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裡,很多小夥伴會去看電影。說到電影電視劇,特别是科幻和史詩劇,基本都會用到一種技術綠幕摳像。演員站在綠色的幕布前演戲,然後通過後期的摳像技術,把綠幕部分摳掉,換上其他的背景。
所以,在一些幕後揭秘視頻裡,我們就會經常看到演員們傻傻地站在一塊綠幕前手舞足蹈,不知道的還以為犯病了。
有些電影、電視劇裡的場景實在太多、太複雜,真的重新搭建費時費力還費錢,還不一定能達到很好的效果。這時候用綠幕摳像,把人物疊加到3D動畫場景上,就是一種效果好又省錢的辦法。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能把整一塊顔色都摳掉,為什麼都喜歡用綠色的幕布?黃色不行嗎?紅色不行嗎?黑色不行嗎?……
還真不行!一般拍攝使用的綠幕,都是熒光綠色的,這種顔色辨識度比較高。
因為特效的主體是人,一般來說人的衣服、膚色和頭發,都是不帶綠色的,所以選用綠色的幕布當背景,在後期特效制作時就比較好處理,很容易和人物主體分離開來。
從專業角度來說,電影膠片是由紅、綠、藍這三個色調組成的也就是說一般幕布選擇這三個顔色都是可以的。
藍色一般不太可取,因為很多外國人的眼睛是藍色的,而且有很多人物和材料都會使用到藍色,一旦用了藍幕,背景和眼睛就會同時被摳掉。
所以藍幕技術在亞洲用的比較多。因為亞洲人眼睛不是藍色,隻要保證身上沒有其他藍色出現就沒有問題了。
用紅色也不行,因為它接近于人的膚色,而且在紅色的環境下演員很容易不适,所以選綠色是因為相比另外兩種顔色,綠色的背景會呈現出明顯的反射比效果更好。
所以,摳像并不是隻能用綠幕,藍幕也是可以的,隻是歐美因為藍眼睛的關系,用綠幕比較多。
雖然有了綠幕摳像技術不用花錢花時間去搭建場景,但也帶來了另一個問題,什麼戲都在一塊幕布前演,對演員來說沒有代入感特别考驗演員的演技。
雖然有些電影,利用綠幕摳像能省錢省時,但是對于科幻電影來說特效絕對是最燒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