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教育
/
18歲高考作文滿分
18歲高考作文滿分
更新时间:2024-10-04 04:37:56

18歲高考作文滿分(我高考作文滿分)1

看點 毫無疑問,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會引來一波波關注與熱度。而高考滿分作文,自然也成了下一屆考生争相效仿的範文。下文作者是2012年江西高考作文滿分的考生。出乎意料的是,她對這段值得驕傲的經曆,卻深感羞愧。原來,在她摸索出作文高分套路後,寫作就如同遊戲上分一般,精準踩到每個得分點。如今回頭看,她也提出了憂慮,在這套标準下,學生真的能學會寫作、享受寫作嗎?

本文轉載自公衆号:看天下實驗室 (ID: vistaedulab)

文丨羅婞 編丨Amanda

我2012年參加江西高考,作文滿分。

至今,我仍清楚地記得那年夏天查分時的場景。一大早,我就撥打了查分熱線,估計人數太多,剛開始一直占線。到了九點半的時候,我聽到了自己的分數:618分,語文140分,英語142分,數學127分。

總分和我平時成績差不多,沒有意外。但語文“140分”沖擊到我了。我語文确實不錯,但這是我從來沒考過的高分。考後第二天我們就發了參考答案,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大概哪裡丢分。140分意味着我高考作文最多隻扣了一兩分。

我心跳得很快,手指顫抖地按下數字鍵,繼續查詢小分。電話那頭的機器女聲平淡地說,“作文,50分”——江西省大作文滿分是50分,我是當年的高考作文滿分得主之一。

18歲高考作文滿分(我高考作文滿分)2

老師和家人比我更激動,我剛挂電話,班主任和語文老師先後來電。“我教了這麼多年書,從來沒見過語文上140的,也沒有作文得滿分的。”這是語文老師對我說的第一句話,也是後來常常對别人重複的一句話。

我老公是我的高中同學,他向朋友介紹我的時候,總在最後看似随意地加一句:“她當年高考作文滿分,太牛了。”

這些年來,我很少主動提及這件事。最開始,我隻告訴關系親近的朋友,後來直接緘口不提,全因我從未感到驕傲;相反,甚至有些羞恥。

18歲高考作文滿分(我高考作文滿分)3

就像遊戲上分一樣

我從未感到驕傲的原因很簡單。我不認為高考作文滿分是“有才華”的表現,至少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分數是怎麼得來的——利用規則,讨好評卷老師。

以前,我自認為是個“與衆不同,且文思湧動”的人。現在看來,不過是因為家境不錯,在十八線城市,比同齡人遊曆過更多地方,早早接觸了互聯網和多元信息,想買什麼書就買。

我的寫作始終以自我表達為中心。喜歡詩歌的時候,詞語破碎,迷戀文字讀起來那種“叮叮咚咚”的節奏感;喜歡紀實文學的時候,故作深沉地模仿,這在成年人眼裡,确實幼稚。

從初中開始,語文老師都不太喜歡我,盡管偶爾會誇贊我書讀得多,文筆成熟,但從分數看來,有高有低,并不穩定。

18歲高考作文滿分(我高考作文滿分)4

這個情況的改變始于我第一次高考失利。從決定複讀那一刻起,我的目标隻有一個:分數。

分數寫在規則裡。我以前執拗地認為,學習的喜悅在于獲得新知,應該更注重過程而非結果。但現實就是這麼殘忍:沒有人會為你的過程打分。對我來說,高考變成了一場上分遊戲,一切必須圍繞得分展開。

作文是其中一項重要指标。我的數學不好,再怎麼努力,最多也就130多分,題目難的話,可能隻有110分了。所以,我必須“揚長避短”,作文,也許可以成為我的秘密武器。

我嘗試過很多種文體、寫法,反複研讀過很多高考滿分作文,最終發現最好得分的是議論文——也就是大家群嘲的“八股文”。

分數能穩定在42到45分左右,但突破很難。一些得分點也明晰起來,比如,引用的案例要豐富,适當加入罕見的成語和生僻詞語,但不能用多,不然反而扣分。

真正讓我心中有一張明确得分表的是一位人大附中的名師。當時,網課剛開始流行,我媽給我買了一套,假期時候聽。

18歲高考作文滿分(我高考作文滿分)5

這位老師從評卷人角度出發,把作文評分标準量化得更加清楚了。我的記憶或許不是完全準确。

他說,評卷人從四個維度看一篇作文:

