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晴宜野望,最愛是山前。遠近花兼竹,高低水拍田。"清明過後,走進清鎮市麥格鄉,一幅幅田間耕作的生動畫面展現在眼前,從擺脫貧困到奮進小康,前行的腳步留下的是苗鄉人堅實的足迹。
麥格鄉,是清鎮市三個民族鄉之一,國土面積125.13平方公裡,轄15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戶籍總人口25535人,全鄉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16戶590人,國家級貧困村1個。
面對590人和1個國家級貧困村的脫貧任務,近年來,麥格鄉從解決貧困群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從影響貧困村發展最緊迫、最突出、最薄弱的環節抓起,突出重點,強化落實。成立了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由鄉黨政主要領導任雙組長,全面落實"一把手"負總責的脫貧工作責任制,堅持每周一調度、每月一總結、半年一講評、年底算總賬的工作機制,實行時間倒排、任務倒逼,快速、高效、精準的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除'一把手'負總責外,我們鄉各班子成員、各包村幹部、村幹部都逐級簽訂了責任書,立下了軍令狀,層層分解任務、落實責任,目的是要把壓力和責任傳導到每一個工作組和幹部職工。"麥格鄉黨委書記王啟榮介紹說,與此同時,我鄉還實施村"兩委"能力提升計劃,廣泛開展強培訓、提能力、亮承諾、抓落實、樹典型活動,持續發揮村黨組織帶頭人引領作用,打造一支懂農村、會扶貧、作風硬的村幹部隊伍,全力攻克脫貧攻堅工作。
"經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我們村幹部作為全村發展的帶頭人,思想認識也得到空前的提升,信心更足,決心更強。"觀遊村黨支部書記陸再華說,如今黨支部的凝聚力空前提升,群衆緻富的意願高漲,都願意抱團發展,一起脫貧緻富。
貧困村、貧困戶要脫貧,産業是關鍵。近年來,麥格鄉始終把帶動群衆穩定增收作為脫貧工作的主攻方向,着力培育壯大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抓好傳統農業,培育特色産業,不斷優化産業結構,通過土地托管、吸收農民土地經營權入股、資金入股等途徑,與貧困戶建立穩定的帶動關系,促進貧困戶增收。
在合作社、龍頭企業引領發展的基礎上,麥格鄉還以"校農結合"新模式帶領農戶成片種植蔬菜。2019年貴陽學院與龍窩村一畝地農民專業合作社簽訂了合同,以訂單式采購,促進"一村一品""一鄉一特"的産業化形成。
"今年種植的蔬菜和辣椒不愁銷路了,我們就隻要加油幹,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龍窩村一畝地合作社帶頭人趙九江滿臉笑容的說。
截至目前,麥格鄉共培育了88家種養植合作社和企業,15個行政村實現"村社合一"及建檔立卡貧困戶全覆蓋,并采取"公司 合作社 農戶"的發展模式與自主發展模式,累計投入424萬元扶貧資金幫助216戶貧困戶發展猕猴桃、酥李、優質蔬菜、生豬、肉牛等種養殖,實現戶均增收6000餘元。
"在麥格鄉黨委政府和幫扶單位的幫助下,我村成立了合作社,帶領村民共同發展。幾年來,共種植熟李1200畝,猕猴桃600畝,蔬菜278畝,帶動貧困戶35戶136人參與,戶均增收5000元,在摘掉國家級貧困村帽子後,村民日子越過越好。"麥格鄉大谷佐村黨支部書記任政華說。
此外,麥格鄉還圍繞上級政策,着力改善農村基礎條件,全面提升群衆生産生活水平,全力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截至目前,實施完成"組組通"建設30條55.364公裡,新建人畜飲水工程3處,83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農村基礎設施硬件得到有效加強,全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43戶188人。
如今,行走在麥格的鄉間村裡,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到處都能看到少數民族同胞辛勤的身影,時不時還傳出爽朗的笑聲和醉人的歌聲(來源/清鎮市宣傳部 文/楊厚信/莫榮倩)#我要上頭條##抖說多彩貴州##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