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度都被東京奧運會開幕式的霸了屏,那借着這個熱點,我們來好好聊一聊有關“體育”的話題吧。
為什麼“各懷鬼胎”的國家會因為每四年一屆的“大型運動會”而聚到一起?
體育運動究竟有多重要?
首先,還是來聊一下奧運會的曆史吧。
奧運會最早起源于古希臘,其目的是進行一場各城邦之間的公開較量。随後,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叫停了奧運會,而這一停就是1,500年。直到1896年,法國人顧拜旦男爵才恢複了這項大型體育競賽,創立了有真正奧運精神的現代奧運會。
但其實,說穿了,奧運會的本質從來都沒有變過,那就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公開較量。
一百多年來,奧運會隻因為兩次世界大戰停辦過三次(1916年、1940年、1944年),以及一次延期舉辦(2020年新冠疫情)。
雖然一戰期間奧運會被迫停戰,但是體育運動還是起到了“化敵為友”的作用。
1914年的平安夜,一戰正打得如火如荼。英法聯軍英勇激戰,打破了德軍速戰速決的念頭,雙方都躲進了戰壕,陷入了長時間的對峙當中。
寒冷的聖誕節,是德軍率先打破了緊張的氛圍。随後,雙方的士兵們紛紛走出戰壕,互相攀談,交換禮物。這個時候,不知道哪裡來的一個足球再次活躍了陣地上的氣氛。
雙方進行了一場友誼球賽,之前誰都不會想到,上午還在兵戎相見的敵人,現在已經開始歡聲笑語。大家這個時候才發現,原來敵人也不是那麼冷酷無情,他們和自己一樣,都是在寒冬中被凍的瑟瑟發抖的普通人。
電影《聖誕快樂》,講述的就是這段曆史,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去看看。
戰後,為了紀念這場偉大的球賽,雙方還樹立起了象征着和平的聖誕休戰紀念碑。
這就是足球的魅力,是體育的魅力。
提到奧運會,大家不免會坐在一起讨論誰才是真正的“體育強國”。而提到體育強國,逃不開的話題就是“尚武精神”。
每每說起尚武精神,大家想到的總是納粹、軍國主義等反面例子。其實不然,癫狂的尚武精神确實會衍生出戰争機器,但是尚武精神的真正含義是一種不受壓迫、敢于反抗不公的精神,而體育運動可以很好的培養這種精神。
一個民族,如果丢掉了尚武精神,那這個民族是很可悲的。
抛開大的方向不談,體育運動對我們自身也是有着極大的益處。
俗話說的好,“鐵不冶煉不成鋼,人不運動不健康”。運動可改善人體的新陳代謝,強健肌肉,提高心肺功能,加大肺活量。經常鍛煉的人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可以得到強化,身手更敏捷、靈活。
此外,體育鍛煉可以消耗脂肪,增加肌肉。因此堅持體育鍛煉可以減輕體重,塑造良好體型。體育鍛煉也可以給人帶來愉悅感,緩解緊張情緒,減輕學習、工作時所産生的壓力。
适當的體育鍛煉對身體健康很有好處,對于處在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來說更為重要。
中學的時候,總會羨慕美劇裡的高中生,覺得他們放學早,學業壓力不大,有大把運動打球跳舞吃喝玩樂的時間,生活輕松惬意。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盡管美國的高中生每天下午三點就可以放學回家,但是大多數的學生在放學後都會參加各式各樣體育校隊的訓練。因為如果你想要申請好的大學,有一項擅長的體育活動也是申請大學時非常重要的一環。
原因很簡單:
1. 體育可以培養一個人勇往直前、不屈不撓、堅持不懈的意志。不可能所有的比賽都能赢,可以輸掉比賽,但不可以被擊垮。
2. 是遵守規則的意識。一次比賽就會使學生深刻理解規則,以及遵守規則的重要性,這些經曆在學生心靈中所産生的影響要遠比課堂上老師的說教大的多得多。
3. 則是團隊合作的精神。個人能力重要,但是最終的勝利都是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大家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悅,共同承擔失敗的責任,而不是推卸責任。
我們最後再把話題說回到奧運會,為什麼奧運會可以把全世界的國家都聚到一起?無論國籍,無論膚色,無論信仰。
最最重要的就是每個國家想要向自己的國民傳達奧林匹克精神——第一條,全力争勝;第二條,要有風度的接受失敗。
賽場上的運動員是如此
普通大衆的人生更是如此
這就是體育運動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