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keva
近日熱映的兩部電影《雄師少年》和《愛情神話》,口碑爆了。前者豆瓣評分8.4分,後者更是一度漲到了8.3分,可謂為年末影市貢獻了兩部優質作品。
兩部作品從場景還原到人物個性,都把帶有濃郁地域色彩的獨特文化展現得淋漓盡緻。巧合的是,談及以電影展現地域文化的創作初衷,《雄師少年》導演孫海鵬和《愛情神話》導演邵藝輝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他們與當地的緣分。
在廣州生活十數年的孫海鵬,潛移默化間受到廣東文化的熏陶,算得上是半個“老廣”。在他看來,舞獅在廣東很常見,很有煙火氣,動作很帥很漂亮,有時候很萌,有時候很霸氣,很适合用動畫的形式來呈現。
無獨有偶,因為長居上海,邵藝輝對滬式文化相當熟悉。帶着《愛情神話》的劇本參加First影展創投之前,她已經決定找上海籍演員用方言拍這部電影。
從内核到外在,兩者都充滿了專屬于當地的文化符号。為此我們不禁好奇,當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被原汁原味地搬上銀幕,土生土地的當地人或長期生活于此的居民,又會有怎樣與衆不同的觀影感受呢?
上海觀衆x《愛情神話》
《愛情神話》很難讓觀衆直接從片名就感受到影片蘊藏的地域文化。在跟我們的對話中,多位來自上海的觀衆坦言觀影之前沒有詳細了解這部電影關于上海的背景。但當看到永康路、新樂路、南昌路等上海場景以及大量滬語對白出現時,他們都忍不住拍手叫絕!
尤其對于片中的上海話對白,“老上海”朱朱和Moss的感受非常細緻。
朱朱形容《愛情神話》簡直是十級上海話教科書,最經典的莫過于“白辛苦不辛苦”的貼切,這句台詞精準拿捏了成年人世界的同時點到即止,妙不可言。此外,比如馬伊琍母女快速對話的氣勢、女人們的發嗲、男人們的自嘲等等,上海話也将影片氣氛襯托得更上一層樓。
而Moss則注意到,戲裡男女主人公之間會用流利的上海話交流。但隻要老白兒子白鴿出現,他們的對話就自動變成普通話,這也映照了當下上海年輕人可能越來越不會說上海話的現實。
上海作為一座屹立在東方的繁華都市,給人的印象一直是摩登、時尚、走在時代的尖端。
《愛情神話》裡,馬伊琍飾演的李小姐從事廣告制片、有錢有閑的格洛瑞雅熱衷以學畫畫來填充自己的生活,老白和老烏在上海最繁華的外灘籌辦個人畫展.......在小施看來,戲中竭力刻畫人物對于藝術的追求,也貼合上海人民骨子裡的精緻與講究。
而上海人這種精緻與講究,同時還體現在他們對于咖啡文化的熱愛。上述三位受訪者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上海人民擁有屬于自己的coffee time。
咖啡之于上海,就像下午茶之于倫敦。此前有媒體報道,上海已經超越紐約成為世界範圍内咖啡館數量最多的一座城市。
Moss介紹,她所工作的靜安區正是上海咖啡館數量最多的區域,“咖啡和奶茶原來代表上海年輕人。法租界那塊,每走兩三步就能見到一家咖啡館。戲裡老白會去光顧他兒子工作的咖啡店,也會帶着放學後的瑪雅去咖啡館做作業,意味着現在的叔叔阿姨也開始頻繁消費咖啡。coffee time在上海十分常見,某種程度透露着上海人生活的講究。”
