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節清明節唐詩七首賞讀:春城無處不飛花,春色不關泉下人
說起清明節,都是知道,清明節是一年中的大節,是節氣又是節日。重在慎終追遠,寄托哀思,在最美的三月春天裡,和天地祖先靈魂作深遠的對話。
但是當代很少有人知道,清明節這些重要的關于祭祀的内涵,屬于一個已經消失的節日,寒食節,很多人隻知道有清明節,而不知道有寒食節。
清明節為什麼會形成祭祀的傳統呢?這些祭祀的風俗和傳統,其實是寒食節的。
寒食節起源于先秦,是古老的禁火節。上古時代,人們就知道春天雷雨增多,極容易引發山火,所以為了祭祀火神和避免山林火災,在春季禁止山林燃火,這是古人強調的環保。在禁火和重新舉火期間,家家隻吃冷食。
到了春秋晉國時期,介子推跟随晉國公子重耳十九年,艱辛颠沛,護主不棄。但是等到重耳登上王位時,介子推卻急流勇退,回家隐居陪伴母親。重耳為尋訪介子推,火燒綿山,造成山林火災,介子推和母親不幸罹難。重耳沉痛愧疚,号令全國禁火,以紀念忠臣孝子介子推。
那麼這把火是否是重耳下令燒的呢?恐怕不盡然。上有所好,下必行之,又正值山火多發的季節。介子推的死亡,恐怕令重耳重新審視了自己的願望,自己的願望恐怕是違背天意,觸怒火神,痛失良臣,這是沉痛的教訓。所以介子推死後,為了紀年介子推,将這日稱為寒食節,舉行全國性的祭祀活動,實際也強化了古代的禁火節的内容。
春秋時代晉國的寒食節,不但禁火,也有了一種精神上的向心力,晉國滅亡之後,當地的人們保持着這個傳統,寒食節,有的地方長達一個月,風俗所至,又害怕山火,後來嚴重影響了民生和經濟。但是也誕生了另外一個風俗,就是在祭祀介子推的時候,人們紛紛帶着冷食上山,去祭祀自己的祖先。
這種祭祀,最初不是由官方肯定的,也無曆史傳承,是民間在特定的環境和條件下一種自發的行為,稱為野祭。因為介子推該紀年,但是自己的先祖也同樣值得緬懷追憶啊。
三國歸晉之後,晉朝大力弘揚介子推的忠孝,寒食節稱為了全國性的節日。寒食節祭祀祖先的風俗也就随之傳開了。
到了晉朝滅亡之後,在寒食節祭祀祖先,成為一項民間傳統,也許很多不在晉國地區的人們,并不知道這種祭祀,最初是祭祀的介子推。但是在一年之中的春天,能夠有這樣一個節日,祭祀自己的祖先,也是民心所向。
官方曾經很詫異,這種祭祀,沒有更悠久的曆史支撐,與古禮不合,時間也不對,稱為野祭。且聚集了這麼多的人,曾經明令禁止不允許這種祭祀存在。
但是既然是民俗,且又有着如此深厚的情感的底蘊,禁而難止。
尤其是隋唐,很多官員都是民間士子出身,寒食節是陪伴他們成長的祭祀祖先的不滅記憶,不能說做官了,就不回鄉祭祀吧。
到了唐朝,索性就肯定了寒食節祭祀祖先的合法性。比如唐朝往往将寒食節和清明節一起放假,最初不是因為清明節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是因為許多官員時間緊迫,寒食節一兩天假不夠來回,索性寒食節和清明節一起放假,實際是便利官員祭掃。
因為,寒食節在冬至後的一百零五天,而清明節,在寒食節後的一兩天。
清明節作為節氣放假,承載了寒食節重要的祭祀内容,後來,尤其是當代人,已經不清楚寒食節了。當然也就不清楚清明節成為祭祀大節的淵源。很多人知道清明節,不知道寒食節。
實際在古代,寒食節,才是最重要承載祭祀先祖活動的節氣。