  • 文筆(詞彙量、語感、修辭手法);
  • 結構(文章總體結構清晰,比如總分總,總分或者倒叙插叙等);
  • 邏輯(案例是否能支撐觀點);
  • 深度(能體現積累、閱讀面和思考,比如案例的獨特性)。

這四個維度不需要都達到,隻要能把其中一個做到極緻,其他幾個維度沒有明顯缺陷,表現中上,基本就能高分甚至滿分。

這個“套路”解析讓我豁然開朗,也成了我得分實驗的指導。

我的優勢和缺陷都很明顯:每個維度我都能做得不錯,但總體又很平庸,難以給人留下印象。權衡之下,我決定把深度這個維度朝極緻發展,文筆其次,視命題調整。

2012年江西的高考作文題目是:

  • 有人說,不要老想着你沒有什麼,而是你擁有什麼;
  • 也有人說,不要老想着你擁有什麼,要想到你沒有什麼。
  • 對上述說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的角度?自拟題目,寫一篇文章。

我20分鐘就完成了學生生涯中最後的這篇作文。

18歲高考作文滿分(我高考作文滿分)6

18歲高考作文滿分(我高考作文滿分)7

自古套路得人心

我到底寫了什麼?

在得知自己滿分後,我幾次努力回憶文章内容,總是失敗。但我卻清晰地記得自己擊中了哪些得分點:

  • 首段第一句話就點出文章中心,“人應當知足,尋求内心的平靜”,後面跟着一大串排比句,夾雜着引用的古詩詞和名人名言;
  • 接下來的段落,是并列遞進關系,每一段都是論點加案例式,論點一段比一段“深入”,從淺顯的日常大道理;
  • 最後直擊“與自我和解,尋求内心平靜”,首尾呼應。

我後來還嘗試在網絡上尋找自己的滿分作文。可以負責地說,網絡上流傳的“滿分作文範例”,90%都是假的,我一眼就能看出來。

當然,也有真實的,每年全國總有那麼幾篇全文放出來引起很大的關注和激烈的讨論。這些作文我都看了。直到現在,我都能像“拆彈”一樣,幾分鐘内找出所有得分點。

作為套路黨,隻要是市面上有的真滿分作文,我都拆解過無數次。

我印象最深的是,福建省2011年的滿分作文《熱愛誕下創造的嬰孩》。我第一次讀到時有驚豔之感,覺得标題太獨特了,過目不忘。

18歲高考作文滿分(我高考作文滿分)8

2011年福建高考作文題

該文以法國作家紀德的金句開頭,整體語言流暢,素材豐富,一千字的文章裡引用了14個名人的名言或者事例,有常見的袁隆平、愛因斯坦、梵高、貝多芬,也有對于中學生來說有些陌生的桑塔格,還有那時最紅的喬布斯。

在當時的我眼中,這篇文章全是“人物案例、引用名人名言、并列遞進”這樣的得分點。

現在,27歲的我再讀這篇作文,腦海裡剩下的隻有疑惑:作文标題,是不是有語病?為什麼車轱辘話要來回說?

去年在網絡上熱議的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我也拜讀了。老實說,很多字我也不知道怎麼讀。

但好笑的是,我知道這些字是什麼意思。孜孜矻矻、婞直(這個會讀因為是我的名字)、振翮、祓魅……有文言文,有舶來詞,總之,在我眼裡還是套路。

我說它是套路,因為我也這麼幹過。我的摘錄本上滿是這類生僻詞,很多我已經忘記怎麼讀——因為口語中根本不會使用。但我會寫、會用,并且牢記着一個原則:這類詞語,一篇文章中使用絕對不要超過十個。

18歲高考作文滿分(我高考作文滿分)9

這和評卷機制有關系。評卷老師不止一個,雖然最後拍闆的是閱卷組長,但要考慮到“大衆口味”——

隻有在評卷老師給出滿分,或者兩位評卷老師給出的分數差距太大的情況下,閱卷組長才會出馬。最安全的情況是,評卷老師都願意給你高分,閱卷組長再順水推舟給分。

偶爾幾個生僻詞能給閱卷老師火花迸濺的感覺,但用多了,一是閱卷老師看不懂,也沒時間查,最後可能隻給一個安全的平均分數,免去複議的麻煩,二是可能認為超出高中生閱讀水平,懷疑是抄襲而來。