戲裡有一幕,老烏騎着自行車到咖啡館,甚至因為自行車的停放問題與跟保安發生争吵。這則折射出上海人愛騎自行車的習慣,“原來在法租界區域,自行車是一個非常便利、非常流行的交通工具。哪怕像現在,無論在上海什麼地方,很多人都會選擇以自行車的出行。”Moss補充道。
抱着休閑娛樂的心态意外遇到了一部刻畫現居城市的好電影,成為了不少上海觀衆看完《愛情神話》的感受。開畫以來,上海穩居《愛情神話》全國城市票房榜首位。
而随着影片豆瓣口碑釋出,8.3的高分或将助力影片收獲更多的觀衆。這也符合邵藝輝分享《愛情神話》創作時的憧憬:“《愛情神話》故事的發生地雖然是上海,但它本質是一個全世界的人都能看懂的愛情故事。影片應該是打破地域性的,讓更多觀衆看見。”
廣東觀衆x《雄獅少年》
“挺真實,挺細膩的。”
看完《雄師少年》走出影院,小馬禁不住感歎影片對當地文化的高還原度,“祠堂、小巷、榕樹頭、大排檔、炭爐雞煲、嘉陵摩托.......場景刻畫可圈可點,跟十幾年前的廣東農村近乎一模一樣。”
之于廣東人而言,舞獅是逢年過節的必備節目,是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長的記憶。小馬坦言這部電影最先吸引她的地方是片名。
“《雄獅少年》講的就是舞獅,自己的文化一定要支持!”雖然過往《黃飛鴻:獅王争霸》等影片已經對醒獅文化有過描述,但難得的是,《雄獅少年》罕有地以動畫的形式将其呈現,這也令作為國漫迷的小馬倍感興奮。
影片最終沒有讓她失望,“很多讓人捧腹的喜劇情節,主角的名字都很有意思。”戲裡兩個角色都叫“阿娟”,這是廣東重複率很高的名字,“粵味”甚濃;此外,阿貓和阿狗在粵語裡可以理解為不被重視的人,非常貼合其餘兩位角色小人物的身份設定;還有相愛相殺的鹹魚強和阿珍,充滿着廣東市井小民的氣息。小馬表示,“《雄獅少年》有點周星馳電影的味道,懂得自然懂!”
荔灣湖公園,芳村地鐵口、老西關街道……日常生活的必經之地在大銀幕映入眼簾,這讓生活在廣州的晴晴特别有代入感。
戲裡不乏木棉花伴随着獅頭飛舞的畫面,晴晴特别留意到一個自然博主對于《雄獅少年》裡木棉花的分析,“木棉花掉落砸中阿娟時是生澀的,但後來有個鏡頭,黑雲密布下雨之前,狂風吹飛了木棉開裂果實裡的綿毛,這意味着木棉花成熟了。”要知道,木棉果實成熟開裂散播種子一般是在暮春到初夏,這也表示時間距離木棉開花的初春過去了幾個月。
晴晴談到,木棉花作為廣州市花,影片以它作為意像貫穿全片,拒絕将其空洞化,而是讓木棉花暗藏反映四季變化的信息,同時稱之為鼓勵主角成長的“英雄花”。這一點徹底拉滿她對《雄獅少年》的好感。除此之外,影片對于細葉榕和三角梅等廣東常見植物的刻畫也細節滿滿,可見主創對于廣東文化研究下足了苦功。
契合嶺南文化審美,《雄獅少年》自上映以來成功赢得不少廣東影迷的喜愛。影片目前票房已經突破1億,廣東成為其中貢獻最大的票倉。《雄獅少年》預計在元旦期間推出全粵語配音版本,這對于廣東人民來說,又是一份充滿驚喜的禮物。
兩部影片上映至今,都得到了當地觀衆的認可和支持,但是放眼其他地區的觀衆呢?
正如邵藝輝所提到的,地域文化隻是電影創作的一個元素。無論是否以地域文化為基底,好的創作就是應該讓觀衆即使沒有經曆過,但是看過電影之後,感覺還挺真實的吧!
一句話談談
你對《愛情神話》的觀後感/期待?
有機會獲得《愛情神話》兌換券
分享、贊與在看
隻要你點,我們就是好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