很多人寒食節前或者寒食節奔往家鄉祖墳祭掃,如同當代的清明。
“廣武城邊逢暮春,汶陽歸客淚沾巾。
落花寂寂啼山鳥,楊柳青青渡水人。” 盛唐 · 王維寒食汜上作(一作途中口号)(726年)
25歲的王維其實在京城一直發展得不錯,他老家山西運城,15歲,就以天才音樂少年,在長安出道,深受皇室貴族的喜歡。有的說他20歲就考中進士狀元,有的說是30歲。不管是那個時間點,王維在這十年,表面看還算春風得意,因為他是皇室成員的座上賓,很多重大的音樂宴會,都會請他。
但是王維可能并不像他表面那麼開朗。從15歲進京,他就内心頗不适應,17歲就寫下了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京城裡人際複雜,王維唯一的應對就是沉醉在專業的音樂裡,打造和維護人設,反正他是靠才華吃飯,大約也沒有多少人在乎他内心,或者他自己也不願意多說什麼。
但是這首寫在寒食節回鄉路上的詩,暴露了他的壓抑。
他是回鄉掃墓的。看到了山西廣武城的城牆,他忽然忍不住落下淚水來。
有多長時間沒有回家了?又或者他本來就不适合長安。
我個人覺得王維15歲上京城,可能是家族或者家庭的期望,覺得不能埋沒這個孩子,但是王維那種通透的早熟,恰恰不是因為他對仕途有着熱望,而是不意之間,被命運推上了長安的舞台,而他自帶星光。
敏感的他很快意識到自己不合适,但是作為重量級的音樂人才,和皇室多有交集,無法抽身,所以他選擇明哲保身,最終以财力買到了長安郊區的辋川,幹脆一頭埋在那裡隐居,這是他四十多歲之後,才有的财力。
而現在,25歲的他背離長安,奔赴回鄉的路上,心中那種漂泊感,終于在路上得到一定的釋放。
他喜歡這裡空曠明麗的深山,落花寂寂,山鳥婉轉,楊柳青青。
這是他從來就不肯遠離的故鄉。
多年以後,王維的辋川,實際上是複制了這種類似家鄉的甯靜,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深澗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寒食節清明節祖先的墳墓,實際給了遊子一種精神上的家園感。寒食清明回鄉,是中國人樸素的鄉願,雖然很多時候,人們跟王維一樣,各種原因,家鄉已經沒有他的立身地。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唐 · 韓翃《寒食》
實際古人寫寒食的詩頗多感慨悲懷。按道理,最美的寒食節的詩,也應該是帶着這種悲懷的。但是恰恰相反,流傳下來,最著名的寒食詩,是這樣一首輕靈如夢,卻又大氣明麗的詩。
長安城裡,也在過寒食節,此時大約空城一半,因為很多人都出城去了,留在京城的是貴族,門第森嚴。
實際這天的長安,風物晴和,但是相對寂寞。
寂寞也有好處,沒有煙火,絕少人聲,而長安不缺的就是柳樹,韓愈的早春詩裡說,絕勝煙柳滿皇都。此時已經不是初春,是最茂盛的晚春之初,是楊柳飛花的季節。
春風浩蕩,吹動滿城柳絮,它們在晴光裡飛舞,像春雪一樣遍布大街小巷。一座寂靜的城市,充斥着海量的潔白的柳花,它們自在飛舞。
留守在家中的人,卷起窗簾,或者登高遠望,可以看到那紫微宮牆邊成行的柳樹,在春風裡搖曳,吹出的團團花雪。
李商隐有一句最美的詩“斜倚欄杆吹柳絮,日高深院斷無人。”
