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品牌聯名動漫、潮牌之間強強聯合、可愛的小熊小雞形象和小家電“攜手”……近年來,越來越多品牌推出聯名款,點燃消費熱情,受到年輕人青睐。但聯名款售價高、性價比低、限量發售導緻搶購等情況也時有發生。近日,肯德基與泡泡瑪特合作的聯名盲盒活動,就因誘導食品過度消費被中消協點名批評。聯名款爆火背後原因何在?這種“真香”能走多遠?記者進行了采訪調查。
為集齊産品不惜斥花大錢 聯名款大受追捧
沈陽姑娘楊瑾瑾是盲盒銷售商泡泡瑪特旗下盲盒形象“DIMOO”的粉絲,家裡的“DIMOO”盲盒數不勝數。近日,聽說肯德基與泡泡瑪特聯合推出了“DIMOO聯名款盲盒套餐”,楊瑾瑾馬上行動,奔走多家店鋪排隊搶購。
她告訴記者,集齊這款聯名盲盒有兩種途徑,一是購買全家桶套餐,二是購買“大神卡”參與抽獎。“這兩種方法我都試了,為了DIMOO我也是拼了。雖然盲盒隻是普通的塑料小人,但架不住它可愛啊。”為了集齊盲盒,楊瑾瑾發動了周邊的好友,大量購買套餐,快餐已經塞滿了家裡的冰箱。
記者采訪發現,與楊瑾瑾有同樣舉動的年輕人大有人在。有人為集齊全套盲盒,不惜一次性花費10494元購買106份套餐。聯名盲盒爆火背後甚至滋生了畸形的“代吃”服務,有人直言“提供專業代吃服務,一定不浪費,東西是你的,熱量歸我。”
圖為“DIMOO聯名款盲盒套餐”火爆後,滋生出的“代吃”服務廣告。(圖片來源于網絡)
雖然日前中消協對“DIMOO聯名款盲盒套餐”引發消費者搶購事件進行了點名批評,認為其用盲盒誘導食品過度消費,但聯名款的熱度并未因此降低。“閑魚”平台上的二手盲盒價格已經炒到99元一個,隐藏款更是炒到了500多元一個。
記者調查發現,聯名款的産品受到消費者青睐由來已久,銷量一般遠遠高于普通款。如時尚服裝品牌SPAO推出的與哈利·波特合作系列,一款針織圍巾月銷高達1000餘件,而另一款普通純色圍巾的月銷量隻有22件。
品牌強強聯手 營銷效果“1 1>2”
聯名款為何爆火?記者調查發現,品牌之間通過協作營銷,不僅在商品外觀上滿足了消費者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同時豐富了品牌内涵,有些還會輔以“限量”銷售的噱頭,讓聯名款呈現了“1 1>2”的市場效果。
聯名款精确瞄準年輕人消費取向。有調查顯示,當今年輕人關注度最高的潮流品類是服飾和球鞋,對3C數碼和手辦潮玩的關注度也相當高。在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青年消費群體,不僅有消費能力,而且有消費欲望和個性化消費需求,他們追求更豐富的購物體驗。“我賺的夠多,平時沒什麼大的花銷,就是喜歡DIMOO,我覺得我的工資可以負擔得起這個,我願意為我愛的東西投入。”楊瑾瑾說。
聯名款是品牌營銷模式的升級。面對消費者多樣化的選擇,單個品牌不免獨木難支,而品牌之間的跨界合作,玩轉了新的創意,通過把雙方在商品上的優勢結合,能給消費者帶來市場上沒有的獨家好貨。“聯名款的推出,其實是品牌營銷模式的升級。”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向濤說。比如,李甯和迪士尼的聯名、太平鳥和敦煌博物館的聯名等,品牌通過與熱門IP聯名,增加了商品的附加值。
聯名款爆火彰顯中國消費市場複蘇。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21年1-8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1萬億元,同比增長18.1%。專家分析,聯名款能夠“叫好又叫座”,其中一個原因是中國消費市場不斷恢複。“我們的居民可支配收入保持穩定性增長,消費市場展現出強勁的發展韌性,市場活力的增強和消費者手裡有錢,都是支撐聯名款商品熱賣的原因。”遼甯社科院哲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張思甯說。
想“真香” 聯名款需提升性價比
随着各種聯名款商品爆火,越來越多品牌入局聯名,但聯名款商品售價高、性價比低、為了聯名而聯名、限量發售導緻搶購等情況時有發生,業内人士認為,“真香”的聯名款若要更好開拓市場,要走的路還很長。
品牌聯名首先要考慮客戶需求和消費體驗。在北京上班的卞穎購買了一款品牌聯名的散粉禮盒,裡面包含1個人偶公仔和5個散粉。“這不就是一個散粉大套盒,多了一個娃娃價格貴那麼多,誰能用這麼多散粉,一看品牌方就沒用心。”卞穎說。此外,還有網民吐槽一款品牌聯名機箱“偷工減料節省成本”,直言這款聯名商品“毫無品牌形象可言,399元的機箱還不如百元出頭的普通機箱實在”。業内人士認為,聯名商品必須首先把産品做到極緻,重視消費體驗,否則聯名款隻會淪為昙花一現的快消品。
動辄溢價,消費者需理性購物。由于一些品牌聯名商品發售數量有限,因此無法滿足消費者購買需求。有些人刻意囤貨,進行倒賣也導緻不少聯名商品缺貨、溢價。“炒鞋、炒娃、炒聯名會導緻商品價格畸形上漲,消費者需要理性購買,當商品價格被炒到高點,一定會回落,受打擊的還是接盤者。”向濤說。
品牌設計需提升質感。張思甯表示,不惜“下血本”搶購聯名款是非理性購物的體現。尤其是青年消費者,在購物時需要更多考慮自身消費能力和消費需求。此外,品牌若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吸引更多消費者,必須要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提升設計水平與質感,“為了聯名而聯名”的行為反而會損害品牌信譽。(記者于也童、丁非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