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個成語。劉邦在鴻門宴後,迅速翻越秦嶺來到漢中,并用張良計策,燒毀身後的棧道,以向項羽表明自己永留漢中、不回關中的決心。公元前206年8月,劉邦乘有人起兵反對項羽的機會出兵進關,他采用韓信的計策,派出幾百名軍士去修複原先燒毀的棧道,裝出要通過棧道進擊的樣子,與此同時,劉邦親自率領大軍繞道從故道(今陝西鳳縣西北,也叫陳倉道、嘉陵道)出兵,回到關中,在陳倉打敗了秦降将章邯的軍隊,再入鹹陽,為戰勝項羽奠定了基礎。
嘉陵道
陳倉,作為一個著名的曆史地名就這樣廣為人知。其實,陳倉曆史比這還要悠久,此地古稱西虢,是周秦文化的發祥地,有2770餘年的建城史,秦文公四年(前762年),秦在“千渭之會”建立國都,就稱為“陳倉”,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在此設了陳倉縣。此地文化積澱深厚,曾出土了晚清四大國寶(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盤、虢季子白盤)及陳倉石鼓、何尊、逨盤、銅浮屠等文物。但是,到了唐朝中期,古老的陳倉卻突然改了名,改成了寶雞,這是為什麼呢?
寶雞石鼓園:《祭祖敬天》雕塑
這與一個傳說有關。秦文公十九年(公元前747年),有個陳倉人打獵時抓到一隻既像羊又像豬的怪獸,準備進獻國君。可是這時卻有兩個小孩勸他萬不可行。因為這個怪獸,名叫“獍”,剛一出生,就張口吃母,長大點就吸人腦漿。這個陳倉人一聽就想把它殺死,突然,獍開口說話:“你不要殺我,快放了我,去逮這兩個小孩。他們是龍鳳胎,都叫陳寶,得男者稱霸,得女者稱王。”陳倉人聞言,以為靈異,放下獍去逮小孩。可是兩個小孩忽然變成兩隻神雞,一隻飛到了河南南陽,千年之後轉生為光武帝劉秀,另一隻直飛陳倉山頂,化為石雞,體大如羊,光潔如玉。這隻石雞就默默地待在這裡,一直到755年。
755年,範陽節度使安祿山起兵反叛,叛軍破關入陝。唐玄宗避亂四川,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太子李亨在鳳翔府提前登基,史稱肅宗,挂帥平叛,進駐鳳翔。就在此時,傳來一個祥瑞,陳倉山上頂的石雞突然啼鳴,聲傳十餘裡。當時,正是安史之亂的緊要關頭,自從神雞鳴叫之後,唐軍節節勝利,叛軍一蹶不振。唐肅宗認為神雞乃是國寶,雞鳴乃是吉祥之兆,于是改陳倉為寶雞,沿用至今。
神雞鳴瑞
當然,“神雞鳴瑞”是曆史傳說,當時唐肅宗之所以給陳倉改名,主要是因為當時在危難之中,要通過改名取吉祥之意,給軍民鼓勁打氣。當時他改的不止這一個,例如雍縣為鳳翔縣,取的是“鳳翔原野”的意思。他還新置了一個天興縣,取“天興唐室”之意。就這樣,寶雞代替了陳倉,這一叫就是将近1300年。直到2003年3月,撤銷寶雞縣,設立寶雞市陳倉區,陳倉作為一個行政區劃才又回到人們的視野。
現在,無論是陳倉還是寶雞,都已經是飽含曆史底蘊的名字了,無分高下。在雞年到來之際,本号謹祝我中華寶雞長鳴,福運綿長,祝各位讀者大雞(吉)大利,萬事如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