《生活在樹上》作者的引用——卡爾維諾、韋伯、陳年喜、切斯瓦夫·米沃什,對于中學生來說都不算常見。這也是我之前下了大工夫的地方。

不是說常見的人物不能引用,比如蘇轼,你能找出他不為人知的故事,或是罕見的詩詞,也可以加分。反之,雖然不減分,但一定不可能脫穎而出。

當然,我這麼強調套路,并不是在否認滿分作文背後考生的付出和積累。

“四維度”寫作法,其實我告訴過很多人,但大家都是似懂非懂的樣子。在大衆認知裡,語文其實是非常不值得花時間的,因為投入大、收益小,不像英語、數學那樣,題做得夠多,就能高分。

語文需要不停地閱讀攝入、背誦記憶和活學活用。比如,你背了許多人物事例,但不知道怎麼用甚至用錯、邏輯不通,那就适得其反了。

18歲高考作文滿分(我高考作文滿分)10

18歲高考作文滿分(我高考作文滿分)11

懂得了套路,卻失去了快樂

分數是能給人帶來刺激的。

看到越來越高、越來越穩定的語文分數,我的焦慮情緒緩解了許多。

但另一方面,我陷入了一種扭曲和病态。到了備考後期,我已經沒辦法像以前那樣正常看書、享受閱讀了。

我看書是為了圈金句,找事例,學句式,抄修辭,實則腦袋空空,隻記得碎片一般的素材,完全記不得這本書究竟寫了什麼。

這種扭曲甚至持續到大學。我仍舊保持着“素材收集式”的閱讀方式,大學同學稱贊我視野廣、有才華,“不愧語文狀元”。

但我清楚地知道,我還是在重複過去的套路。我騙過了閱卷老師,騙過了同學,但騙不過自己。

我享受過閱讀帶來的快樂。

我還記得,在還沒有瘋狂實踐套路時的十一假期,我拿出看了三四遍的《百年孤獨》,坐在窄窄的木闆床上朗讀,文字太美了,幹淨、神聖,我感到自己被一種超越時空的力量震懾住,回過神來的時候淚流滿面。

18歲高考作文滿分(我高考作文滿分)12

更早之前,在被窩裡、課桌下、書架下,我如饑似渴地翻動書頁,神遊四方。我有位很好的男性朋友,初中時我們是同桌,但很少說話。

我們的交流是互換書籍,把感想、書摘寫在小紙條上傳遞。我們班那時候還有一個本子,在“文學愛好者”之間流動,大家把自己創作的文章、故事寫在上面,其他人也可以把評論和建議寫在上面。

在我十多年學習寫作的過程中,我最喜歡的老師是一位宜春文聯的作家,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候,我參加過他辦的作文班。他帶我們春遊,躺在地上感受泥土的香味、野花野草微酸的清香。

他的寫作訓練也很好玩,像是文字版的表演課。課堂上,他臨時給出幾個場景,比如“得知自己中獎的賭徒”,“躲過警察追捕的亡命之徒”,我們現場寫一兩個片段。

他也很喜歡我。我公開發表的第一篇文章,是在他主編的雜志上,稿費十元。那是一篇散文,具體内容我記不太清了,隻記得我擔心沒人在乎小學生的作文時,他說,“孩童的純真,不等于幼稚”。

小學畢業後,我沒有再去上課。初中的時候,有次在公交車上碰見他,他很驚喜的樣子,說願意繼續和我約稿,給了我一個電話。

我沒有打過那個電話。但是,我在繼續為自己而寫——小說、詩歌、日記……創作過程,給我帶來巨大的歡愉。

深陷套路、作繭自縛的我,慢慢找回了閱讀的快樂,但再也找不回創作的歡愉。

18歲高考作文滿分(我高考作文滿分)13

大學的專業是法律,這一定程度上沖淡了套路留下的那種矯揉造作。我開始厭惡故作姿态的引用、自以為是的論述和空無一物的表達。我選擇回到起點,以最平實、最簡單的文字表達。

我其實不反對高考作文的評判标準,它确實能刺激學生們勻出一些時間給課外閱讀,哪怕是“素材收集”式的,也強過一字不讀。我也不反對鑽研套路,誰會不想要高分呢?

但我憂慮的是,在這套标準下,學生真的能學會寫作、享受寫作嗎?

關注外灘教育

發現優質教育

18歲高考作文滿分(我高考作文滿分)14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