱們一個一個來說。

首先是“立表”,也就是圭表。這個操作其實比較簡單,就是在陽光下豎立木樁,觀察它的影子以測定時間。後世有一個咱們熟知的、是圭表的進化版的儀器,叫做日晷。日晷名稱是由“日”和“晷”兩字組成。“日”是指“太陽”,“晷”表示“影子”,“日晷”的意思就是“太陽的影子”。不過,咱們看到的日晷,不是簡單的用一根針插在一個大盤子上,上面還有一些刻度,這個刻度,叫時角坐标系。時是時間的時,角是角落的角。這個問題鸮胖就不展開講了,這裡面的原理又涉及到古代天文學的知識了。簡單描述一下,時角坐标系,就是把圓盤分為十二份,代表十二時辰。這個劃分會根據對天體運轉的參考進行劃分,所以不是很容易。日晷雖然咱們古代常用,但目前最早發現有日晷的記載,是在《漢書》中,但隻是提及,并沒有具體描述。

千字文深度解析(寸光陰和一刻鐘)2

圭表說明圖

咱們開篇提到的寸陰,就和日晷有關系了。其實寸陰,就是太陽的影子在日晷盤上走一寸的長度。因為寸是古代最短的時間單位,所以寸陰,自然也是指最短的時光了。關于寸的好玩兒知識,您可以聽一下鸮胖在《罔談彼短,靡恃己長》上期的節目,裡面就有講解,比如古人是怎麼在身體上找到“寸”的概念的,裡面就有介紹。

說完“立表”,咱們再來說說滴漏。滴漏,其實就是用水滴落下彙集的多少來計量時間的一種儀器,這其實和咱們現在所用的沙漏差不多。隻不過與現在咱們見到的普通沙漏有所不同,古人是在漏鬥上刻上刻痕,水流下去漏出的刻痕所代表的的時刻,就是現在的時間。當然,之後的滴漏設計考慮的會更多,比如出水的速率和水面距離出水口的高度等等。咱們所說的一刻鐘,正是來源于滴漏。西方機械表傳入後,發現表每走15分鐘,正好對應滴落中的滴落出一刻度水的時間。

千字文深度解析(寸光陰和一刻鐘)3

元代的銅壺滴漏

說完了寸陰,咱們來聊聊尺璧。之前鸮胖在《劍号巨阙,珠稱夜光》中,曾經提到過兩樣寶貝,就是随侯珠和和氏璧,這兩樣寶物,被後世譽為“春秋二寶”。其中,咱們比較熟悉的,就是和氏璧。

鸮胖想問一個問題,這玉璧的璧,長什麼樣子?它又是用來幹什麼的呢?

《爾雅》一書中,這樣解釋“璧”:“肉倍好謂之璧。”玉璧呢,是一個圓環的形狀。這其中,肉是指外邊,好是指内孔。那外邊和内孔之間怎麼會有倍數關系呢?其實就是外邊大圓的半徑和内部小圓的半徑,成倍數關系。古人認為,最好的比例,應該是三倍。但其實通過出土的文物來看,合乎這一比例的玉璧,确實很少。

其實玉璧,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已經出現了。距今約5000多年的良渚文化中,就已經有出土玉璧了。在古代,主要是用來祭祀的。《周禮》當中就講,“以蒼璧禮天”,就是用青色的玉璧禮敬上天。除了蒼璧之外,還有一種比較貴重的玉璧,是白壁。《史記》當中,有這樣的描述:“正月朔旦,奉皮薦璧玉賀正月。”就是說漢代的時候,每年的正月初一朝賀天子,諸侯要用獸皮包着玉璧觐見。三公百官,要奉上白壁祝壽。可見,在不同時期,不同場合,玉璧的作用,是不一樣的。

玉璧雖貴重,但時光更重要。所以咱們更應該珍時間,惜分秒。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歡迎您的收聽,我們下期再見。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