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鹄之志常用于比喻志向遠大,《史記·陳涉世家》中“燕雀安知鴻鹄之志哉”意思是“那燕子、麻雀怎麼能知道天鵝的志向呢”。因為《陳涉世家》為初中課文,所以“燕雀安知鴻鹄之志”這句已被廣為流傳的話。
那“鴻鹄之志”最開始是來源于《史記·陳涉世家》嗎?不是的,“鴻鹄之志”最開始的來源是《呂氏春秋》。在《呂氏春秋·士容》中有一段:“夫骥骜之氣,鴻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誠也。人亦然,誠有之則神應乎人矣,言豈足以谕之哉?此謂不言之言也。”
意思是:骥骜的氣質,鴻鹄的心志,能夠使人們知曉,是因為這種氣質和心志确實存在。人也是如此,确實具備了,精神就能使别人感知了,言語哪能完全使人相信呢?這叫做不言之言啊!
因為有了此語,所以才有了《史記·陳涉世家》陳勝後來的:“嗟乎!燕雀安知鴻鹄之志哉!”。
此句在中華曆史中一再被引用,唐朝的盧肇的 《鸜鹆舞賦》中就有:“況乃意綽步蹲,然後知鴻鹄之志,不與俗态而同塵。”
元朝鄭光祖的《王粲登樓》第一折:“大丈夫仗鴻鹄之志,據英傑之才。”也有作“ 鴻鹄志 ”。
唐代的著作《北史·張定和張奫等傳論》中:“當其郁抑未遇,亦安知有鴻鹄志哉!”。
宋朝陸遊的《庵中雜書》詩:“辍耕壠上鴻鹄志,長嘯山中鸾鳳音。”。
以及近代的郁達夫《己未秋應外交官試被斥倉卒東行返國不知當在何日》詩:“燕雀豈知鴻鹄志,鳳凰終惜羽毛傷!”
,