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夷陵"兩大戰役獲勝的為什麼都是"孫權"?
三國三大戰役簡介
三國有三大戰役:官渡、赤壁、夷陵。
巧合的是,三大戰役都關系到弱勢一方的國運,而最後都是弱勢一方獲得了勝利。其中,孫權獲得了兩場勝利,即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
三國三大戰役,孫權取勝兩場
孫權能取得兩場關乎國運的決戰勝利,決不是巧合,而是有其必然原因。具體原因簡單分析如下:
首先,孫權善于防守。發現孫權善于防守才能的,是他哥哥小霸王孫策。孫策臨終前的遺言說明孫策善于進攻,孫權善于防守:
《三國志.吳書.孫破虜讨逆傳》:呼權佩以印绶,謂曰:"舉江東之衆,決機于兩陣之間,與天下争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至夜卒,時年二十六。
孫權接掌江東之時,年方18周歲,也不知道他的防守才能是從什麼地方體現出來的,反正孫策早早就看出來孫權兩大優點:
- 其一,舉賢任能
- 其二,保江東
孫策臨終傳位孫權,讓他舉賢任能,保守江東
可怕的是孫策的預言最終都兌現了。孫權一生經曆兩大決戰,赤壁和夷陵,都是防守一方,最後都獲勝了。
而孫權進攻的戰役,除了偷襲荊州和平定闵越以外,基本上都以失敗告終。比如進攻合肥也好,以及多次伐魏,都是失敗而告終,并且合肥之戰,還被張遼打得小兒不敢夜啼!
孫權善守,這可能是兩大戰役都能獲勝的基礎吧。
其次,孫權善于授權。孫權不像曹操和劉備,打仗都是自己親力親為。他善于授權,讓最專業的人做最專業的事情。
赤壁之戰,孫權授權周瑜全權指揮抗曹
赤壁之戰時,全面授權周瑜負責指揮東吳所有軍事力量,對抗曹操,最終周瑜不負所望,大冬天都能用火燒了曹操戰船,讓曹操大敗而歸,不僅保住了江東,而且得到了一部分荊州。國土和綜合國力進一步提升。
夷陵之戰時,周瑜、魯肅、呂蒙都已經死了,表面上江東無人可用。但是關鍵時候,冒出來一個陸遜,孫權又全權授權陸遜指揮夷陵之戰。并且可以臨機決斷,先斬後奏!
陸遜上任後分析了蜀吳雙方的優劣勢,認為山地不适合吳軍作戰,因此實行了戰略退卻,把崎岖的山地留給了劉備,然後在山地的出口宜都、猇亭一線堅守,迫使劉備連營數百裡,然後又利用天時,火燒連營,大敗劉備。
夷陵之戰,孫權授權陸遜全權指揮抗擊劉備
甚至在孫權的侄兒孫桓被劉備圍困的時候,陸遜從全局出發都不派兵援救。體現了孫權對軍事統帥的充分信任,正是這種信任,才能讓周瑜和陸遜從全局考慮問題,并做出正确的應對策略,最終取得戰役勝利。
孫策說孫權善于用人,在兩次大戰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其三,孫權善于結盟。兩次大戰,孫權都不是獨立作戰,都有盟友。
孫劉聯盟,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
赤壁大戰時,孫權和劉備結成了同盟,雙方共同對抗曹操,合力的結果是一場大火,把曹操下江南的夢想燒成了飛灰。
夷陵之戰前,孫權放下面子,派人給曹丕上表,願意稱臣,希望曹丕攻蜀或者中立,曹丕采取了坐山觀虎鬥的策略,坐觀孫劉惡鬥,想坐收漁翁之利。
曹丕不參戰,對孫權來說就是支持,這樣他避免了兩面作戰,可以一心一意對付劉備。
夷陵之戰時,曹丕坐山觀虎鬥
反觀劉備,赤壁大戰時和孫權聯合,才取得戰争勝利,并借機獲取荊州一部,取得了立足之地。而伐吳時,又要防備魏的進攻,所以不能盡全力一戰,諸葛亮這麼重要的謀士因為要留守成都不能出征,為失敗埋下了隐患。
其四,孫權善用地利。東吳的最大地利是長江,因為依靠長江,又訓練出了一支最優勢的軍隊水軍。可以說,水軍,東吳最強!
長江天險和強大水軍是東吳的絕對軍事優勢
曹操沒有水軍,赤壁之戰時要訓練水軍,所以拖延了時間,被孫劉聯盟瞅準機會一把火燒了戰船,大敗虧輸。
劉備本來是有水軍的,那就是關羽在荊州訓練的精銳水軍,關羽也依靠這支水軍水淹七軍時大顯神威,活捉龐德、于禁。
關羽大意失荊州後,荊州水軍大部分歸了東吳。劉備伐吳,隻能臨時訓練水軍,這樣重蹈了曹操沒有水軍的覆轍。
夷陵之戰示意圖
陸遜之所以放棄山地,而退至宜都、猇亭一帶堅守,有兩個目的:
- 其一,分散劉備兵力。因為山路崎岖曲折,部隊不可能屯積在一起,隻能擺起長蛇陣,結成連營,這是沒辦法的事,并非劉備不知兵。隻是劉備的長蛇陣擺得太長了,綿延幾百裡,決戰時很難集中兵力。同時,也給了陸遜火攻的機會。
- 其二,萬一需要水上決戰,可以發揮東吳水軍的優勢。
兩次大戰,東吳都充分的利用了地利優勢,也是最後戰争勝利的重要因素。
另外,孫權善于利用人和,通過保家衛國的宣傳,充分調動了吳人的防守積極性,合全國之力進行防禦,終于打赢了兩次防禦戰的勝利。
而反觀曹操和劉備,失敗的原因幾乎相同:其一,均不善于水戰。
其二,均輕視孫權。曹操輕視孫權很正常,連續勝利加上已得三分之二天下的絕對優勢,輕視誰都可以理解。但劉備輕視孫權的底氣不知道來自哪裡,雖然劉備接連獲得了蜀中和漢中的勝利,但是荊州丢了以後,蜀中漢中地盤依然很小,對孫權仇恨可以,輕視不應該。
其三,智力不足。曹操的頂級謀士荀彧當時留守許昌,劉備的頂級謀士諸葛亮留守成都,而陸遜的智力又不輸周瑜,曹劉都不帶頂級謀士,鬥智就鬥不過東吳。
其四,後方均不穩。曹操的後方有馬騰韓遂隐患,并且荊州新歸附,人心還沒完全歸曹,所以沒有形成合力。劉備的後方是曹魏,并且益州、漢中剛打下不久,同樣人心不穩。因為曹操、劉備後方均不穩,導緻都無法傾盡全力攻打東吳,而東吳是防禦,可以舉全國之力防禦。
曹劉的劣勢與孫權的優勢相互作用,必然造成此消彼長,最後綜合力量反轉,結果也就逆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