寒食節這天,肯定不是斷無人,隻是煙火氣少,人聲靜默,隻這白天是柳花的世界,清明華美。讓一向喧嚣的長安,像按了暫停鍵一樣,回到自然的懷抱,也産生超自然的美。
正是因為街道少行人,或者巨量的行人,掃墓着,還沒有返城。
所以一隊人馬,在視線下,格外引人注目。那是從宮廷出來,穿着錦衣的馬隊,他們走在柳絮城中,到達豪門貴族,那托盤禮盒中,裝的是蠟燭。這是皇帝體恤重要的貴族臣子,準許在寒食節的黃昏,開始燃火,且親賜蠟燭。而普通人則沒有這麼好的運氣,因為必須在寒食節兩日後的清明節,才能生火燃煙。
這首詩,典雅輕靈,如同延伸的宮廷畫卷。
因“春城無處不飛花”寫出了季節之美,因“輕煙散入五侯家”,寫出了皇家和貴族的氣派,成為很多人緬懷盛唐的必看詩作。
三月飛花,典故就是從這首詩來。明麗輕靈。有人說,這是寒食最美的詩。
但是同樣有人反對,因為還有一首。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盛唐 · 孟雲卿 《寒食 》
寒食節和清明節往往在農曆的三月初,因為古代曆書是陰陽合曆,偶爾寒食也會落在農曆二月底。
二月的江南,繁花滿枝頭,我在他鄉過着寒食節,不能回鄉,心中悲涼。
貧困的家庭今天沒有煙火,也往往沒有煙火,卻不是因為特地要紀念介子推。
一看這首詩,就明白了。
這是因為窮,别人不點燈火,是紀念,他是窮到連煙火都點不起。
而且孟雲卿是盛唐時期的人,他何以處在這樣的境地,說出這樣悲涼的話來?
孟雲卿,山東人,安史之亂那年,他30歲,春天考中進士,冬天就遭遇了安史之亂。他沒有跟随唐玄宗,而是和杜甫一樣跟随肅宗,見證了安史之亂的動亂和被兵火劫掠後的國家。
40多歲後,他被派往南海做官,但是原因不詳。通常這樣的地方,要麼是貶谪,要麼是有重要的任務。南海應該是指的福建廣東一帶。
這首詩,寫出了他鄉困窘。是他的困窘,還是地方百姓的困窘呢?
我想,都有。畢竟安史之亂對于唐朝的破壞力巨大,那麼邊遠地區的百姓,曾經受惠于盛唐便利的交通,生活得到改善,此時肯定又返貧。
而經曆過戰火的他,本人也相當廉潔。
他這首詩和韓翃《寒食》對照看,這才是最清醒最刻骨的寒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拜掃無過骨肉親,一年唯此兩三辰。
冢頭莫種有花樹,春色不關泉下人。”唐 · 熊孺登《寒食野望 》
這是寒食節的祭祀,其實現在來看,寫的也是清明節。
不過古人的祭祀掃墓是重在寒食節。
站在祖先的墳前,慎終追遠,也必然對生死有所感懷。
你看你看,拜祭打掃,每家的墳頭,都是自己的子孫,也隻有自己的子孫才會如此虔誠。
但是就是如此,一年來到這個地方,也不過是兩三個時辰。
那墳頭不要種有花的樹啊,那樹開花再美,那埋在土裡的亡人,也再也看不到。
這首詩有着分明的生死之感,和陶淵明的挽歌詞一脈相承。
對于唐朝人,尤其是有文化的人來講,肯定不會笃信死後輪回或者永生。或者有,但是現實的是,死亡是巨大的鴻溝,隔絕人生。
但凡是躺在這裡的人們,世上的一切已經和他們無關了。這點和陶淵明的思想類似。
但是這首詩表達的是一種時光和死亡的悲情。
如果自己躺在這裡,花樹和親人的哭喊其實都遠去了,那是活人的寄托。
但是陶淵明說得好,托體同山阿就是巨大的甯靜的完美。
這首詩是片段真實的感想,提醒人們好好珍惜生命,生命隻有一次。
實際上也證實在唐朝或者先唐很多年,寒食節就是掃墓祭祖的日子。清明節此時還是寒食節的延展和尾巴。
