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正在将密封後的冰塊放在一起,準備運往冰庫。
入夏以來,濟南高溫預警頻發,氣溫直逼40℃。7月30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來到位于濟南市長清區的一家制冰廠,在這裡,每天都為全國各地的用冰企業供應着食用冰塊、冰袋和幹冰。在熱浪滾滾的天氣下,濟南的用冰狀況到底如何?記者來到這裡,試圖尋覓酷夏裡的一絲涼意。
“冰工廠”裡不涼快
冰袋運往客戶處才冷凍
周先生是這家制冰廠的負責人,2008年開始從事制冰工作,幾年前才從市區搬到長清。“從生産食用冰到冰袋、幹冰的這些設備,就投入了600多萬元。”來到冰袋加工的車間,他指着眼前的制冰裝備告訴記者。在車間裡,放置着一台巨大的風扇,并沒有想象中冰雪寒天的涼爽,周先生感受到了我們的疑惑,“這裡可能和你們印象中的有差别,并沒有很涼快,因為冰袋是未經過冷凍的,裡面裝着蓄冷劑,客戶可以自己運輸回去進行加工冷凍,之後才是我們平時看到的冰袋。”
記者注意到,制作冰袋的車間裡除了放置着幾台機器外,還有一個巨大的桶,周先生告訴記者,這裡面裝的就是冰袋裡放的蓄冷劑。“蓄冷劑通過機器進行包裝,工人進行包裝好冰袋的整理工作。”周先生說,像這樣250克一袋的冰袋,一天就能生産四五萬袋。盛放蓄冷劑的大桶桶内冷桶外熱,外壁已經因此産生了一層淺淺的水珠。記者從桶裡取出一些蓄冷劑,半膠質的物體帶着明顯的涼意,周先生說,現在蓄冷劑的溫度在零攝氏度左右,是無色無味無毒的,所以用手可以直接觸碰。“這些冰袋主要的客戶就是電商,用于電商行業的生鮮、冰淇淋等産品的運輸。”周先生說,每年電商的重大節日,工廠都是24小時輪軸轉,才能供應上電商的需求量。
在幹冰的制作車間,周先生給記者展示了直徑3毫米和直徑16毫米的幹冰,打開盛放幹冰的箱子,掀開保溫的塑料布,一股冷氣和白霧撲面而來,“小心點,可别直接碰,這些幹冰溫度很低,有零下78攝氏度。”周先生看着記者躍躍欲試的樣子,趕緊提醒道。他用鏟子往外拿出了些幹冰,在高溫的作用下,幹冰很快散發出白色的霧氣。周先生告訴記者,這些幹冰除了用于舞台效果外,像平時吃的日料等,餐廳也會需要幹冰來進行保鮮。
夏天每天食用冰
需求量在5噸左右
進入食用冰車間,首先記者被要求穿上白色的工裝。“因為這裡都是直接入口的冰塊,所以對衛生要求很嚴格,口罩、帽子、工裝都要備上。”經曆紫外線、酒精消毒等環節之後,記者終于來到了食用冰車間,一進入車間,就感受到了絲絲涼意,“車間的溫度在零下1到2攝氏度。”周先生說,機器的滿載生産能力是10噸,從機器外壁摸起來涼飕飕的。記者注意到,在全自動食用冰機的作業下,此時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冰塊的收集和包裝工作。周先生介紹,食用冰所用的水經過了一系列的消毒工作,已經遠遠高于國家标準。
記者注意到,在食用冰車間包裝完後,這些裝滿冰的袋子會被直接運輸到距其一門之隔的冷庫。一打開冷庫的門,伴随着迎面而來的白霧,還有強烈的涼爽感。冰庫并不大,周先生介紹,“冷庫的溫度在零下十幾攝氏度,起到的是遇冷定型的作用,因為無論加工還是運輸環節,都比較容易化,所以需要在冷庫放置8到10個小時才能對外運輸。”周先生告訴記者,因為食用冰車間及冷庫的溫度偏低,所以為了工人的身體健康,這兩個地方的工作時間都是2小時一換班。
“一到夏天,食用冰塊的需求就會大量增加,我們能夠很明顯地感覺出來。像這些食用冰塊,主要就是以山東本地為主,在濟南的各大市場上以及飯店餐飲等場所使用。”他說,在市場上,夏天食用冰每天的需求在5噸左右,冬天可能1噸都用不了。“還是根據客戶的需求使用,像昨天就有青島的客戶拉走了40噸。”
記者體驗
衣服涼飕飕身體卻出汗
在制冰廠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記者換上工作服,體驗食用冰從冰塊出來到運往冷庫的整體環節。經過再一次的“全副武裝”及消毒後,來到了食用冰車間。工作人員從紫外線消毒的工作台拿過來一個裝冰用的袋子,放置到機器的出冰口,“在你腳下有個踏闆,踩一下踏闆,冰就從機器裡出來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記者輕輕一踩,冰塊就一瀉而出,進入了袋子裡。袋子下面是個秤,盛了多少一目了然。
“這一袋是5公斤裝的,你看快到5的時候就别踩了,這樣差不多正好裝滿。”工作人員說,但即使有了這樣的叮咛,第一次的裝冰體驗仍然“超重”了。看着秤上5.7的數字,工作人員拿過來一個小鏟子,“把多餘的冰塊鏟出來就行。”她說,為了安全,像這樣鏟出來的冰塊,就直接丢棄,不能再次使用了。工作人員介紹,像這樣的工作自己每天要重複幾百次。
裝滿冰的袋子,需要在旁邊的工作台進行密封,之後就可以運送到冷庫了。站在冷庫門口,将一袋袋5公斤的冰放進去,除了冰的沉重之外,記者感受最深刻的就是“半邊酷暑,半邊冰爽”,探出身體拿冰的時刻,在陽光的照耀和高溫的作用下十分炎熱,可是進入冷庫内,就能感受到鑽入身體的涼風。
出出入入後,即使是在冷庫内幹了沒多久,身體就已經有了汗。同行的另一位記者不禁發出感歎,“以為夏天在制冰廠工作很舒服,但是和想象中不一樣,真是不容易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夏侯鳳超 崔可騰 周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