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宮自從出現以來,就被作為一座無與倫比的大型宮殿進行建設,自從秦亡以後,更是被作為奢華恢宏的帝國象征。根據史籍所記,阿房宮的規劃、建設以及基本形象已經廣為人知,而且被曆代政客與文人所接受,向來備受關注。近些年來,随着現代考古成果的發布和解讀,圍繞阿房宮的話題和聲音不僅未曾消減,反而争論日甚。為此,有必要梳理秦亡以後關于阿房宮的曆史記錄,以利于下一階段的學術判斷。
秦阿房宮與周秦漢唐都城位置示意圖
起宮阿房
衆所周知,秦鹹陽城建設是因商鞅執政而起,屬于變法強國的重大舉措之一。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在渭河以北選址營建冀阙宮廷,并将秦國都城由栎陽(位在今西安閻良區武屯)遷都于此,名為鹹陽。然而,孝公之後,秦惠文王因為“初都鹹陽,取岐雍巨材,新作宮室。南臨渭,北逾泾,至于離宮三百。複起阿房,未成而亡”。這是阿房起宮最早的文獻記錄,表明阿房宮始建于秦惠文王時期,至死并未建成。經過秦武王、秦昭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直至秦始皇帝,延續了秦惠文王在渭河南北建設鹹陽都城的工程,形成了渭北渭南兩大區系的宮殿建築。
《史記》載: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始皇以為鹹陽人多,先王之宮廷小,乃營作朝宮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為阙。為複道,自阿房渡渭,屬之鹹陽,以象天極閣道絕漢抵營室也。阿房宮未成,成,欲更擇令名名之。作宮阿房,故天下謂之阿房宮……二世元年,複作阿房宮。”
《漢書·賈山傳》雲:秦“又為阿房之殿,殿高數十仞,東西五裡,南北千步,從車羅騎,四馬骛馳,旌旗不撓,為宮室之麗至于此,使其後世曾不得聚廬而讬處焉。”其他如《關中記》《三輔舊事》《三輔黃圖》均有關于阿房宮如何宏闊的描述,其中《三輔黃圖》有雲:朝宮“庭中可受十萬人,車行酒,騎行炙,千人唱,萬人和。收天下兵聚之鹹陽,銷以為鐘鐻[jù],高三丈。鐘小者皆千石也。”又曰∶“銷鋒镝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人,立于宮門。坐高三丈,銘其後曰,‘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諸侯為郡縣,一法律,同度量。大人來見臨洮,其大五丈,足迹六尺。’銘李斯篆,蒙恬書。”又曰∶“阿房宮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宮未成而亡,始皇廣其宮。規恢三百馀裡。離宮别館,彌山跨谷,辇道相屬,閣道通骊山八十馀裡。表南山之巅以為阙,絡樊川以為池。作阿房前殿,東西五十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萬人,下建五丈旗。”
《史記》是司馬遷在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着手編寫的,征和二年(前91年)基本完成。從《史記》成書的時間算起,距秦始皇興建阿房宮隻有121年,其中所記是最早的史料,比較其他各書要更加可靠一些。
造作阿城
阿城何時所造,雖然沒有明确記載,但是,除了上述《三輔黃圖》所記“阿房宮亦曰阿城”外,早在《漢書·東方朔傳》中就有記,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舉籍阿城以南,盩厔(周至)以東,宜春以西……以為上林苑,屬之南山。”可見,最晚在漢朝時期已經有阿城的存在了。
秦漢以後關于阿城的記錄
《魏書·高祖紀下》載∶二十一年夏四月戊寅,高祖“幸未央殿、阿房宮,遂幸昆明池”。《晉書·劉曜載紀》載∶前趙光初三年(320年),趙主劉曜因長水校尉尹車謀反,“曜乃誅車,囚庫彭等五十馀人于阿房,将殺之。”《長安志》引《十六國春秋》雲∶“苻堅建元二十年(384年),慕容沖據阿城。初,民謠曰,‘鳳凰、鳳凰,上阿房。’堅以鳳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實不食,乃植梧桐數千株于阿城,以待鳳凰之至。沖小字鳳凰,終為堅賊。”
《晉書·苻堅》載∶“慕容沖僭稱尊号于阿房,改年更始。堅與沖戰,各有勝負……堅尋敗沖于城西,追奔至于阿城。”史載北朝時期,阿城曾經是一座重要的佛教寺院,到了隋朝末年,李世民初從太原入關也曾屯兵阿城。說明此時的阿城并非廢墟,而是有一定的實體建築存在。
宋人宋敏求《長安志》卷第十二載∶“秦阿房一名阿城。在長安縣西二十裡。西、北、(東)三面有牆,南面無牆。周五裡一百四十步,崇八尺,上闊四尺五寸,下闊一丈五尺。今悉為民田。”可見阿城本就是一處重要的曆史遺迹,古人以之為阿房故址。
元李好文的《長安志圖》卷中載:“秦瓦,禦史宋宜之嘗于阿房故基得一古瓦,長二尺許,高廣六七寸,正方,漸殺如斧形,宛然若屋狀。堅厚如白石,隐隐遍作繩痕,其相接處亦有筍,距如今瓦但樸素耳。長安古迹,此類甚多,但不得盡見也。”阿房宮考古隊劉瑞認為,宋宜之所獲秦瓦正與今秦漢遺址中常見的繩紋瓦相同,而“其相接處亦有筍”的特征則與今天所講秦瓦制作中“泥條盤築”的特征明顯一緻,為秦瓦中時代較早者的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