“去日丁甯别,情知寒食歸。
緣逢好天氣,教熨看花衣。”中唐 · 王建 《春意二首 其一》
由于寒食是祭祖大節,已經成為風俗,所以幾乎隻要能回鄉的遊子,都會趕在寒食回鄉。
寒食節清明節也成為一年中難得的幾次團聚的日子,尤其是對于分居,丈夫在外打拼的人家來講,盼望寒食節的到來。
去的時候千叮萬囑,知道你必定會在寒食節歸來。
我看這幾天,天氣是真的好,趕緊叫仆人翻出春天的衣裳來,仔細熨燙,留着等你回來一起看花。
多麼期待旖旎的心思。
死者長矣已,而活着還有各種牽挂,願望,相思。
知道你會回來,家裡打掃一遍又一遍,花衣裳看了又看,就是等着良人歸來。
實際每個古老的節日都含着團圓的含義,日子是在分離團聚和期盼中度過,千百年來的人生,起伏的心情,沒有什麼不同啊。
“策馬暫尋原上路,落花芳草尚依然。
家亡國破一場夢,惆怅又逢寒食天。” 唐 · 崇聖寺《鬼題壁》其二 紫衣人
“漢州崇聖寺,寒食日,忽有朱衣一人,紫衣一人,驅殿仆馬極盛,各題一絕句于壁而去,失其所在。”
這首詩是寫在雲南大理崇聖寺的壁上,何人所寫,已經不清楚。但是既然是說明唐朝人所寫,大概是五代時期。唐朝有南诏國,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建立。天複二年(902年),存世64年,而唐朝也于907年滅亡。
是誰在這裡留宿,寫下的這首詩?
據傳聞,是某年的寒食,來了穿朱色衣裳和紫色衣裳的兩個官人,前呼後擁,寫下詩後,人們去找他們,他們連同人馬都已經不見了。
他們肯定不是鬼。這裡山林多,他們盛裝而來,要麼就是借寒食悼亡南诏國君,要麼就是悼亡唐朝。而這裡不能久留,隻能盡個心意。或者這裡有人知道他們是誰,也會代為掩護吧。
這是一首悼亡,哀悼國亡的詩。
騎馬就是要在這裡,要找到這裡,這裡的落花芳草依然如故。
隻是國破家亡一場夢,今天又是寒食節啊。
在另外的一首詩裡,則把上次來此的時間記錄下來,是十年前。
有人說是鬼詩,大約十年前盛裝來此的人,有很多都已經是政治上死亡了。
這首詩并不傳奇,也不是鬼寫的。隻是托鬼而流傳罷了。
一個朝代一個時代的被颠覆,雖然由不得人心不願,但是在渴望太平的人的心中,故國故朝之所以值得緬懷,那是因為,它們曾經以貌似安穩呵護着無限的百姓吧。
“一朵又一朵,并開寒食時。
誰家不禁火,總在此花枝。” 中唐 · 曹松 《寒食日題杜鵑花》
一首别緻的小詩。
一朵又一朵的,并頭開在寒食裡,那是什麼花?
到處都禁煙禁火,是誰家沒有禁火,将火苗燃上花枝?
這是什麼花,如此如火明麗絢爛?
是山杜鵑花,是滿山紅啊。
但是這首小詩,越看越隽永,意味深長。
因為杜鵑花傳說是蜀國望帝,得知亡國後,吐血而死,精魂化作杜鵑鳥,而血痕化作滿山的杜鵑花。
杜鵑花代表忠貞,愛國,思念。
而這種情懷藏在每個有感情的人心中,如同心跳,如同火苗,那是禁止不住的。
是愛,是感情。杜鵑花漫山遍野開在寒食節裡。
那是對故國的緬懷,對祖先的追思,對愛人的相思,對未來的願望啊。
有人說,寒食之花是梨花,是杏花。
實際寒食之花清明之花,是杜鵑花。
後世寒食和清明合并,清明節承載了寒食節重要的祭祀内核,成為重要的祭祀大節。
但是知道曆史的人,要知道清明節的來曆。是和寒食節密切相關。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